微媒体时代传统组稿方式的嬗变及其对策

2018-03-27 14:40胡誉耀
传播与版权 2018年7期
关键词:人员传统环境

胡誉耀

当前微媒体的使用十分普及,它作为广泛介入众多行业领域的一种新型媒体,其独特而别致的传播属性也影响着传统编辑工作的方式。其中组稿形态在微媒体环境下便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使得传统编辑工作者在工作方式、措施策略、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需要做出及时的相应性调整,以创新型工作局面的开拓来应对组稿方式的嬗变。然而,面对微媒体时代所带来的冲击,传统编辑人员在重构组稿工作机制和创新编辑生态过程中,应当重视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并有的放矢地采取对策化解之。

一、微媒体特性对传统组稿工作的主要影响

微媒体是强调运用个体传播兼顾群体传播方式,构建以私人交际为导向的信息生态圈,主要依附于移动客户端,进行推送和传递微小型信息内容的一种自媒体,其中典型的代表是微博、微信和陌陌等。微媒体的主要特点在于注重用户个性化表达思想、自由性传播内容与即时性交流内容。微媒体的这些特性颇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和欢迎,为此它集聚了极为庞大而可观的网络流量和人气,成为当前最具影响力和普及度的网络信息集散地和传播场之一。微媒体时代的来临也给传统性组稿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一)积极作用

首先,微媒体超强的用户黏性构筑起强大的网络社交环境,同时兼备一定的开放性,例如微媒体的人物查找功能,让普通编辑有机会搜索、认识和结交名人及明星型作者,有助于提升作者人选的档次。其次,微媒体由于普通大众参与度高,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群,其中包括不少能说会道、善于创作的草根达人,这为发现和挖掘新作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十分有利于拓宽组稿渠道、丰富稿源。再者,通过微媒体平台强大的信息集聚功能,能够获取许多信息资源,例如微博设置的热搜排行榜、热点话题功能和传统媒体的公众号以及朋友圈和陌陌兴趣群传播的信息,便于编辑人员及时掌握读者的需求动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策划和约稿,并能及时纠正组稿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另外,微媒体具有的隐蔽性和有意设置的虚拟交友模块,利于线下交际能力差的编辑在与作者打交道时,消除沟通上的障碍,培养起良好的社交技巧。

(二)消极影响

第一,现有的一些作者会在微媒体环境中,与其他编辑构设出新的交际生态,形成新的交际圈子,导致这些作者对编辑的“忠诚”度遭受严峻考验,面临被其他编辑“挖角”的可能性,存在优质作者资源流失的风险;第二,微媒体存在不少段子手,快餐文化现象突出,信息碎片化特征明显,对编辑辨别信息优劣的能力要求较高,致使在挖掘和培养新作者上面临不少风险,稍有不慎组稿就会招来滑铁卢之败;第三,微媒体由于环境虚拟化、信息内容短小化、对话同步度较低等原因,社交的稳定性和非正式性都比较差,一些编辑一旦与新作者交流不成功,可能出现焦虑、担忧和沮丧的情绪,这样极易滋生挫败感,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组稿后续工作的开展。

二、微媒体环境下组稿工作方式嬗变的相关表现

相较于线下传统环境,微媒体依靠强大的信息集聚效能、宣传推广能力和社会交际功能,为传统编辑人员构筑起崭新的工作环境。在这种新型环境下,组稿工作机制得到重塑,其方式更灵活、效率更快、策略更加多样化。

(一)个人约稿面大大拓宽,对象范围几何级倍增

微媒体注重私人交际的个体信息传播,即十分讲究个人在网络虚拟空间,通过私底下对话、交流构建社会关系,这为个人约稿提供了强大的交流平台条件。微媒体使用的普及化也让众多传统编辑人员“身陷其中”,如同芸芸众生般成为微媒体的忠实用户。大多数编辑人员尤其是年轻编辑将微媒体大量嵌入于自身的多种工作任务当中,使得它在编辑工作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在组稿方面,编辑人员在微媒体构设的网络交际世界中,由于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涌入微媒体,因此可以认识和结交到大量的新朋友,在巩固与现有作者之间的联系的同时,相当有机会接触优秀作者甚至一线作者,这样可以保证选题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获取一定的优质化稿源。同时,微媒体本身极具个性的信息传播场遍布多种异样、缤纷多彩的各类信息,编辑人员在掌握各种资讯、获悉身边大小事的过程中,不但能捕获策划灵感、形成选题思路,还能挖掘和开发出一些较具个性、富有特色的新作者,例如不少图书编辑和杂志编辑利用新浪微博的相关功能,来了解当前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群体的关注点,并就地取材向一些人气较高、有市场卖点的微博达人例如张嘉佳、任志强、叶子等约稿。近几年微媒体达人“出书热”的掀起便是明证。

(二)社会征稿方式极具多样化,铺面十分广泛

微媒体由于占有数量惊人的用户群和广泛的影响力,在宣传、推介功能的释放上表现极为出色。微媒体这种突出的用户黏性聚集了大量的网络人气和流量,为社会征稿方式的运用创造了良好的实施环境。许多传统媒介和编辑人员利用微媒体,构筑起面向广大作者的征稿宣传平台,十分强劲地拓宽了社会征稿的渠道。不但征稿形式十分多样化,而且所涉及的层面相当广泛和立体化。首先,在推广途径上,编辑工作者主要利用实时互动、转发奖励、发送私信、朋友圈推介、官方号(公众号)宣传、分享内容等方式。其次,在运用手段上,微信群、评论、私人相册、留言条、超链接、长微博等相关功能模块,则被编辑工作者大量使用,例如《逻辑学研究》杂志不定期由相关的编辑人员,通过微博的官方号将征稿一事以超链接形式向广大网民发布。此外,在表达符号上,既有文字、图形、图片,还有更直观、更生动的声音和视频等符号形式,也被编辑人员大量运用在征稿信息内容中。

(三)群体集稿工作效率更高,效果更加明显

微媒体在传播方式上还兼顾以建立小交际圈子为导向的群体传播,其具体表现形式便是相关的用户以抱团方式组建微群,例如微信的聊天群和陌陌的兴趣群,便是以兴趣、爱好、信任和情感等为纽带产生关联的信息传播圈。而这种传播方式打破传统那种一对一交流的藩篱,能够让编辑人员一对多地传递信息与交流互动,这为其群体集稿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首先,改变了过去编辑人员要逐个地与集稿对象交流的做法,节省了不少精力与时间;其次,围绕着集稿方面较为集中关注的问题,编辑人员可以在聊天室进行统一性答复,提升了组稿工作效率;最后,有利于降低集稿信息发布的不对称性,大大增强组稿信息传递的透明度。另外,编辑人员还可以通过微信群形式集思广益,通过了解集稿对象的想法、观点,便于有效回收他们关于集稿的反馈意见,及时纠正组稿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错误。

三、微媒体时代传统编辑模式在组稿工作上的创新之处

虽然微媒体给组稿工作注入了活力,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传统的组稿方式,但也对后者形成一定的冲击。传统编辑人员要想充分有效地将微媒体的传播功能与组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多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与调整,尤其是编辑工作者本身应当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等方面,身体力行式地首先进行转型与变新。

(一)理念刷新

对于不少传统编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编辑来说,微媒体毕竟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在认知和了解它的方面存在不少疑虑和畏惧的心态,从而产生抗拒的心理。在传统环境下编辑大多抱着守株待兔的心态,等稿上门、被动“喂食”,而在微媒体环境中,人际关系得到重塑与更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交流与对话明显加强,编辑人员在这种新的传播环境中要破除思想束缚,刷新理念、转变思维和改变心态,围绕着组稿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积极地以“觅食”的姿态化被动为主动。在坚守一定的编辑主体性的前提下,编辑人员应当紧跟时代潮流,走出闭门造车的思想窠巢,根据选题计划和策划方向,以积极互动、主动出击的方式,大胆地在微媒体中结交名人作者和挖掘有特色的新作者。

(二)功能拓展

当前不少编辑在利用微媒体开展组稿工作时,在其功能认知和拓展上表现乏力。目前大多数传统媒介针对新兴的微媒体在组稿时,仍然以传统的组稿工作为核心,微媒体对它们而言仅是一种交流平台,或者是扩大媒介影响力和巩固与作者联系的一种新场所而已,并未拓展和利用微媒体不同于传统环境下在组稿方面的新功能。因而传统编辑人员要充分认知微媒体潜在的各种传播价值、掌握微媒体设置的各种功能模块,以优质化组稿为指向尽量识别、拓展出各种与组稿相关的功能要素。例如除了聊天交流功能外,微媒体还有社会交际、宣传推广、教育认知、推荐介绍、信息导航、兴趣关联、文化汇聚等功能,都能在传统编辑人员的组稿工作当中发挥着大小不一的作用。

(三)流程变革

所谓流程变革是指组稿工作的相关环节、步骤和程序,为适应新环境、新形势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增加或者删减。目前传统线下环境下的组稿工作流程,在微媒体时代表现出一定的违和感和不适性,因此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变革、改动与创新。在对组稿工作流程实施变革时,要注意微媒体环境与线下环境的联动与协作,也就是需要很好地贯彻O2O思想(从线上到线下的模式理念)。例如物色作者人选方面,编辑工作者不但要继续在线下环境里,运用传统的工具手段和方法联系作者,同时还要在微媒体的线上新环境中,利用其特有的功能搜索目标作者对象。又再如在征稿层面上,传统编辑人员既要面向现实的作者群体,又要同微媒体中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寻找潜在的作者对象。这都需要组稿流程进行扁平化、双线性改造和革新。

(四)知识更新

知识体系的成熟与否维系着组稿工作的成败。编辑人员从传统环境到微媒体环境的角色转换,知识结构也应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才能完成其在组稿工作中的转型和升华。所以,对于传统编辑工作者而言,实施知识更新形成微媒体环境下所要求的知识体系是一大任务。具体来说,为适应微媒体的新环境,传统编辑人员不但需要继续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应补充、添加新型的知识种类。为此编辑人员要求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精神,广泛吸收和采纳多种类型的知识、信息,尤其是在微媒体要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各类人群,以宽容的心理看待各种信息。既要欣赏高雅深沉路线,还要包纳通俗流行风格,在大量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兼顾泛化信息的吸取,这样才能博采众长、充分更新知识体系。为此编辑工作者不但应吸收礼仪知识、营销知识、心理知识、社会关系学知识、IT知识等与社交相关的知识,并要涉猎时政、娱乐、财经、民生、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以作为情感铺垫和关系联络的谈资,至少如此方能从容直面微媒体这种十分新颖但有些复杂的环境。

(五)策略创新

这主要表现在社交技巧的培养和提升方面。在社交技巧上,微媒体环境下的社交活动跟传统线下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故而编辑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技巧明显有很大的不同。当前,许多传统媒介在微媒体中关注度都不高,拥有的粉丝数量或者关注人数较少,无论是其微博官方号、微信公众号还是陌陌的群号等,传统媒介都缺乏人气高的优质号资源。这主要跟大多数传统编辑人员不擅长在微媒体环境下与人打交道有关。这要求编辑人员努力提高网络社交技能水平,例如编辑人员既应有识别真伪信息的火眼金睛,还要有和风细雨般的热情和耐心、细心;联系作者尤其是新人作者时,编辑人员在微媒体中要做到及时交流、实时回复、反馈迅速。通过社交技能的创新和提升,传统编辑人员在微媒体环境中可塑造出独具个性的人格魅力,从而增强对各类潜在作者对象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样不但提高传统媒介及其编辑人员的关注度,更能扩大作者对象范围面,为组稿工作顺利完成提供更充足的保障。

猜你喜欢
人员传统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环境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