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的急剧增长,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愈加多样化,文献知识的载体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化,知识的类型在以往的纸张载体的基础上向高密度、轻量化、小型化的非纸张型数字化、电子化载体发展。如声像资料、图文传真、光盘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及跨行业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等。许多有价值的知识也不一定以正式出版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如丰富多彩的电子出版物,同行间专业交流的网上论坛或是新闻版上对某个问题的讨论,不仅能带动和促进图书馆数字化,还必须促使传统图书馆对知识的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一、图书馆存在的优势
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存在于社会,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流传下来的文化物质遗产,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记录者和存储者,是读者学习文化知识的宝库。图书馆长期积累丰富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文献信息资源是社会各行各业所求知识的源泉,利用这些基础和能力,开发这些资源是必要和可行的。從中可以调整挖掘出能稳固图书馆生存地位、具有可持续发展与竞争能力的新的核心优势。
二、图书馆中资料管理网络化的必要性
科技不断进步使得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让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资源数字化,网络与终端的高效利用也打破了传统文献的瓶颈,实现了与用户之间的无障碍互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也在文献资源建设、服务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发生了改变,最为明显的即是借阅方式的转变。在全面信息化改革的进程中,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如图书资源的管理、查询、借阅等服务都逐步实现了计算机等自动化操作,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及其他便携式设备的普及“移动图书馆管理工作”“账上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等概念也被相继提出,用户只需要在手机上点几个按钮,便可轻松查阅需要的书籍文献资料,此外互联网带来的数字化服务方式,也使得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之间加速了互借平台的建设速度,用户只需在一处进行图书资料搜索查阅行为,便可实现对大范围的图书文献资源的检索和利用,有效的缓解了传统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资源局限性的缺陷,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整个区域的图书资源库,真正提高了图书资料借阅的效率与价值。
三、改善图书馆环境势在必行
(一)消除图书馆噪音
控制声音是提升图书馆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任何破坏安静氛围都会对管理人员和读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使其无法安心阅读,无噪音是图书馆环境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图书馆室内环境
图书馆是人们学习的重要场所,然而,图书馆内人员流动频繁、装修、通风不畅,使图书馆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室内采用植物绿化是提高图书馆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能美化图书馆的内部环境,而且还具有净化空气质量、降低噪音,可以增进人体健康、净化心灵等效果,植物室内装饰的观赏也能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同时良好的室内环境可以使人在长时间的工作和阅读中释放压力,获得放松。室内外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采用不同种类植物进行装饰,发挥绿色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四、图书馆与阅读推广服务
阅读推广服务是图书馆职责所在,图书馆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保存于传播,同时将这些文献提供给有需求的相关机构。
阅读推广服务是图书馆发展进步的路径。现在的时代是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为社会提供信息、传播知识、开展社会教育的功能要不断加强。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形成阅读与生活想融洽的氛围,增强对大众的吸引力顺时代发展的需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服务来推销自己打到吸引人们多阅读,创造一个学习型单位。
五、图书馆中工作人员的知识与技术提升的重要性
图书馆是读者学习知识文化的宝库,图书馆员起到了读者和文化资源传递的枢纽作用。数字图书馆的诞生,让传统的单向传递方式转变为双向信息的交流方式,这样的转变对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图书馆员通过和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了解读者的需求,并且要有针对性地为每一个读者提供帮助、服务,需要图书馆员能够对传统的图书馆业务知识了如指掌,还要对现在的科学技术深入了解,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图书馆员在为读者服务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业务知识,拓宽相关业务的知识面,进而提高和培养自身的研究能力,为读者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加快传统图书向数字图书的转变,使图书馆员更好地适应科技的发展,在新的科技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