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现代物流学院,江西南昌 330100)
近年来,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因其绿色、健康、可持续等优点,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受众所接受。但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地的家庭生产结构与动力出现巨大变化,其中,乡村妇女的角色得以丰富,使得其生活空间得到扩展;乡村人群的“离土离乡”倾向愈发明显,旅游地的空心化危机日益加剧。由此,寻求科学策略、实现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完善乡村旅游家庭生产结构与“后乡村旅游时代”的公共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生命周期与乡村空心化两个方面,其中旅游地生命周期包括了规律、影响因素与理论价值;乡村空心化包括了概念、原因与影响。
旅游地生命周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克里斯托勒提出的,最终由巴特勒于1989年发展成为系统化的理论[1]。随后,史蒂芬·万歇尔及斯文·朗德托普等人通过大量的实地研究,对巴特勒的理论进行发展。
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规律,乡村旅游地的发展主要包括发掘、增长、衰退或复苏等阶段;伴随着阶段的演进,乡村旅游地的资源状况、游客接待量都有相应的变化;当然,并非每一处乡村旅游地的发展都必须经过全部的发展阶段[2]。
对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环境容量与质量,旅游地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自身的环境质量,对该旅游地的生命周期长度及发展可能性都有重要影响。第二,商业化程度,适度的商业化有利于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促进旅游地规模的扩大,但过度的商业化则会加快旅游地的衰落。第三,区位的优劣,优越的地理位置会极大地促进旅游地的开发速度和规模,反之则会加大旅游地的开发难度及可开发项目。第四,交通条件,交通设施的便捷程度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且对旅游地设施的升级、改造也会有间接性的影响。第五,基础设施,与旅游资源相对的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对该旅游地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第六,旅游资源的丰度,旅游资源的聚集程度对于该旅游地的观景价值具有直接影响。第七,居民的支持度,当地居民对该旅游地资源开发、发展、扩大规模、后续保护等方面的态度,也会对该旅游地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3]。除此之外,乡村旅游地的形象建设、文化品牌的创建、旅游资源独特性的程度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
旅游地生命周期规律的提出与发展,为世界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并为有效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避免走向衰败提供了出路。针对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及发展规模的相应因素,各乡村旅游地可以根据实地状况与发展需求,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既促进本地旅游的发展,也切实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度。
20世纪90年代,乡村空心化的现象逐渐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注意。空心村是指农村新建住宅不断向外拓展,农民逐渐向外搬迁,造成农村内部大量住宅闲置的现象[4]。这不仅造成了农村建筑规模的盲目扩大与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且造成了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功能的退化,不利于农村的整体改造和统筹发展。
造成乡村空心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等是最深层的影响因素。首先,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惯性使得农村逐渐遭遇发展危机,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更有甚者在城市扎根,这使得农村的常住人口及劳动力流失,家庭组织关系崩溃,农村住宅闲置,耕地无人耕种。其次,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未能给城乡统筹发展留足缓冲的空间,这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现象[5]。第三,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将资本、人力等吸引到了经济产值更高的地方,而农村人口聚集密度低、市场范围小、经济基础差,其在经济产值和后续发展方面实有不足,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离开农村、投资远离农村,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乡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6]。
乡村空心化的影响是多维的,整体来说,弊大于利。就积极的方面来说,乡村空心化为集约化、规模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提高了整体的耕地利用率。但其负面影响亦不可小觑,首先,集约化、规模型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土地的整合,需要经历很长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会造成土地资源和经济价值的巨大浪费[7]。其次,居住环境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会快速加重,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居住环境的守护者和维护者缺位,而滞留农村的“老弱病残孕”又无力维护自身的生存环境,这会造成农村空心化不断加剧,直至整个农村体制、农村生活的崩坏。再次,农村的自治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机制将会面临“无人管理”“无人可管”的境地,一般情况下,青壮年是农村基层自治委员会的重要组成人员,也是农村持续发展的动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村基层自治制度成为虚设,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幅下降。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会使得乡村生活旅游化,导致乡村家庭生产出现巨大变化。其一,“空间三重叠加”效应使得此乡村妇女所扮演的角色逐渐丰富,地位得到提升;其二,“乡土二元分离”效应使得乡村居民的城镇化步伐加速,导致乡村空心化危机加剧。
空间三重叠加指的是旅游空间、公共空间、家庭空间的交叉、叠加。为深入探讨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罗莎多提出了“家庭领域-公共领域”理论[8]。伴随着乡村旅游地的开发与发展,女性的角色因居住地属性的多元化而更加丰富。对探究乡村旅游地家庭生产的正外部性来说,这一理论从乡村旅游地多重的属性出发,多维度地探讨了乡村旅游地家庭生产的特点。
首先,乡村旅游地是乡村农民居住、生活的家庭空间。在家庭空间中,女性承担着生育子女、生产劳动等多种角色,这些活动都是在私密性较强的空间内进行的,因此,家庭空间的私密性是稳定的家庭生活和女性家庭角色恰当发挥的保障。在私密的家庭空间中,女性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远超男性,对家庭的贡献至关重要。其次,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规模的不断开拓,公共空间的范围不断扩大,村落、家庭居住地逐渐成为公共空间。原有的纯粹私密空间被打破,除却极具私密性的卧室等空间之外,家庭房屋已发展为一项重要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这不仅扩大了当地人的交流、交往范围,而且促进了人际关系的社会化、网络化。特别是对于原来社会角色较少的女性来说,这给了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机会,提高了女性社会交往和创造财富的能力,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最后,除却免费的公共空间外,乡村旅游促生了大批付费参观的旅游空间。这些旅游空间的存在呼应了乡村女性参与社会发展、创造经济价值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在旅游空间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更好的职业,这不仅有利于女性的多元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服务的多样化发展,并提高了当地人民群众对整体社会生活的参与度。
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乡村家庭的组织方式、结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当地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反过来,女性的参与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生了新的家庭组织形式,对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乡村旅游的发展导致了乡土的二元分离。在此,乡指乡村,土指乡村旅游这种生产方式[9]。伴随着乡村旅游地旅游业规模和项目的发展与壮大,乡土二元分离的状况愈演愈烈,主要包括离土不离乡、离土离乡、不离土不离乡、不离土离乡四种情况。
第一,离土不离乡。离土不离乡是指村民仍旧居住在农村,但不以从事与乡村旅游相关的职业谋生,一般来说,这类村民会选择将闲置的庭院或房屋出租给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者,通过收取一定的租金来维持生计[10]。因此,这类村民虽然放弃了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的谋生方式,但乡村旅游仍为其正常生活提供了基础性的外部环境,仅靠农业生产已难以满足其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第二,离土离乡。离土离乡是指村民既不居住在乡村,也不从事与乡村旅游相关的职业来谋生,一般来说,这类村民已经通过外出务工、考学、婚姻等方式,迁居到城市生活[11]。因此,这类村民不仅放弃了传统的农业生产,而且放弃了其在农村的居住权,选择了城市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从根源上来说,其与乡土的联系基本已切断。第三,不离土不离乡。不离土不离乡是指村民仍居住在乡村,直接从事与乡村旅游相关的职业来谋生,一般来说,这类居民或直接经营农家乐,或经营相关的娱乐设施,或贩卖当地特产,或成为农家乐的产品供应链,这类村民是支撑整个乡村旅游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关乎乡村旅游发展走向、兴衰的关键人物[12]。不过这类村民中既有原生地村民,也有外来迁入租住当地村民房屋、并以乡村旅游为谋生职业的村民。因此,这类村民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基础,以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契机,为农业生产、农村文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四,不离土离乡。不离土离乡是指村民已经迁徙到城市或其他地方居住,放弃了在农村的居住权,但是仍从事与乡村旅游相关的职业来谋生,一般来说,这类居民会从事旅游客运或货运等流动性较强的工作,也为自身在城市、农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13]。因此,这类村民虽然已经在居住地上远离了农村,但乡村旅游的发展仍与其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从长远来看,乡土二元分离不利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因乡村旅游具有季节性强的特殊性,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波动本身就很大,而乡土二元分离加剧了乡村旅游的不稳定性,进而影响其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这对乡村旅游的长久、稳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另一方面,即便正在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人,因这一工作收入和工作时间的不稳定性,其在心理上和情感上,亦不希望其子女再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而期望子女可以通过考学、工作或其他方式,真正步入城市生活、工作圈。一定程度上,乡村旅游从业者的目的即为,以乡村旅游工作所赚取的报酬为基础,逐渐实现自身及其子女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这加剧了农村空心化的情况。
为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多元乡土文化的留存,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之一,应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改善家庭分工、完善公共服务、加快文明建设,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造福从业者和旅游者的福祉。
现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仍处于急剧上升期,各地之间难免存在竞争。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并胜出,便成为各地乡村旅游从业者思考的重点,乡村旅游合作社为其提供了一条出路。乡村旅游合作社的主体是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村民,其为有效聚集和配置乡村旅游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也为推动乡村旅游的个性化发展和有序竞争提供了可能。但是,因合作社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管理混乱、资金短缺、村民参与热情低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亟待各方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引导。为保障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并切实发挥合作社的有效作用,政府应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外部指导。第一,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应为合作社的运营、发展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制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以成文的法律、准则为合作社日常工作的运行和参与主体的行为提供依据和标准,不断规范参与主体的行为,使合作社真正成为引导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信息集合地、资源共享地[14]。第二,加大支持力度。政府应在财政拨款、行政审批、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倾斜,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乡村旅游合作社发挥实际效用,切实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第三,加强推广宣传。因以往“一家一户”农业生产、发展的惯性,村民缺乏对乡村旅游合作社的认识,无法认识到合作社对当地乡村旅游的快速和规模发展能够起到的巨大作用。为此,政府应在其官方网站、电视台等渠道加强对合作社的宣传,并深入群众,现场向村民普及合作社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次,当地应完善制度建设。除却政府层面的法律、法规,乡村旅游地应针对管理混乱等问题,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乡村旅游地当局对当地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有更加详细、具体的了解,因此,乡村旅游地应针对出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走向制定更详尽的制度,针对合作社决策的透明度和民主性、职权分配、利润分配、资金使用等各方面具体的工作,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准则,促进乡村旅游合作社的有序管理和运行,进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最后,增强村民的参与度。提高村民对合作社的参与热情,有助于真正发挥合作社的实效,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使村民从合作社中获益。第一,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一方面,乡村旅游地要不断推广合作社,强化、丰富村民对合作社的认知;另一方面,带领部分村民走访、调查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学习吸收其科学管理运营经验,为己所用,也增强其对合作社的认可。第二,提高村民的参与能力。在激发起村民的参与热情后,乡村旅游地应加强对村民的学习和培训,使其对合作社的规章制度、运行体例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村民在合作社中的真实作用。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农家乐是一种重要的发展形式。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家乐旅游,其主要劳动力一开始主要是妇女、老人等剩余劳动力,伴随着发展规模的扩大,男性劳动力逐渐回归家庭,变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全员生产。现下乡村旅游逐渐向市场化、规模化发展,以市场契约为联接的劳动力雇佣体系逐渐完备,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家乐仍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15]。因此,要保持乡村旅游的持续性发展,必须重视家庭这一要素。
首先,合理配置家庭分工。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组织,也是乡村旅游产业中最核心的要素。因乡村旅游规模的扩大,仅使用家庭成员已经很难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雇佣劳动力是最可行的解决之策。在雇主和雇佣劳动力之间,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市场契约,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共同经营好乡村旅游产业。另一种重要的解决策略是一定数量的乡村旅游服务或产品的外包,对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家乐或其他旅游产品来说,这种解决形式更加方便、快捷,且便于管理,与之相应,家庭需让渡一定的市场利润,由此才能实现农家乐、旅游服务提供家庭和承接外包服务的公司或个人双方的利益共赢。无论哪种解决方式,涉及双方都必须遵守市场契约,严格履行各自的义务,明确职责与分工,方能促进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其次,适度发展农家乐。伴随着乡村旅游服务产品的多样化,在旅游旺季,农家乐的需求量大增。但农家乐毕竟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产品形式,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旅游淡季的资源闲置也是极大的浪费。另外,高频度地大量接待游客,必将影响农家乐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长远来看,并不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农家乐的发展必须适度,其规模应与家庭的承载力、当地环境的承载力以及其他旅游产品的水平相适应。
最后,关注女性成长。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而且对农村女性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乡村旅游服务中找到了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如服务员、导游、代驾司机、管理人员等。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在统筹资源分配的前提下,乡村旅游地应重视女性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关注女性的成长与进步。第一,乡村旅游地要引导当地女性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变化,调整自身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健康的体魄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第二,提高女性应对变化的能力。当地可以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班,吸引女性群体走出家庭,习得一技之长,使其借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促进自身的成长。
长久以来,城乡二元对立的发展模式已造成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巨大。道路、医疗、卫生、供暖等公共服务,城市水平远高于农村,不完备的公共服务也是众多村民走向城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避免乡村空心化的泛滥,吸引村民回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势在必行。
首先,加大财政投入。以往,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主要集中在城市,这使得城市在公共服务、科教文卫、工作机会等方面的优势远大于农村。近年来,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已有较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保持乡村旅游原有“意味”的前提下,为实现农村村民向城市居民的原地转化,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政府加大农村财政投入迫在眉睫。第一,政府必须扭转认识,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在官方网站进行大力宣传,切实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第二,提高财政支出比例,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在农村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关部门做好监督,做到“专项资金专项使用”,真正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
其次,完善农村社保体系。社保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农村社会的稳健运行至关重要。要想从根本上了却村民从业的后顾之忧,国家必须完善农村的社保体系,特别是农村养老、医疗保障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广的职业选择和更高的财务自由。
最后,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已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推进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从业者对自身身份的认知。第一,国家应深化户籍改革意识,提高对户籍制度弊端的认识,从思想层面认识到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价值。第二,中央制定出明确的政策和法规,各级政府响应中央政策的号召,明确工作细则,有序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文明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也是每一个城市、乡村、个体人的名片,文明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全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对于展现国家形象、提升民众生活幸福感都意义深远。具体到旅游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来说,加强文明建设不仅能够促进从业者正确认识自我、定位职业,更有利于提高游客的素养,进而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乡村旅游地可以通过举办实地讲座、电视播放专家课程等方式,深化村民对乡村旅游的认知。在属性上,乡村旅游是一份职业,与各行各业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存在“农村人伺候城里人”的问题。在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上,乡村旅游可以将本地区丰富的物质产品、文化特色、风俗民情等展现给他人,同时也加深自我对家乡的认识,是一份很有“文化意味”的工作。其次,开展职业规划。乡村旅游合作社或当地旅游部门可以组织村民代表,对其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扭转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使其成为具备现代意识、市场意识、文化品牌意识的旅游工作者。
只有以旅游地生命周期、乡村空心化理论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外环境,切实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使乡村旅游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我国“三农”的稳定和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健运行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1]徐刚.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破解——以安顺天龙屯堡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4(8):116-118.
[2]严伟涛.统筹城乡视野的重庆旅游业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11(4):96-100.
[3]杜宗斌,苏勤.社区归属感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以浙江安吉为例[J].旅游科学,2013,27(3):61-71.
[4]韩非,蔡建明,刘军萍.大都市郊区乡村旅游地发展的驱动力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195-200.
[5]殷红卫.游客感知对乡村旅游地地方依恋的影响——以南京江心洲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2):124-128.
[6]杜宗斌,苏勤.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J].旅游学刊,2011,26(11):65-70.
[7]李飞,杨栋,王厚全.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下的乡村旅游影响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梨花村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405-407.
[8]杨荣彬,车震宇,李汝恒.社区居民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环洱海地区喜洲、双廊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6):1050-1054.
[9]王小颍.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方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23.
[10]侯兵,黄震方,徐海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调控对策——基于旅游影响的分析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9):71-78.
[11]莫艳恺.基于产业耦合的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地循环经济模式研究——以丽水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1(2):42-44.
[12]良警宇,李如月,仲兴,等.民族文化的适度开发策略与乡村旅游发展——基于一个撒拉族村落“农家乐”实践经验的讨论[J].青海民族研究,2015(1):9-13.
[13]郭华,甘巧林.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社会排斥的多维度感知——江西婺源李坑村案例的质化研究[J].旅游学刊,2011(8):87-94.
[14]赵影,钟小东.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乡村旅游经济适应性管理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6(8):38-40.
[15]周贵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9):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