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柳仙
摘 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加强情感教学、增强课堂人文色彩,灵活应用文本、有效渗透人文教育,重视倾述训练、培养学生的人文价值观,促进学生思维创新、提升人文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人文素养;培养;对策;情感教学;倾述训练;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1;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5-0011-01
品德与社会课程有利于学生增长生活经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具生命活力。教师应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进行研究。
一、加强情感教学,增强课堂人文色彩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若不具备人文色彩,就会导致毫无生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從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实现情感交流。即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贴近学生的心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堂内容及实际生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有所感悟、受到启发。例如,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这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教师播放相关的爱国歌曲及诗词,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奠定情感基调。然后,教师出示被占领土地的地图、讲述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使学生们生发出愤怒、痛心的情感。接着,导出主题“通过本文学习了解更多的历史,要勿忘国耻”。在整堂课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都非常积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辩证地看待历史,并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这些歌曲慷慨激昂,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
二、灵活应用文本,有效渗透人文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涵盖的内容很多,如陶冶高尚情操、明辨是非善恶等,这些内容都体现出人文内涵。所以,教师应挖掘教材文本内容,灵活运用体现人文内涵的文本,将人文精神有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对富含人文因素的文本进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其次,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文本中的人文情怀,引发学生的共鸣,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再次,允许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个性化解答,通过思想上的创新展现人文光彩。例如,教学“难忘的亲情和友情”时,教师可事先做一份“亲情和友情在你的成长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的调查报告,有学生说“帮助我渡过难关”,有学生说“陪伴我成长”……可见,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都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亲情和友情。另外,还要告诉学生:老师每天都在给大家传授知识,还要珍惜师生之间的情感。为了让这些情感更显弥足珍贵,为了对亲人、朋友及老师表达自己的情意,学生可以将这些情感以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可以亲手为他们制作礼物。这样,整个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氛围,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了基础。
三、重视倾述训练,培养学生的人文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困惑,而他们的思想观念还不成熟,容易积累一些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错误的价值观。所以,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平等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释放自己。对于不愿发言的学生,教师应积极鼓励,加强倾诉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干预他们的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例如,学习“你准备好了吗”这一课时,由于临近毕业,学生的思想会发生波动,而且对初中生活都显得比较忐忑。对此,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倾诉“你惧怕初中生活哪些事情”。有学生说怕课程内容太难,有学生说怕再也不能和现在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这时,教师先讲述初中生活,让学生对初中生活有大致的了解。然后,鼓励学生勇于接受新事物、乐于接受挑战,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进而形成正确的人文价值观。
四、促进学生思维创新,提升人文教育有效性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可以提升人文教育的有效性。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和理解学生,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挖掘学生的潜力,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开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让健康伴我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你对毒品有什么想法”,教师设置教学情境“对于毒品危害的宣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讨论。教师也可以参与到讨论中,与学生一起探讨。对于有创新性、实用有效的想法,教师应给予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社会生活认识有重要的影响。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加强课本内容人文因素的挖掘,并有效渗透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凯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06).
[2]卢有林.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凸显人文精神[J].基础教育研究,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