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能力模型的应用技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2018-03-26 12:25张华荣黄小燕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就业能力

张华荣 黄小燕

【摘 要】本文以南宁学院为例,构建由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职业导向与价值观、文案编辑与处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七大指标组成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体系,从应用型教育、课程建设、课堂建设、师生培养等方面探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 工商管理专业 就业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18)01C-0120-0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这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倒逼着其就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就业能力分为初次就业能力和可持续获取职业能力。大学生在初始职业搜寻中被用人单位认可、接纳,从而进入就业状态的核心能力,被称为初次就业能力。初次就业能力是实现可持续获取职业能力的基础。各个层次的管理类人才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重要力量,而如何提升管理类大学生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既能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能促进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发展。本文以南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3级、2014级学生为样本,提炼其在职业搜寻中用人单位关注度最高的能力维度,构建以提升初次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就业能力(Employ ability)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提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学者提出,就业能力是一个动态过程,即获得并维持最初就业,重新选择就业、获取新岗位;是一种资格或竞争能力,以适应雇主或顾客需求的变化;是一种在工作过程中释放的潜能。同时,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维度,包括资源、人际、信息、系统和技能等5大类21项胜任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意见和信息的交流、活动的计划和组织、团队工作、数学知识和技术的应用、问题的解决、技术的应用;传统智力技能、核心或关键技能、个人特性和企业运营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或评价、团队合作和时间管理。综上诉述,国外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涵盖了专业与通用技能、胜任力、初次就业能力等多个方面。并根据劳动力市场特点提出了劳动者就业能力模型;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就业的外部环境、工作内容的变化,提出了USEM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国家和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国内学者主要关注初次就业领域,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分析。他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思维能力、社会适应力、社会实践能力、自主能力、应聘能力,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社交领导能力,就业人格、社会兼容度和准职业形象,同时,发现大学生就业意愿、就业行为、综合素质等所体现的就业能力对就业结果基本有不可逆的影响,构建了包括个人属性、人际技能、沟通技能、专业技能、学习能力等5大维度、17个因子、55个条目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

本文按照“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实证研究—政策建议”的逻辑,以“用人单位能力需求、应用技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这一传导机制为技术路线,以南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3级和2014级本科生微观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评估其就业能力,通过因子分析划分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能力指标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就业能力的应用技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

二、研究方法

契合应用技术大学理念,本文分两个步骤来筛选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第一,通过研读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综述,提取就业能力维度和指标,编制初始问卷;第二,采取德尔菲法,通过对(准)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相关人员的访谈,修正并完善初始题项,力求提高问卷信度和效度。

(一)量表的设计

第一,文献综述。量表设计首先参考了现有学者对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结构维度等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献,如《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管理类本科生初次就业能力与培养模式研究》等文献的研究成果,结合产教融合的背景和应用技术大学的特点,提取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项目。

第二,结构与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做问卷调查。对2013级、2014级工商管理专业的32名学生代表、28名专兼职任课教师、9名辅导员进行访谈,主题为“大学生如何发掘自身能力以适应初次求职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又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了工商管理专业的9名校外导师以及和南宁学院签订校企合作8个单位的人人力资源总监,题目为“您认为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最看重大学生的哪些能力?”“您认为现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最缺乏哪些必备的能力?”“您希望学校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做怎样的改革”,等等。并要求被试者就所提到的内容或条款重要性进行排序,后由笔者对所涉及就业能力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并设计出相应题项。

第三,编制、修改、完善初始调查问卷。再次邀请32位学生代表、36位专兼职任课老师、9名校外导师、8所校企合作单位的人力资源总监、4名心理学教师等对上述就业能力题项进行排序,按照就业能力题项所出现的频次进行权重设计,编制初始问卷,力求使该问卷体现适当性、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反复修改问卷,最终得到涵盖10个大项目、46个子项目的就业能力测试问卷。

第四,测试。基于南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3级、2014级的学生,运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对每一个子项目的重要性程度和掌握程度进行测量。李克特5点量表法(1代表“很不重要”,5代表“很重要”)对每一个子项目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测量;运用该方法(1代表“完全没有掌握”,5代表“完全掌握”)对每一个子项目的掌握程度进行测量。

(二)样本选择及基本情况描述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工商管理专业2013级和2014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采取随机抽样形式,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问卷有效率为97.41%。结果发现,被调查者的就业或者实习单位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上海、福建、海南、四川、内蒙古等地区;所属行业主要涉及金融、房地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制造、餐饮、通讯等,样本基本情况的描述如表2所示。

(三)分析方法

本文在李克特5点量表法基础上,运用SPSS 21.0对302份有效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炼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维度指标;通过方差分析法,检验不同性别、不同就业单位类型等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和显著性状况。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形成包含46个题项的正式调查问卷。要说明的是,在做探索性因子分析时候,对所得结果做了一些处理:删除在多个因子上有载荷的题目;删除在两个因子上各载荷均小于0.4的项目;对在两个因子上有载荷,其中一个载荷在0.4以上,与另一个相差0.2以上的予以保留,最终形成包含46个题项的正式调查问卷。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

(一)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对上述样本进行KMO样本充足度衡量及Bartlett球状检验,得到的结果是样本充足、统计显著,适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具體数据见表3。

通过主成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cnt Analysis)对46个原始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来估计因子负荷量。以特征根值大于和等于1为标准,进行VARIMAX旋转,最后得到9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解释了总方差的62.340%。后对9个因子涵盖的题项进行删减,删减标准如下:共同度在0.4以下的题项,因子负荷量在0.5以下的题项,因子负荷量一个维度大于0.5,其他某一维度大于或等于0.4的题项,共删除掉12个题项;后对余下34个题项进行第二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8个因子,由于第8个因子只有一个题项,考虑到与第4个因子的题项属于同类问题,所以将两者合并成一个因子,最后共得出7个因子,即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职业导向与价值观、文案编辑与处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上7个能力因子构成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指标。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显著性检验

1.不同性别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显著性检验。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不能存在性别歧视,但是受制于女性和男性生理特点,劳动力市场存在隐性的就业歧视,可能存在不同性别的学生就业能力差异。通过SPSS 21.0对不同性别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发现(如表4),4个检验值都显著说明男女在就业能力重要性程度上有显著差异。一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男女在收集与归纳材料、写作思路清晰、感觉其他人值得我帮助、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有需求的群体、忍耐力、接纳变化能力、基本胜任力、识别事件的本质、自我包装能力等检验值显著,这说明从整体来看,男女在就业能力重要性程度上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在收集与归纳材料、写作思路清晰、感觉其他人值得我帮助、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有需求的群体、忍耐力、接纳变化能力、基本胜任力、识别事件的本质、自我包装能力等指标上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2.不同就业类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显著性检验。本文将学生的就业类型归为中央、国有、外资、中外合资、私营、其他等六大类型企业。在不同就业类型显著性检验中,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个检验值都不显著(如表5),说明不同就业类型学生在就业能力上没有显著差异。一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就业类型学生在收集与归纳材料、规范性报告撰写、了解风险的潜在负效用、从参与社会活动中获得责任感、感觉其他人值得我帮助、抗挫力、接纳变化能力、自信等指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指标为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职业导向与价值观、文案编辑与处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7个指标,其中,对不同性别学生在就业能力上有显著差异,对于不同就业类型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能力上没有显著差异。

四、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与理工类学生相比较,管理类学生特别是应用技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从业环境中更多是与人交往。其就业能力也就更多地体现在社交能力和各类管理能力。要确保7项就业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强化和提升,形成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新型架构和模式,应结合产教融合趋势和应用技术大学特点,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应用型教育之跨界教育、课程建设之跨界课程、课堂建设之跨界课堂、师生培养之跨界师生等方面相互联动的培养模块具体实施。

(一)应用型教育之“跨界教育”

随着中国从前工业化时代到工业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教育供求关系的特殊性要求实现学习者禀赋的多样性,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多样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性三者统一。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抛弃“定界”思维,转向“跨界”思维。应用型教育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跨界教育”,是将产业中“职业文化”和学校中的“教育文化”有机融合,实现由普通教育的人到具备职业素养的人。而实现这个过程,必须具备三种“标准”,即公民标准、再现标准、表现标准。其中“公民标准”即态度,体现的是一种职业精神;“再现标准”即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和基础理念的学习;“表现标准”即技能,包括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塑造合理的职业导向与价值观。

(二)课程建设之“跨界课程”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国外众多的课程建设模式,或是给出了导向性理念而方法不甚明了,如能力本位、结果导向;或是国情社情有差异而难以普遍开展,如澳大利亚培训包-TAFE,德国企业为主课程开发;或是对师生素质要求很高而实施难度较大,如CDIO模式。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建设更多的是模仿国外的做法。而这些模式的核心是学科逻辑下的课程建设,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放在两个物理空间分别实施;教学上分成若干时间段(如“3+1”、“2+2”等)分别进行。课程开发的平台是企业,课程实施的平台是学校,学校的课程建设应该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将企业的“职业性”和学校的“教育性”连接起来,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跨界课程”。

(三)课堂建设之“跨界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的一端连接着学生,另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300多年来,课堂教学形式从单一走向多样,经历了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到跨界课堂三个阶段。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传统课堂无法破解学生全面发展问题、教师进步和职业幸福感的问题、学生的素质和应试水平共同提高的問题。在供给侧改革和产教融合趋势下,“跨界课堂”成为当下课堂教学的新形态。契合应用技术大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课堂改革原则,打造企业预备队,形成校外的“跨界课堂”,实现“工作任务课程化”;将“校企合一”“校企政合一”,形成校内的“跨界课堂”,实现“教学任务工作化”;将学科知识解构,嵌入实际工作过程中,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简言之,就是实现“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结合实证分析出的就业能力指标,在原有课程体系上,以选修课等形式增设管理沟通、职场修身、社交礼仪、工商管理案例分析等新课,培养学生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同时,可增设课堂外的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适应能力等。

(四)师生培养之“跨界师生”

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个体需求”和“雇主需求”相结合的教育。基于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原理,需求会刺激供给发展,供给必须满足需求,体现在师生培养方面应该是培养具有前瞻意识的“跨界师生”。通过“倒逼式改革”和“内生式改革”相结合的方法,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在企业旺季的时候,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走进企业;在企业淡季的时候,揣着认识和反思回到校园;实现“专业跟着产业,旺工淡学”,推动了教师、学生、企业的共生互长。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对师生的考核应该多层面,多角度。对学生而言,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的深度、实践技能的精度、职业价值观的塑造;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开放式考核、团队作品展示、360度测评等方式进行;对教师而言,考核可将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工作满意度和学校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相结合,作为教师培养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芳.管理类本科生初次就业能力与培养模式研究[J].财政研究,2012(11)

[2]宋国学.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及其维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2)

[3]Knight P.Employability and Assessment[R].Skill splus-apaperprepared for the Fourth colloquium,2001,3rd October

[4]Hillage,J.&Pollard;,E.1998,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DFEE Research Report RR85

[5]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1)

[6]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

[7]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8]黄敬宝.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大学生就业地区分布的双重驱动[J].青年研究,2008(10)

[9]乔志宏,王爽,谢冰清,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对就业结果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3)

[10]杨旭华.“90 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2)

【作者简介】张华荣(1979— ),女,湖北随州人,南宁学院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黄小燕(1969—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南宁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应用技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就业能力
体验式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新探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环境工程专业办学模式探索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人力资源招聘与测评”课程中团队学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中国开启“应用技术大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