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琳
摘要: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公开课,课程性质为“语文”学科,既语言文学,是大学生公共修养的需要,是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教学课程。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是每一个不同专业的大学阶段的学生,不仅能增长大学生的见识,还能提高大学生的语文修养和人文素养。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教学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及时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的目的。我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将国学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进一步提高国学教育和大学生语文教学的质量,将国学教育和大学语文课程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以及怎样让国学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协同发展。
关键词:国学教育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协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进入全球一体化时代,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们的文明容易被外来文化所影响,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要巩固博大精深的、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地位。就当代大学生文言,缺乏对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倡国学教育,将国学教育与大学语文协同发展尤为重要。
一、大学语文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主要任务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弘扬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陶冶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操等。
(一)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学习国学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的品德。就当今大学生而言,生活物质条件优越,很多人不懂得勤俭节约,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国学内容,让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今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就容易放纵自我,平时上课老师询问问题和平时做作业时,大多经过百度,糊弄老师,平时不好好学习,期末挑灯夜战的“预习”,养成了不认真学习、能应付期末考试就可以的学习态度。让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给学生传授《论语》等儒家思想,强调在学习中应当勤奋好学,养成孜孜不倦的正确学习态度。
二、国学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协同发展的方法策略
(一)借助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就國学教育来说,大学生的国学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虽然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学习着各种各样的教材,但是小学阶段基础性的教材都不能很好的起到启蒙作用,且学生从小课业繁重,没有时间进行更多的阅读课外读物;而中学时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积累的国学知识又很少,只注重记忆、背诵相关著作,容易导致学生对文学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因此,为了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更好的融入国学教育,老师应当借助我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简洁明了的讲述古代语文课程和教学设置,将《三字经》、《论语》、《中庸》等基础性教材,以及《元曲》明清文学作品选、史学等不同的文学著作,不仅提高了大学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还能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使国学教育更好的融入了大学语文教学中,还是大学语文的教学更加丰富、有趣,提高学生的人格情怀的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充当主导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大学教育事业中,教学工作者是促成国学教育更好融入大学语文学科的引导者。因此,作为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者,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升华自身的国学素质。同时,积极的探讨大学语文教学革新的模式,努力寻求更合适的方法策略,将国学教育更好的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中,从而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使国学更容易被学生接纳、吸收。例如:学校积极组织教育工作者定期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教育工作者相互协作,积极探讨更有效的方法策略,使国学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协同发展。
(三)开设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大学语文的教材中,传统文学方面的内容还较少,国学教育方面的内容还较为空缺。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重新编写大学语文教材,将更多传统优秀文化编入其中,并适时组织一些校园活动,将大学语文课程额实践内容与国学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例如:将更多的儒家哲学思想、先秦诸子、道家思想等传统文学融入大学语文教材中,让学生学习、感悟我国优秀文学著作的文化魅力。在教学活动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诗歌进行有感情、平仄错落的朗诵,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读出古诗词抑扬顿挫的语言之美,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写古诗词时内心情感,从而让学生学习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以及传达的思想情感;恰逢我国传统节假日时,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进行传统节日庆祝,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将传统文学著作融入到大学语文教材中,使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也使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通过开展特定的形式,不仅更有效的将国学教育融入进大学语文教学中,还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学内容也变得丰富多样。
三、结语
语文课程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高校则是接受语文教学的主要场地之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的结合起来,科学合理的运用国学精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将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的协同发展研究[J].成才之路,2016,(16).
[2]骆兵.国学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协同论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
[3]罗小如.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现代语文,2016,(02).
[4]彭议红.大陆语文教材改进和补充国学专门教材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