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信用环境与农村金融发展的调研分析

2018-03-26 12:02覃俏娜韦晓莹刘平李子红卢红伶
时代金融 2018年6期
关键词:崇左市农村金融金融机构

覃俏娜 韦晓莹 刘平 李子红 卢红伶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农村信用环境和金融体系。从古至今,信用就伴随着人类对合作关系的诉求而存在于各个活动领域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环境已经成为一个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概念。信用失准与缺乏已经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社会道德风尚、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国内有很多学者的研究已经充分认证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信用环境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在2016年,崇左市第一产业占的比重为21.9%,农村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支持的依赖性更强。然而,随着崇左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虽然近些年崇左市金融机构在不断增加,但仍然存在一大部分偏远贫困农村地区,其金融机构缺乏多样性,金融服务也相对比较落后。一方面,绝大部分农村居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普及相对较少,不了解当地金融机构的基本流程,所以对向银行借款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只有极少部分居民在出现经济困难时有向当地金融机构贷款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可能缺乏多样性,不能满足当地农村的需要,所提供的服务也相对落后。根据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改善信用环境,创新农村金融的服务,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是崇左市农村金融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搞好“三农”工作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撑。而农村金融的发展与信用环境息息相关。良好的信用环境可以吸引企业的投资,得到银行的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才可以得到资金的充分支持。信用缺失会导致经济市场的无序,会抑制崇左市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到崇左市农村金融的发展,不利于崇左市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因此,对改善信用环境,推进崇左市农村金融的发展来说,了解崇左市信用环境的现状和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二、崇左市信用环境分析

(一)崇左市经济发展水平

崇左,是广西西南部的边陲城市。就全国而言,整个广西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东部地区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而崇左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广西区也是比较落后的。但今天,在丝绸之路的潮流下,崇左市也快速成长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1.崇左市是一个边贸大市。众所周知,崇左市是广西边境线最长的地级市,与越南相邻,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同时因为崇左市属于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享有国家力度较大的优惠政策,比如西部大开发,边贸政策。

崇左具有沿边、沿铁路、沿高速的优势,特别是沿边经济发展快。作为一个边陲城市,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就是口岸。崇左市一共有11个各类的边境口岸,15个边民互市贸易点,因此,可以把口岸经济作为崇左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政府充分发挥崇左市口岸经济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口岸加工业。

值得高兴的是,广西龙州水口口岸在国家质检总局批复下将立项建设进境水果指定口岸。龙州是属于崇左市的,这一水口口岸位于龙州县水口镇与越南交接的边境线上,与越南的驮隆口岸距离不远,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必定会推动崇左经济的发展。水口口岸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的建设将仅一步完善口岸功能,口岸服务功能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不断优化通关环境,是水果交货的绝佳选择。同时也缩短了进口时间,加快了通关速度,具有强大的区域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而且,崇左市正积极推进口岸升格和扩大开放工作,爱店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水口口岸升格为国际口岸;友谊关口岸扩大开放已进入国家审理程序,平而关、科甲口岸升格和友谊关、硕龙升格及扩大开放工作正加快推进。随着这一批批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平台的打造,以及通关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力地带动了崇左市口岸经济快速发展[1]。

崇左市是广西首个进出口外贸总额超过200亿美元的地级市,连续7年进出口总额都居于广西首位,就广西外贸出口额前50强的企业,全市就有21家,基本占了一半,而且崇左市的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位于广西第一,成功跻身为全国边境贸易的第一大市。

2.崇左发展口岸经济模式。崇左市发展口岸的经济模式有四种:口岸+产业加工、口岸+商贸物流、口岸+边境旅游、口岸+特色城镇。

在口岸+产业加工中,崇左市主动承接广东、浙江等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自身的边境口岸优势,积极发展加工业,不再是“过路式”“通道式”的边境贸易格局。据统计,崇左市在2017年的1-10月,全市新增了15家规模以上的口岸贸易加工企业,累计达到了33家。同时,随着凭祥边境贸易货物监管中心、中越边境中药材商贸物流中心以及爱店、硕龙、科甲等口岸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的建设,通关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在口岸+商贸物流模式中,崇左市针对现有的商贸物流产业现状,发布实施了《崇左市大力培育商贸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扶持政策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该《试行办法》提出了23项扶持政策,为成长型比较好的企业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崇左市还充分利用保税区,比如凭祥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包装业、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商贸物流业的融合发展,崇左日益成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陆路通道枢纽城市和商贸物流基地。

在口岸+边境旅游模式中,崇左市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旅游圈。崇左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德天瀑布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年均水流量约为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三倍,是我国4A级旅游景区。友谊关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与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同时也是国家一类口岸。左江斜塔是世界八大斜塔之一。同时,崇左市还拥有4个红色旅游景区。而崇左市充分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推进中越德天-板約瀑布国际旅游合作区和中越友谊关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把凭祥浦寨和越南新清作为中越友谊关国际旅游合作区先行先试区,共同打造中越边境旅游经济共同体,将崇左市打造成为中国、东盟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之一。

在口岸+特色城镇模式中,崇左市最为著名的就是凭祥市友谊镇,其水果和红木的进出口指标居全国第一。特色城镇的建设要有明确的产业定位,而崇左市在建设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效益,更融入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以求提升特色城镇的品位,更凸显城镇的特色。除了凭祥市友谊镇,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也是其中一个特色小镇,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以蔗糖产业为特色的“甜蜜小镇”。蔗糖产业是崇左市的支柱产业,而崇左市目前也在打造百亿元蔗糖循环经济产业园,而新和镇的“一根甘蔗·一条河”不仅可以推进蔗糖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可以促进崇左市的经济发展。

(二)崇左市金融发展水平

2016年,崇左市边民互市结算达299.65亿元,增长245%;东盟货币服务平台累计交易量达178.49亿元,增长165%;跨境人民币结算891.42亿元,连续5年保持全区第一

自2014年正式启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工作以来,崇左市以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以推动资本市场开放,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全面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为目的,创新发展各项跨境金融业务,取得明显成效。

2014年底,广西正式启动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崇左市乘着这股“东风”,金融改革试验区的企业可从东盟和南亚国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借入人民币资金,开展人民币跨境双向贷款等跨境融资,扩展人民币回流机制。经过多方努力,促成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与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签约,获得2.85亿元跨境人民币贷款,期限为3年,贷款利率为4%,远低于境内贷款基准利率,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的资金成本,这笔跨境人民币贷款为企业发展发挥着生产效益。同时,进一步加强中越双方金融机构协作,促进双边金融合作。目前,崇左辖区内有6家银行已经与越南边境的13家银行分支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为越南企业开立14个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2016年,崇左市跨境人民币结算891.42亿元,同比增长3.45%,占全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50%,连续5年保持全区第一。

结算是互市贸易的重要一环。为此,崇左市金融机构决定建设边民互市结算中心,引导边贸结算银行创新服务方式,推广使用边民互市专用结算卡,规范发展互市贸易,既保障了边民的利益,又提高了结算效率。自2015年创新使用结算专用卡以来,累计为边民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49亿元,边民互市结算从2015年的87.57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99.65亿元,增长245%。此外,我市在推进沿边金融改革中还注重开展人民币与越南盾的特许兑换业务。在人民银行崇左市中心支行的积极培育下,设立崇左市首家外币代兑机构,弥补了全市金融机构没有人民币与越南盾兑换的空缺。去年底,广西银融汇通投资有限公司升格为特许兑换机构,成为崇左首家获批营业的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为个人出境旅游、商贸等提供方面快捷的外币兑换服务,扩大人民币与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兑换业务。

长期以来,崇左市边贸结算与货币兑换中深受“地摊银行”的困扰。为改变这一困境,崇左市各级金融机构以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为契机,推动建立人民币对越南盾汇率价格机制。2014年年底,崇左启动运行中国(广西凭祥试验区)东盟货币服务平台,由凭祥市5家商业银行统一发布人民币对越南盾汇率牌价。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完善,逐步建立起相对规范的人民币对越南盾汇率形成机制。2016年,中国(广西凭祥试验区)东盟货币服务平台累计交易量达178.49亿元,同比增长165%。

(三)崇左市信用体系建设水平

为規范纳税信用管理,促进纳税人诚信自律,提高税法遵从度,推进崇左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自治区地税局工作要求,崇左市地税局在全市地税系统开展2016年度纳税信用评价工作。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2016年度纳税信用评价工作,共评出A级纳税人202户。

社会信用体系是农村信用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我市加快搭建社会信用体系大平台,于去年投入90万元建设信用信息系统,是全区第5个完成搭建系统的地级市,极大地便利了今年先行先试做好贫困村农户的信息录入和评估工作。目前,各县(市、区)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依托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积极开展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以及录入工作,助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此外,我市还积极开展农村信用“四级联创”创建工作。2016年,全市完成“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率达20%的任务,创建信用户158400户、信用村192个、信用乡镇18个。今年一季度,全市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率分别达到31.12%、25.46%、24%,完成进度在年度计划范围内。此外,我市推进涉农金融机构改革,助推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引导各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县域城镇化建设,在乡镇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服务向村级延伸,加快推进农村保险服务站建设,科学合理布局农村网点,促进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崇左市按照“政府主导、人行推动、多方参与、共同受益”原则,以农村金融改革为契机,以“诚信崇左”建设为主线,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目前,广西崇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如下困境:信用信息法律制度缺失,联合推动机制不健全,失信惩治不力,农户信用评价体系亟待完善,农村信用环境整体水平差。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加快信用建设立法步伐,建立健全有效的失信惩处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和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征信宣传,提高诚信意识。

社会信用体系作为维系社会诚信的制度性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改善市场信用环境、构建诚信和谐社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崇左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

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创建方向应从多功能的、综合性的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规范运行出发,从发挥农村资源对农村经济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从为解决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的角度出发,保障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同步发展,从而满足农业、农村、农民对多功能多样化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传统农村组织的正规性金融机构有以下三类: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崇左市主要以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主。

(二)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数量

经调查崇左市银行网点分类及数量如下:

邮政储蓄银行:78个营业网点,主要分布在城区、乡镇。业务:信用卡办理申请、贷款专题。

农商银行:118个营业网点,主要分布在城区、乡镇,乡镇覆盖率高于其他银行。业务:信用卡办理申请。

建设银行:9个网点,业务:信用卡办理申请、贷款专题。

工商银行:10个网点,业务:信用卡办理申请、贷款专题。

农业银行:42个网点,业务:信用卡办理申请、贷款专题。

中国银行:4个,信用卡办理申请,贷款专题。

北部湾银行:3个网点,信用卡办理申请。

(三)农村金融机构贷款规模

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2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00.13亿元,同比增长15.3%,比年初增加92.91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99.48亿元,同比增长15.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90.24亿元,比年初增加17.11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0.23亿元,比年初增加17.17亿元。

四、崇左市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类型单一

农村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崇左市的银行机构包括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农村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非银行机构包括农业保险公司等。

在银行机构中,崇左市现有农村商业性银行网点共12个;政策性银行网点共3个;农村合作性银行网点172。非银行机构中的农业保险方面,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政府于2015年5月成立了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

由此看出,崇左市农村金融机构类型单一,主要以银行机构为主,其中又以商业性银行为主。这就容易导致农村金融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农业保险方面,缺少成熟的农业保险机构。

(二)金融服务覆盖率低

近年来,虽然农业农业服务发展迅速,但在崇左市,农村金融服务少、农民缺乏金融信息仍是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两大问题。

银行方面,2015年以来,崇左市仅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覆盖。但是,在部分乡镇,很多银行网点面积小,业务范围狭小,从而导致服务功能单一和服务质量低下。同时,部分乡镇和边境地区仍然存在银行网点欠缺,从而导致金融服务空白。

农业保险方面,缺少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

农产品期货交易方面,主要参与者有农产品收购商及加工商,而真正的生产者很少参与其中。

农村金融、保险机构的覆盖不全面,服务产品种类不完全,导致农民贷款难,企业融资难,投资者缺乏投资产品,这极大的影响了崇左农村金融的发展。

五、改善信用環境的建议

(一)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政策体系

政府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应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在法律方面及时完善,让建设信用环境做到有法可依。

在完善法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有效的失信惩处机制,如:增加失信人员的出行工具限制及消费限制范围;以及适当奖励信用村、信用户。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和信用评价体系。如:可以尝试与普及率高的第三方信用系统合作,通过多方面综合评价用户的信用。

(二)完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

在建立农村数据库的基础上,合理完善。如:政府加大实地调查力度,对登记在案的信用户进行按时回访调查。对申请登记的新信用户做到积极调查、如实登记。根据不同时期崇左市的发展情况,制定不同的信用户评定标准,做到与时俱进。

(三)加强征信宣传,提高诚信意识

政府宣传部门充分发挥宣传职能,在各大信息平台向公民宣传诚信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失信行为的危害。对涉农机构,要积极引导其建立诚信的企业文化,自上而下的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

(四)鼓励小微信用机构的发展,优化金融机构结构

优化金融机构结构首先重视小型、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把发展小微信用机构当做建设良好信用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支持小微信用机构的发展。首先是宣传部门要及时传达最新的相关政策,使得各小微信用机构及时了解到优惠政策,以便及时得到帮助。再一个就是在实施政策的具体过程中,要完善配套体系,切实解决好小微信用机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如:场地、资金等。再一个就是优化银行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既要有行业领先的银行,也要有专注服务地方的地方性银行,使得银行机构分工合理,层次分明。在前两步的基础上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合理布局金融机构,建立一个覆盖广、职能丰富的金融机构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时报.崇左“蜕变”:一个边贸之城的复兴与崛起.

[2]张荣.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探寻.

[3]张细松.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研究.

[4]吴玉宇,朱骊禧.民间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

[5]陈文佳.财政支农政策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分析.

[6]数据来源:崇左市官网统计信息.

猜你喜欢
崇左市农村金融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践行行知思想 打造魅力二小
——广西崇左市江南第二小学
践行行知思想 打造魅力二小
——广西崇左市江南第二小学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