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创新机制与实践措施

2018-03-26 02:44马俊鹏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国际物流国际贸易

马俊鹏

内容摘要:当前,在我国经济逐渐与世界接轨、对外贸易日益繁盛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国际物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其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物流的创新发展,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强化物流服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当前物流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应该对我国国际物流发展机制进行创新,加强港口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国际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电子技术应用力度,以满足国际贸易的需求。同时,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国际物流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保障国际物流创新的实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 国际物流 物流创新机制

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概述

(一)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的基础

根据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可知,国与国之间的产品比较优势的存在使商品在国家和国家之间进行流动,因此产生了跨越国际的贸易形式,由此需要对商品进行跨国运输。而国际物流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根据国际物流的定义可知,国际物流是由物流活动跨越国家边界而产生的,通过国际物流可以实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品流通,并形成商品流通渠道。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国际贸易以一种突飞猛进的速度在发展,对国际物流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国际物流体系亦因此而逐渐走向成熟。Jose Tongzon(2009)通过研究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双边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当两国之间的贸易额逐步增多时,两国之间的国际物流量也会相应增加,但如果改善两国之间的国际物流设施,两国之间的国际贸易额并没有显著增加。Hong-Oanh Nguyen(2010)通过对澳大利亚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后发现,国际贸易额的增加能够显著改善当地的物流设施,反之不成立。

(二)国际物流是完成国际贸易的保障

国际贸易过程就是将一个国家的相对优势产品通过让渡其所有权及使用价值之后在另一个国家实现其商品价值,从而获得外汇收入。国际贸易的实现需要以商品的空间和时间上的流动为基础。通过国际物流完成了国际贸易从合同到实体贸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转换,国际物流是实现国家之间商品所有权和使用价值让渡的必经过程。由此可知,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必不可少,是完成国际贸易的保障。付美林(2009)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反馈性因果关系,并且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较大,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芦丹(2013)通过分析我国国际物流与贸易当前的发展状况,认为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对国际贸易的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相互影响

当前,创新在人类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国际贸易方式的不断变革,国际物流也不断出现新的形式。国际贸易发展之初,国际物流只是单纯地负责从一国到另一个国家的物理性转移。当国际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国际物流反过来促进“全球贸易一体化”,而全球贸易一体化下,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又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由此可知,国际贸易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国际物流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同时国际物流的发展速度也会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孔原(2010)采用基于VAR 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国际贸易和物流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现代物流产业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但由于国际物流的有效服务供给不足导致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发展的拉动作用很微弱。张永浴(2011)通过对中国和泰国之间的贸易额和货物吞吐量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和泰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呈联动关系,进一步实证研究发现中泰之间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的促进作用比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拉动作用要小。

当前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及创新的必要性

(一)当前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大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国际物流在口岸和港口建设、国际物流产品需求和产品流向、国际物流设备技术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口岸和港口建设取得很大成果。口岸和港口是国际物流的重要环节,在国际物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外贸口岸与港口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共有陆、海、空一级对外开放口岸200多个。2016年,我国沿海及内河港口中,货物吞吐量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2016年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9亿吨大港;上海港2016年实现货物吞吐量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713万标准箱,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七年(2010-2016年)位居世界第一位。寧波舟山港和上海港为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中重要的枢纽港和航运中心。

我国国际物流的需求层次有了较大提升,物流流向更加多元。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国际贸易货物种类有了较大改变,初级产品比例大幅下降,相应的高、精、尖产品和大型工业制成品比例有了很大提高,由此迫使我国国际物流做出相应的改变,以满足升级的国际物流需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伙伴国逐渐增多,国际物流覆盖面更广,这也带动了我国国际物流线路数量增多、布局更加合理,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是我国国际物流的主要目的地,而从水路、陆路到航空的多种物流模式使得国际物流形式更加多元。

我国国际物流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一方面,我国集装箱生产能力和国际市场份额都已居世界首位。我国国际物流设备制造企业及附属零部件制造企业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并消化吸收,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人工智能技术大量应用于仓储设施建设和自动化管理,实现了国际物流的智能化、电子化。同时物流设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物流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与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增加,有效改变了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局面,为提升我国整体物流运作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我国在国际物流大发展的整体向好环境下,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问题,主要包括国际物流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国际物流人才短缺、物流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和物流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定会影响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与我国整体国际贸易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在未来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二)当前我国国际物流发展创新的必要性

近几年,随着经济模式的不断革新,国际物流服务需求不断提升,“互联网+”的新模式兴起,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在不断完善,传统国际物流模式也逐步向智慧物流平台升级换代。尽管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体量,但就物流发展规律来看,受成本、模式等制约,我国还属于物流发展初期阶段,国际物流成本、服务、管理、建设等存在很大问题,因此,我国传统国际物流必须转型。《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建立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的物流体系。我国国际物流应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创新物流机制,实现物流业的转型发展。

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国际物流创新机制构建

物流经济规模发展越大,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积极增加对物流基础性设施建设投资,建立物流网络,不断进行物流机制创新研究;要不断完善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完善物流交通运输设备的发展,建立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港口物流建设,建立多方式联合运输网络,积极发展现代物流。

加强港口物流建设。在国际贸易环境下,必须重视沿海地区港口物流的建设和发展,以便能够确保进出口贸易物流的扩大和发展,从而带动内陆物流的进一步扩大。首先要重视集装箱码头建设,其次要不断完善港口码头资源建设,国家在这方面要给予较大的资金支持,加大港口资源建设,以便为港口物流提供更多、更完善的服务,同时提高我国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另外,要特别重视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水平,对物流企业的港口物流流程一定要进行细致化处理,对各种类型的物流作业系统进行优化组合,同时在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实际货物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形成一个互通、开放式物流沟通平台,努力构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港口物流配套系统,利用港口物流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最终扩大物流业的发展规模。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设备与货物信息平台十分重要,我国中东部地区生产资料集散中心有很多,对地区物流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发达的交通提供了有利于物流经济规模的扩大与发展。因此,要想更大规模地发展物流业,就必须对区域间交通设备的建设给予足够重视,多样化投资渠道,统一规划并管理投资活动。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与设备时,要打破行业与区域之间的限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物流交通设备与设施的建设,并对与物流相配套的运输网络予以完善,加速基础设备构建,尤其是要提高对大型物流与物资集散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优化并整合现有资源。此外,还要加速各区域之间货运信息的网络化建设,成立区域间的物流及相应辅助中心。同时,制定向“一带一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展提供服务的国家物流建设方案,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区域带动力的全国性国际物流节点城市和具有地区辐射能力的区域性国际物流节点城市。

推动国际物流企业的发展。支持物流中心在“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重点港口以及国际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大力发展物流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为重点,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科学规划、有序建设海外物流基础设施,打造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海外公共仓。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国际合作,建设仓储资源信息平台,促进国内外仓储资源共享。鼓励国内商贸物流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加强合作,提升商业创新水平和现代服务理念,实现结构升级和服务能力提升。

加快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与合作。基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现象会引致多种风险的发生,所以国际物流的发展要加快与电子商务技术的结合应用,提高信息的搜集和应用水平。如推广使用自动识别、电子数据交换、货物跟踪、智能交通、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装备,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大力推进仓配一体化,推动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促进物流转型升级;拓展集中采购、订单管理、流通加工、物流金融、售后维修等增值服务,支持供应链集成创新。

我国国际物流创新机制的实践措施

(一)完善管理机制

在国际物流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建立监督保障机制,制定现代化国际物流发展规划,并对相应的管理機构予以完善。政府可以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为现代国际物流的发展提供保障,加大对国际物流的扶持力度,并建立融资担保和风险投资系统,规范监督机制,将监督与管理职能有效发挥出来,规范国际物流的相应监督与管理工作。加大力度监控国际物流的通信与交通等内容,保障国际物流的正常秩序。

在世界贸易组织内引导组织并创新网络海关监督模式,积极推进国际物流的发展。对于跨境电子商务大发展带来的国际物流极速扩张的事实,要对海关监督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在WTO框架下,在海关的监督下做好实际货物的监管查验工作,并针对电子口岸建设执行合理的发展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海关监督管理模式,加强政府网络监督信息的及时更新发布,提升国际物流管理措施的透明度。

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商务主管部门与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海关、邮政管理、供销合作等部门和单位之间,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完善跨区域协同机制,健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逐步统一各区域商贸物流管理制度。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先照后证”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动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制度改革,对物流企业设立非法人分支机构等政策予以落实,在更大程度上降低物流外资准入壁垒。此外,要将行业协会的协助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行新型物流治理模式的构建。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拨款,向国际物流发展提供财政资金支持,与此同时,对社会资本加以合理化的引导,使其投入到冷链物流、城乡配送网络以及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多种项目之中。研究制定包装分类回收利用支持政策,提高包装循环利用率。合理化且有效鼓励社会资本进行国际物流业基金设立的探索。开辟更多、更广的融资渠道,推广供应链金融。针对国际物流企业资金需求量较大的特点,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使其采取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等多种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对金融机构实施正确引导,促使其寻找与国际物流发展特征相符的信贷产品与具体的服务方式。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更大范围内消除重复性征税问题,针对国际物流涉及的交通运输业,还要扩大其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使国际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得到实质性降低。

落实国际物流企业用地政策。在土地利用总规划与城市规划中加入国际物流企业设施用地的内容,为国际物流企业的发展用地提供保证,以政策支撑国际物流新业态与新模式发展用地,适度提高国际物流项目建设用地容积率。

(三)加强国际物流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

支持高等教育机构、商会、协会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国际物流的学科建设,完善国际物流理论体系。着力完善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市场急需的专门的国际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操作人才。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职业培训,职业院校可以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方式,与国际物流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国际物流人才的具体培养方案。同时校企共同组织针对性教学,确保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国际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物流标准化、电子商务物流等重点领域的技能培训,提高管理和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萍.我国现代物流與国际贸易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VAR-Granger模型的分析[J].物流技术,2013(5)

2.刘丽.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发展互动关系实证分析[J].物流技术,2013(7)

3.曹蕾,戚平.风险管理视角下国际贸易物流的创新[J].中国外资,2013(15)

4.关秋燕.中国东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

5.李文杰.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J].价值工程,2011(34)

猜你喜欢
国际物流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分析
北京市国际物流业发展现状浅谈
刍议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互动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国际贸易融资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