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邦柱
期刊是学术研究的有机组成,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构建学习型社会中扮演着“排头兵”的角色。杂志社出版的期刊收录的学科文稿范围广、内容杂,是各个学科工作者经常借鉴和研究的阵地,其中的文稿一旦被撤稿,很容易对该文稿所在的研究领域造成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风建设的整体水平。本文在借鉴以往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杂志社创刊办刊状况,对撤稿流程进行剖析,以期能够引起出版机构和学术界对撤稿流程的重视和反思,维护学术诚信、防治学术不端。
究竟何为撤稿,不同生态视域下学者理解角度的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笔者从字面含义上对撤稿的概念进行界定。笔者认为所谓撤稿,即指某杂志社事先已刊登某篇论文,之后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主要是基于学术不端和学术瑕疵的原因,通过发布撤稿声明的形式宣告该论文无效,进而达到否定该论文学术意义和学术成果的目的。规范的撤稿流程以符合几个构成要件为前提,第一,该撤稿论文所在的原网页链接要附有撤稿声明的链接;第二,社会所有公众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被撤稿的论文是哪篇,该文章的作者是谁;第三,社会所有公众对该撤稿声明可以免费获取;第四,杂志社应在撤稿声明中明确指出该文稿被撤销的原因,使社会公众能够了解到其是基于何种原因被撤销的。同时,要告知社会公众是谁提出了撤销。
撤稿的原因往往是多样、多元的,既有非故意性错误导致的撤稿,也有因追逐功利进行学术不端导致的撤稿。尤其是那些竞争激烈的学科领域和社会热点领域,学术成果时效性较强,许多理论研究者会研究相同的课题,部分理论研究者为避免他人抢得先机,在没有反复验证学术成果是否可靠、是否诚实的情况下迅速发表学术成果。
在需要实验数据支撑的学科研究领域,学术研究人员由于实验操作的不当或数据处理的纰漏,导致得出的数据不可靠。例如数据失误或误差、实验方法不完善和数据逻辑上的错误等等。杂志社出于数据严谨性的考量,对该文稿进行撤稿操作。这种数据错误的原因属于非故意性错误的范畴,即并非人主观故意导致学术不规范。
部分理论研究人员受到“功利主义”思维的影响,为实现自身利益,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剽窃和抄袭,或是原封不动照抄,或是少量进行论文修改,或是剽窃原有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同时,部分学科尤其是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域,前人的科研技术设计和系统设计也不能随意进行引用,必须得到前人的允许才能进行引用,否则也属于抄袭范畴。在判定文稿是否存在剽窃和抄袭等不诚信因子时,主要看是否在有关数据、内容和观点处标注了引文和注释。如果没有进行标注和或标注过多、全文标注,则该篇文稿具有剽窃和抄袭等不诚信因子,杂志社应当按照撤稿流程撤销该篇文稿。
篡改主要是指在前人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上,通过改变原有研究成果的原始数据或原始观点后,进行数据拼凑或观点拼凑的不诚信行为。伪造则是指理论研究人员并未进行充分的实验或研究,为达到预期的研究成果,在文献资料不足、实验或研究数据不足或实证资料匮乏的情形下,通过捏造、伪造数据和文献的方式进行文稿写作的不诚信行为。篡改、伪造等不诚信行为隐蔽性较强,难以在审稿中发现。甚至部分理论研究人员已经十分熟练的通过对数据和观点进行修剪来进行论文造假。这种不诚信行为被揭露周期较长,往往是其他理论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同一实验方法无法得出同一实验结论时,进而对该论文的观点、方法和数据提出质疑,才能揭露这种不诚信行为。
部分研究人员出于应付学术考核任务的目的,将自己所撰写的文稿同时或先后往多个杂志社、出版社和媒体投稿,并故意不告知上述机构的编辑,最终同一文稿被多家机构录用发表的行为。一稿多投是备受学术领域谴责的行为,是属于滥用论文发表系统的行为,其虽然并不违背我国的法律法规,但是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巨大,不仅浪费了杂志社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不利于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
署名权不仅涉及学术研究成果的首发权,而且是受到知识产权法保护和规制的一项权利。学术研究成果的署名是必须遵循规范、严格的,只有参与到该科研工作中并对该学术研究成果有所贡献的人,才具备署名的权利。一方面,这些署名的理论研究人员有保证论文质量和真实性的义务,在论文出现相应问题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另一方面,文稿的投稿与发表需要所有具备署名权的作者同意,否则不仅会违反关于期刊作者的规定,而且会引发相应的法律纠纷。
署名不当的行为严重侵犯了理论研究人员的著作权,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理论研究人员之间就是否投稿发表意见不合的情况之下。其表现为:第一,未经部分理论研究人员同意便进行投稿发表;第二,将未进行理论研究的人员虚假署名;第三,合作论文中的署名顺序不合理合规;第四,为论文顺利发表和增加论文的影响力,私自将知名学者的名字署在论文当中;第五,侵犯他人署名权,引发法律纠纷。在这些情形下与署名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便会向相关期刊的出版机构提出撤稿要求。
某个学科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通常发表在期刊上。一旦论文被撤销,不仅可能浪费读者的精力和时间,阻碍社会创新步伐,甚至可能导致某个学科的研究退步。例如,后人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往往会追随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会阅读一些参考文献,参考其中的观点和数据,若是这些观点和数据有所纰漏,特别是数据不精确,便会大大误导后人进行理论研究,甚至导致整个理论研究的破产,大大消耗了他们的物力、人力和财力。
不同期刊出版机构文稿审查标准的不同,其审稿所花费的各项资源投入不同。但一般而言,普通的刊物也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审稿时长,核心期刊甚至可以长达几个月或一年[2]。一篇文稿从接收到发表,其所花费的时间资源、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巨大的,部分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文稿,甚至需要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审稿,一旦撤销已发表的文稿,不仅占用了其他理论研究人员的发表机会,对期刊声誉造成负面影响;而且势必会使得出版机构之前投入的大量资源付之东流。
对于社会公众而言,特别是对于刚从事理论研究的公众而言,其十分容易忽略撤稿声明,进而对已撤销的论文进行参考、引用。为此,期刊出版机构应当加强与数据库的沟通合作,完善论文撤销规范,便于社会公众识别已撤销论文。具体而言,期刊出版机构可以通过与数据库的合作,将该撤销声明置顶于本刊物界面或者用突出字体进行显示。同时,期刊要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要积极标明该文稿被撤销的具体原因,保障社会公众有相应的知情权,增加撤稿透明度。
一方面,期刊出版机构有必要与数据库进行合作,对于已发表被撤销的论文进行相应记录,对其作者也进行相应记录。建立已撤销论文数据库,将被撤销论文的作者姓名、所在单位、被撤销论文的详细信息以及撤销原因进行收录。同时,按照论文影响力因子大小进行排序,使得理论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已撤销论文数据库查询到被撤销论文、识别被撤销论文,降低已撤销论文的引用率,为理论研究人员进行学术研究保驾护航。另一方面,编辑可以通过已撤销论文数据库查询作者信息,严格筛选作者,加强对这些作者所投文稿的审查力度,从而从源头上防治撤稿现象的发生。
期刊出版机构的撤稿工作一般是由编辑进行统一调度的,但由于学科的交叉性和复杂性,期刊编辑的专业水平不可能满足各式各样学科的需求[3]。出于对撤稿谨慎性的考量,有必要设立专业的撤稿委员会。期刊出版机构在接到利害关系人举报或者提出撤稿申请时,由专业的撤稿委员会的委员对稿件进行复查,从专业角度出发分辨该稿件是否存在撤稿事由,既不宽容学术不端行为,也防止恶意举报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公平和公正、端正学风建设。需要注意的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量,专业撤稿委员会不宜作为一个常设机构,该机构的成员类似于“挂职”一样,在需要对稿件进行撤稿事由审查时通知该机构成员开展审查工作即可。同时,严格委员聘请方式,聘请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权威性、科研能力强的科研人员作为专业撤稿委员会的成员。
杂志社的出版物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信息源,是理论研究人员研究学术和实践工作人员借鉴经验的主要来源,其在学术研究领域背负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扮演着重要角色。新的历史起点下,特别是学习型社会构建过程中,社会公众往往对学术研究成果有较高的信任度,学术研究成果中所蕴含的学科价值和信息已经渗透到公众日常生产生活当中。虽然学术过程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为了降低其给社会工作的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有必要在相关环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同时,出版物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术研究工作的进展,因此有必要规范撤稿流程,做好事后防治工作,以端正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