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务实标准的设立与执行

2018-03-26 07:19黄河清
广西教育·D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管理者事情标准

黄河清

管,是一种竹制管状乐器,类似笛子,六孔;理,“治玉也”,即将一块玉石雕琢成玉器。从字面意义上看,雕琢玉器前要做精心的策划,而吹管要各方面准确到位、协作配合。因此,“事前精心布置,过程讲究和谐”应该是管理最初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管理,“怎样布置与如何保障”就成为了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内容。然而,认真审视学校管理工作不难发现,“要求多,见效少”是学校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为什么制度完善,大家也都努力工作,还是有很多事情做不到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标准不明,虚实不分”,从而造成执行上的“可多可少,好坏一样”。

一、正确区分管理工作中的“务实”与“务虚”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到安排有序、解决有方,首先要将其“理”好,只有“理”好才能“管”好。所谓“理”,就是要对学校工作先作一个全盘的划分。在宏观上,学校工作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务实”的工作,一类是“务虚”的工作。就其结果来看,“务实”的工作是指那些结果可量化的、预期目标可操作的工作,而“务虚”的工作是指那些注重体验的过程性、注重创造的表现性工作。可见,“实”与“虚”的最大区别,就是“实”是可以检验的,而“虚”是无法完全有效检验的。

比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有的学校采取了不少措施,设置了许多检验“有效性”的项目和评价指标,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收效甚微,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这是一项“务虚”的工作,难以对结果进行完全检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创造,对学生学情的研究,对“问题”设置的独特性,对学生在课堂上“二次生成”问题的创新指导等,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如果试图用“检验”的思路来管理,必然事倍功半。

对“务虚”的工作,管理者应侧重宣传、号召,努力让被管理者形成共识并自觉实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例,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研究教学特点、多听课多交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及反馈”等方式,鼓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这样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有效”,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例如,“研究全国高考考题,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是高考备考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务实”的工作。但是,这项“务实”的工作如果缺乏良好的检验“标准”,管理也很难见成效。

在新一届高三教师动员会中,学校向全体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请全体教师在暑假认真做一遍近3年的高考题,熟悉高考要求。虽然这个要求很“合理”,但是可以预期的是,“执行”起来将会很困难。因为对于执行者来说,会出现很多制约因素,比如3年全国高考试题,每年有10多套题,要做哪一套?假期哪来这么多时间做题呢?谁来检查做题的情况?如此一来,结果就会不了了之。

如果把上述要求作如下修改:(1)请全体教师做一遍近3年高考全国卷一;(2)下周二分学科组分析讨论高考试卷的特点;(3)每位教师命制一套完全模拟题(题目的内容、难度要与高考试题相当)。修改后的要求详细且有针对性,相应的检验“标准”较之原来的要求也更切合实际。对执行者来说,一套高考题目是可以做的,要发言讲解高考试题特点,得事先做好准备,要命制高考模拟题,得有参照。这样的“要求”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

可见,良好的学校管理要善于“提出要求,提供标准,执行标准”,人们常说的“一流出标准,二流出技术,三流出劳力”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对于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务实”与“务虚”,管理者必须明确:“务实”的工作要设立标准,一抓到底;“务虚”的工作要广泛号召,鼓励师生自觉实践。这样,学校管理才能“虚”见氛围,“实”见成效。

二、“务实”工作标准设立的原则

(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管理的重要准则。达尔文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博奕圣经》对“科学”的定义是:“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可见,科学的含义是事实与规律。科学性更強调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经常犯的错误是不能正确地区分“事实”与“判断”,常常以主观的“判断”定位“事实”,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从而影响了事实的客观性,影响了管理决策。

例如,一名平时纪律松散的老师上课迟到了,管理者可能首先会想:这个老师真散漫,屡教不改,要严肃批评。也许这一次,这位老师真的是因为在路上做好事而耽误时间了。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管理者没有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真相,就容易用固有的且并不适合的经验或背离事实的判断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那么管理就会出现偏差。因此,管理者在设立标准时首先要考虑标准的科学性问题。

(二)可行性

可行性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实施是否切实可行,它包括是否具备成立条件、建立条件、实现条件等,其落脚点在于“行不行”,也就是我们能否完成一件事情。

可行性分析需要考虑3个基本问题:一是为什么我们可以把事情做下来,有什么资源和优势?二是我们希望事情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三是怎样起步,即路径如何选择?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将工作任务分解成实施的流程,通过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实践,有效保证管理措施在各个环节的有效落实。例如,一件事情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可列表如下:

(三)创新性

管理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又是一种艺术活动。科学讲究规则,艺术讲究创造。管理有其客观规律,必须服从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而这些原理和方法在不同时间、不同对象、不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管理者创造的。创造并非不要规则,创造更注重精神。科学和艺术都需要精神,管理也需要精神,管理的精神往往体现在管理的理念中,体现在管理者的观念和智慧中。因此,标准的设立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变,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巧妙运用管理智慧,这就是创新性。

例如,在高考备考中,“如何学习上一届学生高考的成功经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学校管理者可以设立如下工作“标准”,提出工作要求:一是研究上一届师生备考策略的优势,包括时间安排、训练重点、月考措施等;二是分析上一届考生使用复习资料的实践效果,着重进行数据分析,寻找复习资料的可延用性;三是借鉴培优方法,如尖子生的培养;四是研究上一届教师如何进行考试质量分析,他们对考试质量分析要素做了哪些改进与创新;五是通过分析高考数据,找出上一届教师在执行“标准”过程中吸取的教训,避免发生类似的失误。

三、执行标准的策略

“标准”的设立是管理决策中的重要环节,而能否实现管理目标,关键在于执行力如何。执行力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程度。就管理者而言,执行力就是把想做的事情做成功的能力。

优秀管理者的执行力表现为对待工作任务总是按时按量、不折不扣地完成,并且常常想方设法比计划做得更好,而不做“差不多先生”。事实上,在工作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的质量比的就是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做得更精细,谁更能全力以赴,更能持之以恒。因此,“标准”的执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执行前:决心第一,结果第二

有这么一句话:“很多事情不是因为难以做到而导致我们失去信心,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信心才导致事情难以完成。”学校管理并不缺优良的创意和计划,缺的是立即行动的决心,借用“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的话,就是:“你们只是知道,而我做到了。”实际上,做到比知道更重要。

事实上,管理的理念与实施的结果常常不完全吻合,不行动就无法找到更合理的解决办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因此,行动研究远胜于纸上谈兵,而“标准”的执行首先要有坚定的决心。

(二)执行中:完成第一,完美第二

从实践过程看,坚持“标准”完成管理任务是艰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文化的造就其实就是一种好的想法经过长期的坚持实践所形成的。有一个事例就很能说明问题。苏格拉底给他的学生们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把你的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每天甩臂300下。学生们听后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会做不到呢?过了10天,苏格拉底问他的学生们:“每天甩臂300下,哪些同学坚持做到了?”90%以上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个月后,苏格拉底再次提起这个问题,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80%。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道:“还有哪些同学坚持每天做甩臂运动?”这时,只有一个學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柏拉图。

可见,“坚持”在实践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也一样,在执行“标准”过程中,会有很多影响实施的因素,但一定要坚持按照“标准”去完成,先把事情做下来,再考虑如何去完善它。

(三)执行后:胜利第一,经验第二

“标准”的执行往往不缺想法,缺的是执行的办法。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办法从而获取胜利呢?笔者认为有3点非常重要。一是善于学习。管理者要细心观察和体会管理工作的方法和特点,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能够对常见的管理现象有一个透彻的把握,这样才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二是预先计划。要把事情做好,就要有预见性,并且要做好精心的准备。如果管理缺乏预见,一旦事情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整,管理者就无法做出合理的改变,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三是先行一步。“笨鸟先飞”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大多数人的成功都源于比别人先行一步。当别人没有想的时候你去想了,当别人没有做的时候你去做了,当别人没有做完的时候你坚持做完了,这就是竞争力。

善于设立合理有效的标准,提高管理的执行力,管理工作就能取得更好的效益,这是提升学校管理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管理者事情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把事情写具体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