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丹
解放军武汉总医院幼儿园 湖北武汉 430070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在人一生成长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幼儿阶段是良好思想品德、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科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都会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家长教育期望整体过高、升学压力下行、幼儿园小学化课程倾向、儿童家庭教养结构复杂化等社会现象给幼儿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幼儿期心理健康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例如,多动、焦虑、恐惧、攻击等等行为,往往得不到成人的重视,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与干预,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我国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已十分严重,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增长过快,对全国20多个城市的调查发现,有13%的儿童出现了行为问题。因此,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更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采取科学的教育策略来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幼儿教师和家长没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自身也不具备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支撑在共处的过程中去观察发现幼儿行为偏差,从而进行分析真正关注到幼儿的心理健康,而是更注重孩子外显的行为习惯和知识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实施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再次,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没有及时有效的沟通,未达成家园合作,家长并不了解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影响到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最后是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没有给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幼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不大,参与积极性不高[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应当将保护幼儿生命以及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确保幼儿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其心理健康发展。要结合国家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加大宣传,从传统教育入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调动全社会对幼儿的关爱和重视。通过调整幼儿教师培养学校的课程设置、实习重点等方面,从源头上、专业人员身上下功夫;进行在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排查,将产生抑郁、严重职业倦怠等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要及时调离一线,确保施教队伍的健康;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定期给在职教师补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重要一课;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不同的幼儿在生理与心理上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性,例如,有的幼儿性格开朗,有的幼儿内向害羞,有的幼儿喜欢舞蹈表演,有的幼儿语言天赋很高。在一日生活中,成人要仔细深入观察他们的行为习惯,充分挖掘幼儿的优点,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第一时间调整教育方式,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另外,针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幼儿,成人要坚持跟踪教育,保证第一时间对幼儿的心理问题进行引导,让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确保幼儿的健康发展。
幼儿教师应当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其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其次,教师应当指导幼儿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人格,比如,积极鼓励幼儿,与幼儿进行平等的沟通,避免幼儿出现抱怨或不满的情绪,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其学会感恩,认识到生活的美好,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2]。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与成长的主要场所,要营造温暖、和谐、安全的活动环境,让他们在学习和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绪感受。如自然幽静、自由探索、自主选择的环境能够让幼儿产生愉悦的心理,排除不良情绪。成人还可以通过讲名人故事和童话故事、投放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玩具,让他们在娱乐和学习中获得情感上的陶冶与放松。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探索科学而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重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