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空间站下的“开发型”精准扶贫创新路径探索

2018-03-26 12:02周杨康
时代金融 2018年6期
关键词:虚拟技术职业培训精准扶贫

周杨康

【摘要】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进行精准扶贫,是解决我国因技术致贫问题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培训存在某些局限性,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针对当前我国精准扶贫职业培训面临的困境,主张利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出更为高效的培训手段,即在各个贫困地区设立虚拟空间站,购买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设备,实现对贫困地区人民的培训,达到从根本上致富的目的。

【关键词】精准扶贫 虚拟技术 职业培训

精准扶贫是为了抵消经济减贫效应的下降而必需采取的措施,将成为未来中国农村扶贫的主要方式。为响应中央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政策精神,优化精准扶贫体系方法,进一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将人力资源管理中“开发型”培训理念灌输到国家政府的扶贫工作上,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培训优势,实现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再创造,推动农村扶贫逐渐从物质资本“输血”向人力资本“造血”升级,创造一种新型的“开发型”扶贫模式。

一、精准扶贫中传统职业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

(一)职业培训机构管理混乱,水平参差不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职业培训行业开始萌芽发展,并日益壮大。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暂,职业培训行业仍不成熟,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目前,由于培训行业竞争激烈,有些培训机构只考虑到眼前利益,忽视对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实践能力不足;教材内容简单,有的甚至没有标准的培训教材;人才培养方案缺失,培训机构缺乏针对农民的培训规划。

(二)培训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传统的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在职业技能培训上内容单一,只能选择有限的熟悉的职业技能进行培训,缺乏培养贫困农民技能多样化的土壤。目前,我国的培训行业在培训项目上,主要集中在传统技能进行短期培训。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不断壮大,他们迫切需求具有针对性的特色项目。

(三)培训效果不理想,群众参与度不高

部分职业院校教育缺乏市场调研,改革的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缺乏紧密联系,导致学生在培训机构上所学的东西难以在社会工作中得到应用,不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农村贫困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环境,思想一般都更为保守,对于职业培训缺乏足够的兴趣和了解;另外,培训机构多采取授课形式,结束后简单的颁发结业证书,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难以让农民产生兴趣。

(四)农村培训资源不足,企业投资意愿低

由于农村培训市场化进程滞后,培训体制不健全,吸引投资基金和社会捐助能力薄弱,筹集经费渠道不多。从投资收益率来看,农业处于较低的层次产业,并且产业中劳动力供大于求,投资收益率较低,机会成本高,导致企业不愿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投资。

(五)政府职能部门众多,职业培训权责不明

当前,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涉及到劳动人事、农业、教育、科技共青团等部门,导致交叉管理、职能重叠等现象发生。加上考评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的培训只是在走过场,以备迎检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由于财政能力不足,也没有能力自己支持农村的劳动力培训投资。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与开发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模式

虚拟现实技术中的“现实”泛指在物理意义上或功能意义上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环境。它可以是实际上可实现的、也可以是实际上难以实现的或根本无法实现的。因此,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人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环境中,并操作、控制环境,实现特殊的目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使得虚拟培训成为现实。结合动作捕捉高端交互设备及3D立体显示技术,为培训者提供一个和真实环境完全一致的虚拟环境。培训者可以在这个具有真实沉浸感与交互性的虚拟环境中,通过人机交互设备和场景里所有物件进行交互,体验实时的物理反馈,进行多种实验操作。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操作模式

为了保证职业培训对象及服务管理的“精准”,决定采用如下服务操作模式:

第一,确定培训对象

第二,从培训技能数据库中选择适合培训对象的培训课程

第三,在区域内相应虚拟空间站进行培训

第四利用VR&AR;虚拟情景的构建、实时导航定位、人机交互等功能进行多次的培训,达到熟练的效果

第五,实时记录培训的过程并进行考核,完成培训

(三)虚拟现实技术的运营模式

发挥政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并积极利用市场经济的活力,采用公私合作方式,利用“BOO”(Build-Own-Operate,建设-拥有-经营)模式建立该培训系统的相关基础设施。“BOO”模式是一种正在推行中的全新的市场化运行模式,即由民营部门的开发商依据特权兴建基础设施,投资并承担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培训等工作,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产权归属企业,也就是说,企业拥有这些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并负责其经营。同时,特许权的获得必须接受政府在定价和运营方面的种种规制。政府部门通过这些规制以保持对基础设施和民营部门经营活动的适当控制权,可以宏观协调、创建环境、提出需求,每年只需向企业支付系统使用费即可拥有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使用权。这一模式体现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政府监督、企业运作”的建、管、护一体化的要求。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培训中的功能分析

(一)构建虚拟场景,实现培训可视化体验

构建逼真的高精度培训场景及设备模型并配备合适的场景驱动,实现实景仿真及漫游。同时被培训者可以从任意角度对虚拟场景中的对象进行观察,从任意角度进行感官体验,从而获取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一个培训可视化的体验效果,增强知识技能的可接受性和实践性。

(二)人机交互新形式,提高被培训者参与度

传统的培训设备大多由媒体设备和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组成,在人机交互上面缺乏交互性,虚拟现实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它建构作品与参与者对话,这也是其独特优势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人机交互新型模式能有效的调动被培训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人的临场化,多种媒介的信息将同时作用于人的各个器官,营造了一种真实的训练环境。

(三)技术特征鲜明,教学模式多样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四个特征:多感知性——人所具有的一切感知功能;沉浸感——理想的模拟环境应该达到使用户身临其境的程度;交互性——用户可以很自然的与模拟环境互动;自主性——富有创造性,有助于启发和想象。教学模式具有多种方式,比如讲解模式,通过文字、语音、动画、图片等多种途径讲解操作过程;训练模式,通过文字、语音、触觉反馈、错误提示等,按照要求完成操作流程;考核模式,给定要求,通过自主操作,完成操作,并给予评分及点评。

(四)培训技能库的不断丰富完善,实时传递最先进的知识技术

技能库中明确各种技术操作人员技能培训的实际难点和重点,完成该技能培训系统的个性化模块设置,再现具体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可视化有序步骤。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基础之上,技能库可以不断进行丰富和完善,实时传递最先进的知识技能,满足各个地方贫困人口对技能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合的培训方案,并且根据实施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3):289-295.

[2]秦建勋.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思路——以山西省五寨县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26):11-13.

[3]高雪莲.贫困地区贫困原因分析[J].现代交际,2017(09):49页—50.

[4]李延平,陈琪.西部农村“互联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制度创新[J].電化教育研究,2017(12):32—36.

猜你喜欢
虚拟技术职业培训精准扶贫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云数据存储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有关虚拟现实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研究
先前学习在职业培训中的认证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