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先德/财政部驻河北专员办党组书记、监察专员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举旗定向、团结奋进的大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在要求,是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地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的改革任务。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财政部驻河北专员办将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担起来,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推进专员办“铁军尖兵”建设提档加速,切实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
党的十九大勾画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财政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其地位和功能都已超出经济范畴。经济是财政的基础,财政更承担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度保障的重要功能,要找准财政引导和支持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牛鼻子”,落一子夺全局。一要支持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财政经济的命脉,做大收入蛋糕,解决收支矛盾的关键和突破点也在做优培壮实体经济。以河北为例,经济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和攻坚期,传统企业异地搬迁、设备改造、职工安置都需要财政,新兴企业融资需求、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更离不开财政,这就需要各级财政要平衡“吃饭”和“造血”投入,精算细算“效益账”。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上,创新财政政策设计和支出方式,发挥催化剂和推进器作用,进一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要提高县级财力保障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县级是保障民生的最前沿。只有不断深化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才能解决好“最后一公里”存在的保障不足和公平性问题。近年来,经济从高速发展转为中高速发展,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动力不足,特别是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矿产资源、房地产业的地区,收入甚至出现“断崖式”下降,直接影响收支平衡和民生保障。中央财政高度重视资源型地区民生托底问题,地方政府更要履行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的主体责任,按照坚决兜住底线的要求,理清省以下事权和支出责任,合理划分收入分享比例,推动财力下移,提高县级自我平衡、自我保障和自我发展能力。三要关注财政收入质量。“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财政收入不仅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体现,更是经济决策的依据,容不得半点偏差。任何收入造假、虚收空转都会造成决策误判,甚至可能对经济产生逆向调节作用。非税收入占比作为衡量收入质量的重要指标,需高度重视其中不可持续的一次性收入,短期内虽然可以解决发展资金的困难,但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四要科学编制预算。《预算法》第十二条规定“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的原则”。党的十九大“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明确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按照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同推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从我开始,从零做起”的勇气和担当,主动调坐标、挤水分,从根本上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实现科学真实的增长。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财政政策发挥作用要坚持“两手抓”,一只手在收入端减税降费,放水养鱼;另一只手在支出端合理配置、加强管理、兜底民生、提升效率,这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矛盾的关键点和发力点。财政部门必须深刻领会加强支出管理的重大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放大民生政策效果,提高财政资金效率,真正把好事办好、难事办成,更好地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一是优化支出结构。支出结构体现政府宏观政策方向,必须认真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各项政策,将其作为财政支出预算安排的遵循原则。切实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内涵和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财政资金的调控引导作用,集中财力办大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正地惠及人民群众。二是加快支出进度。加快支出进度,不仅是提高资金效率的需要,更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宏观调控效果的要求。特别是事关生态保护、民生改善、转型升级和“去降补”等重点改革,事关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实项目库建设,优化项目选择机制,推进建立健全支出进度考评问责机制,从体制机制上破除这些重点领域和环节存在的 “没钱可花和钱花不出去并存”的顽疾。三是盘活好存量资金。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财政部也投入很多力量推进,取得的效果很好。很多原来长期沉淀,地方财政不敢用、不能动的钱得到盘活再利用,有效调动了地方统筹管理的积极性。但也出现个别地方为“统筹”乱“盘活”的情况,抑制了上级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实现。各级财政部门仍需进一步细化管理办法,更加合理,更有效率地盘活存量,探索执行专项资金盘活备案制度,特别是对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交回、收回或用途调整有关情况,严格要求市县定期汇总报送上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同时加大考核问责力度,通报批评一批情况恶劣的,避免 “乱盘活”现象的发生。
落实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近年来密集出台了一揽子债务管理政策,可以说政府债务管理的笼子越扎越紧。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的明确要求。财政部门负有政府债务归口管理责任,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着眼国家安全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主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准确判研形势,全面综合施策。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既要防止“黑天鹅”,更要防止“灰犀牛”。黑天鹅这种小概率突发事件,危害性在于难以预见和偶发性,这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和处置应急提出更高的要求。关键是要时刻绷紧弦,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统筹监控,防止政府性债务风险冲击当地金融秩序,更要重视 “蝴蝶效应”,政府债务管理小问题引发外部问题,甚至形成舆论和宣传上的“黑天鹅”,造成负面效应。“灰犀牛”最大的危害在于视而不见,积重难返,造成巨大危害。虽然财政部三令五申强调要合理合法合规融资举债,控制债务风险,但一些地方违法违规融资举债情况仍不同程度存在。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警惕,保持清醒,加强管理,继续深化政府债务管理改革,加快推动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建立全口径、全过程政府债务风险监控体系等,不断提高应对风险、处置风险的能力,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必须正视不足,理清思路,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全面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对河北来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客观存在,有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有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也有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这些都是要着力解决的。一是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促进区域均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科学规范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框架逐步清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就是要深化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形成政府间合理的财力格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将人均财政支出差异控制在合理区间。这需要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逐步提高市县税收分享比例,以调动市县发展经济、配置财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建立省以下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增强财力性转移支付自动补偿功能,同时也要建立基本财力补助 (救助)机制,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二是推进规范公开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建设。当前资金使用上存在的问题根子大多在预算管理偏松偏软,解决的根本还是财政自身建设。深化预算制度建设,首要在立足于已确立的预算制度主体框架,进一步提升预算的全面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增强预算执行刚性约束,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一方面,全面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推进中期财政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提高项目库质量和编制前瞻性,提高中期财政规划的科学性,增强对年度预算编制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加快建立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推进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明确重点支出预算安排的基本规范,发挥标准对预算编制的基础性作用,这不仅是规范管理的需要,更是缓解基层财政压力、破解收支矛盾问题的关键。三是实施全面绩效管理。经过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努力,初步建立了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新机制,在绩效预算编制、绩效评价体系、绩效结果应用方面都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的同时,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基层财政绩效管理落地工作。加大对市县指导力度,围绕提升财政资金效益,进一步完善全过程的绩效预算管理机制,建立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评价结果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确保支出结果和政策目标相统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预算制度要约束有力,既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必须要树立《预算法》权威,强化预算约束力,严肃财经纪律。“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遍”,无论是地方财政部门还是专员办,都有责任、有义务加大查处力度和追责问责,切实维护《预算法》权威,提高预算刚性约束,真正发挥惩前毖后的作用。同时,“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社会监督比任何监督都更加有效。增强预算约束力需要更深入推动预决算公开工作,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是例外”原则,不断拓展公开范围和内容,全面提高预算透明度,为社会监督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