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历史导入新课的策略

2018-03-26 01:32李建俊
关键词:导入历史教学策略

李建俊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导入是一节课教学的开端,导入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好的导入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内容就可以顺利展开;反之,如果导入平淡无奇,整节课的效果就很难保证。本文以一线教学实践为基础,对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做了梳理。

关键词:历史教学;导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57-1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更是一门需要用思想去灌注的艺术,“是一种把一切事物交给人类的全部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也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师感到烦恼,使学生感到厌恶,他能使教师和学生得到最大的快乐”。[1]而导入作为教学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这门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过程的起始,却事关课堂教学的命运,事关课堂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能否能被激发,事关教学过程能否被鲜活,事关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吸收。

所谓“导入”,顾名思义,即一导二入,又叫导课或开场白。从教育学的意义上来理解,导就是引导,入就是进入学习。[2]成功的导入具有唤醒学生的思考、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发学习的动力,回顾已学知识或者拓展学生视野等特质。导入的时间在3分钟左右较为适宜,若太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若太长则时间不允许,学生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根据学情的差异、老师的不同风格以及迥异的教学需要,导入的手段与策略也是可以灵活且富于变化的,在此笔者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对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做了粗略的总结。

一、以回顾所学的方式导入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每一专题都有一条设计主线,其中各节内容均是围绕着这条主线而展开的,整个专题是有机的整体。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温习或者提问上节课所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使学生不至于对新课产生陌生感。这种引入是日常教学中的常规方法,用已有知识做铺垫,让知识适度延伸,有利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例如,在学习人民版必修一《美国1787》宪法这课时,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过程及特点,从而引出问题:英国率先在西方世界确立了代议制,那么与英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前殖民地美国是怎样确立其民主制度的呢?两国的民主有怎样的异同呢?通过这种设计,既帮助学生复习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美国的学习,同时也为两国制度之间的比较埋下了伏笔。

二、设疑激趣——以问题导入

兴趣是学生接受教师教学的感情基础,是众多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也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问题设置,可以牢牢抓住学生求知的欲望,有利于学习的展开。例如,在学习建国初期的外交时,可以用毛泽东1949年访问苏联时的照片导入: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图中的毛主席心情好吗?为什么不好?访苏结束时毛主席心情好不好?通过系列问题的设计,轻松的将学生带进了建国初期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环境中,从而为建国初期我们的政治抉择做出了符合历史逻辑的铺垫。教师在授课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燃学生去求知的欲望,在导入中有意识的设置一些疑点,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历史课程的魅力——一切历史现象背后都有严肃的逻辑,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主动掌握历史知识。

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导入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是学习者以本我为基础,在外界帮助之下才逐步实现的。这一理论启发我们,知识的传授必须根植于学生的已有阅历,在学生既有的知识架构中才能进一步生长出知识的参天大树。例如,在学习人民版必修三《人性的复苏》一课时,可以从身边人爱自拍、明星也爱自拍这一现象着手,得出现代人都比较关注自我,从而引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由丧失自我到发现自我进而到表达自我的转变。这种形式的导入在学生的经验与所学知识之间架构起了联系的桥梁,有利于实现学生与课堂的无缝对接。

四、从乡土资源导入

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人人都为自己的家乡而自豪。乡土资源在每个人心目中有着不一般的温情,如果实现乡土资源与课程内容的有机嫁接,学生的体会与收获将是巨大且难忘的。在讲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時,可以引入镇江恒顺集团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发展历程,从数据的起伏、集团的境遇触发学生对背后原因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学习。这种导入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关注家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五、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导入

历史具有极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这是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这种特征也决定了学生对历史学科有着不一样的高要求——平铺直叙式的讲述往往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手段的刺激作用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

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适当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或视频,以生动的画面再现史实,让学生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人民版必修二《蒸汽的力量》时,可以播放《大国崛起》纪录片相关片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英国工业革命的学习状态,更直观的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本文只是笔者在自身教学实践基础上的一些浅薄总结,导入的方法可以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导入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教师应通过挖掘、比较、质疑等手段,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准确启情,才能为我所用、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郭芬云.课的导入与结束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导入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