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特色防震减灾宣传作品普查与推广研究★

2018-03-27 06:14:27闫远芳张馨怡
山西建筑 2018年33期
关键词:吕梁市防震减灾

闫远芳 张馨怡

(山西省地震局,山西 太原 030021)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类防震减灾宣传作品不断涌现。一些宣传工作者及爱好者结合区域特点和受众特点等,运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或地方特色元素,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特色防震减灾宣传作品,在传播防震减灾科学理念、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防震减灾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充分挖掘进而深入推广山西省特色防震减灾优秀宣传作品,自2018年1月起,通过向各市县地震局收集线索,共收集到山西省内特色防震减灾作品共30余件。其中,视频类16件,音频类2件,动漫类2件,文案类15件,其他2件。本文将从内容、形式、传播途径、传播范围、传播效果、作品语言等多个维度对现有特色作品进行分析研究,进而为精选作品的优化组合及进一步推广提出合理建议。

1 作品分析

1.1 内容和形式分析

从已收集到特色作品来看,内容主要涉及震灾回顾、地震前兆及预防、避震知识、防震减灾工作、防震观念、地震谣言应对以及地震监测设施保护等方面。其中,以避震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作品最多,占到全部作品的近1/2。形式主要有快板、歌曲、二人台、蒲剧、秧歌、三句半、干板腔、鼓书、情景剧、微电影及书画、剪纸、诗联等。

1.2 作品传播途径与范围分析

1)由电视台、公共视频网、新媒体等途径广泛传播的视频类作品。

该类作品主要为完全成型的视频类宣传作品,多与电视台、专业公司合作,从创作、表演到后期制作,都较为成熟,并通过电视台、公共视频网站、新媒体等平台推广传播,影响较广,传播效果较好。

实例1:吕梁市汾阳市防震减灾音乐快板。

内容考究,形式为汾阳特色快板,参演人员、拍摄场景均经过认真选取,演出造型等编排专业,由专业公司摄制完成。另外,由于快板中语言为普通话,作品经网络、新媒体等平台推广,传播范围较广、传播效果较好。

实例2:运城市垣曲县方言微电影“虚惊一场”。

由县地震局创作,县电视台录制,形成普法系列节目在电视台播出,另外,该作品在优酷网浏览量高达5000+,传播范围广、传播效果较好。

2)经防震减灾主题文艺演出传播的现场作品。

该类作品主要有歌曲、诗朗诵、二人台、小品(情景剧)等形式,其中,较有特色的是本土味浓厚的地方秧歌、小品(情景剧)等。这类作品符合当地群众兴趣,较之正统、通用的宣传作品,更易为群众接受,在特定的地域范围或受众群内,传播效果更好,是通用作品的有力补充。其中的一些作品经艺术创作者二次加工,也可能在更大范围推广。

实例1:运城市河津干板腔“治病”。

讲述了一个三口之家发生的故事,反映的却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两种对于地震的错误认识。通过女儿耐心地讲解和宣传,最终,治愈了老两口的“恐震症”和“麻痹症”。整个节目构思巧妙,将地方特色艺术形式和防震减灾理念及科普宣传融为一体,在当地群众中传播甚广。该节目在2016年运城市纪念“7.28”唐山抗震40周年主题晚会上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实例2:吕梁市防震减灾“秧歌会”。

吕梁市地震局利用“秧歌”这一地方特色浓厚、广受当地群众欢迎的艺术形式,宣传防震减灾新理念及科普知识,举办了一场防震减灾“秧歌会”,并组织创作《防震减灾百首顺口溜》,受众范围较广,传播效果较好。

实例3:运城市新绛县西街小学系列防震减灾宣传作品。

运城市新绛县西街小学以青少年为宣传对象,创作了“美丽的羊村”“地震应急包”“地震知识我知道”等一系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的情景剧以及独具特色的“防震减灾韵律操”。作品构思巧妙,由一批又一批学生传承演出,经久不衰,使师生在轻松的文艺演出中学习到重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提高青少年防震减灾意识和技能方面成效显著、持久。其中的“防震减灾韵律操”(仅音频)经山西省地震局官方微信推广,阅读量高达2000+。

3)由文化教育场馆、文化长廊长期展出传播的宣传作品。

该类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发起作品征集活动,征集评审出优秀作品展出,并汇编成册,如诗联作品、书画作品等。另一部分是邀请名家创作相关作品,如书画作品、诗联作品、剪纸作品等。从征集、邀请名家创作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防震减灾主题在不同范围、不同人群中的集中宣传过程,其产出作品(如作品集)以及原作展出又是一次宣传的升华。因此,此类宣传作品不仅在短时间内的集中宣传效果好,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大,而且在传播的持久性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实例1:山西省地震局、新绛县地震局征诗征联活动。

2015年,由山西省地震局主办、新绛县地震局承办的征诗征联活动,面向全国征集防震减灾诗联作品。经专家评审,共收录获奖作品、佳作453首(副)及部分解读防震减灾知识的“三字经”作品汇编成《诗联话防震》一书出版,还配以书法、剪纸、漫画等作品,联墨双馨、图文并茂,艺术与科学相得益彰,兼具可读性、通用性、欣赏性和收藏价值。书法原作在山西省地震局文化长廊展出。

实例2:吕梁市纪念唐山地震40周年主题书画剪纸展。

此次展出活动邀请了50多位知名书法家进行防震减灾专题创作,370多位书法界新人作品参加了评选,还有中阳县民间剪纸艺人创作的防震减灾系列剪纸作品,汇编成《防震减灾守护家园》一书。书法、美术原作在2017年开放的吕梁市防震减灾科普馆展出,剪纸作品在吕梁市地震局文化走廊展出。

另外,一些个人创作的文案作品,如歌词歌谱、快板词及其他台词类文本,因较少在公共平台传播推广,传播效果甚微,有待进一步加工完善。

1.3 作品语言分析

从已成型的作品来看,语言多为普通话演绎,通俗易懂,适于推广。运城新绛、垣曲、稷山等地方言微电影也易于听懂。仅有河津干板腔、吕梁及太谷秧歌方言较为难懂。

1.4 作品整体特点及宣传效果分析

作品创作根植于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充分运用传统文艺晚会、主流媒体、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及展览等手段,达到了广泛传播防震减灾理念以及防灾避险知识的目的,整体宣传效果良好。另外,一些相对小众化的本土特色宣传作品,易于为区域性受众群接受,其宣传效果亦不容忽视,是对大众化宣传作品的有力补充,在增加防震减灾宣传覆盖面及实效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 作品优化组合及推广建议

就作品推广而言,一方面,可精选出各地传播度较高、创作较成熟的特色防震减灾宣传作品,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科学组合,制作合辑(集)推广之,以发挥优秀作品的集群效应,使其在更大范围传播并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快捷、编排灵活等特点,及时推广省市县特色防震减灾宣传作品,传播山西文化,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猜你喜欢
吕梁市防震减灾
吕梁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防震演练
幼儿100(2022年23期)2022-06-10 03:33:30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1:02
吕梁市:召开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请会议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11-19 09:50:06
吕梁市土蝗发生趋势预报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吕梁市科协举办功能食品开发研讨会 同时吕梁市第一家科技工作者之家共建单位挂牌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49:56
家庭防震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环球时报(2017-11-21)2017-11-21 05:29:21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 0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