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与法治课堂荡漾着情感的涟漪

2018-03-26 02:16刘志锋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法治师生素养

刘志锋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智慧碰撞、心灵共享的土壤。只有教师心中充盈着对学生的尊重、平等和爱护之意,学生才能回报教师以热情、信任和亲近之情。饱含情感温度的教学活动,以不留痕迹的教育传播正能量,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培育思品核心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堂;情感;核心素养

蘇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首先是用情感来认识世界的。对学生来说,情如生命之水,没有情,便处于脱水状态,犹如鱼儿在岸上。道德与法治课堂若能洋溢着轻松、快乐和愉悦,充满着思维的灵动和表达的畅达,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生命的欢乐,便能激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涟漪。心灵在愉悦的环境中自由地舒展和飞翔,实现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丰盈和生命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只有在浓厚的情感渗透下,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这便需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或因“情”而生发,或因“情”而动人,或因“情”而美丽,使得师生之间因“情”而和谐,就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触发情感的前奏

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乐者,德之华也。”课前若选用感情真切深邃的音乐暖场,必定能够感化于人,给学生以美好的享受,引起学生内心共鸣。

影响学生的情绪因素很多,当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等情况发生变化时,情绪都会发生变化。执教《多彩的情绪》时,教师匠心独运,播放世界杯主题曲《我们将震撼你》,看似无心,实为有意。

“伙计,你是个男孩,在街头大吵大闹,以后你长大成人,脸上粘着泥巴,你太不光彩了,踢着罐子到处乱跑,我们将震撼你,我们将震撼你,伙计,你是个结实的年轻人,在街上叫嚷着有一天要征服世界,你脸上沾着血,你太不光彩了,摇着旗子四处跑……”《我们将震撼你》的歌词既能让学生们想象到赛前运动员脸庞上充满着自信,又能让学生们体会到选手搏击时的酣畅淋漓,还能让学生们感受到运动员竞胜后的骄傲自豪。激昂的曲调更是像那敲击心灵的大锤,击打声强烈地感染了学生们的情绪。“好声音”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蕴含着积极热烈的情绪,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感受着情绪对人的影响,暗示了课堂主题,从而唤起学生对新授内容的憧憬。像这样创设轻松而又充满温情的教学氛围,定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拉开情感课堂的帷幕。

二、一枝一叶总关情:释放情感的温度

“细微之处见真知,一枝一叶总关情”,教学细节犹如课堂中的精灵,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教师既要善于奠定课堂感情基调,调动学习热情,更要时时刻刻关注课堂上每一颗探究的心,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亮点。如果教师能把握住课堂“细节”,就是留住了一份精彩,营造了一份美丽,创造了一份奇迹。

执教《尊敬我们的老师》时,教师设计了“爱师之源、爱师之情、爱师之行”三个环节,采用不同的手法,关注学生的情感,触动学生的心灵。

在“爱师之源”环节中,出示所在班级的科任老师的照片和寄语,新颖独特,令学生颇为意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冲击力,成为课堂精彩生成的预约。

在接下来的“爱师之情”环节中,让学生们讶异的是屏幕上出现了一位任课老师向同学解释某次误会并向她道歉的画面,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一段解说,学生在此情此景中全场震动,没有一个不为之动容,甚至有学生眼睛模糊了。眼泪,代表此刻学生已经理解了老师,关注到这个细节并请学生来谈感受时机恰好。老师的煽情术在这儿起到了催化情感、实现价值观目标“爱师之情”的作用。

“爱师之行”这个环节,让学生将获得崭新视角的情感体验予以践行。在融洽的气氛下,师生共诵一首诗歌:“师生相伴,走过四季,物转星移,气象万千。春天里,老师支撑一片未来;阳光下,她传诵着秋的诗篇。朝朝暮暮,花开花落,老师是所有人的春天。当繁华落尽,回望四季,老师托起的是一座座丰碑……”尊师的主题以精彩的经典诵读收尾,使情感得以升华,掀起又一个课堂高潮,还激发了学生学经典、用经典的热情,让文化经典氤氲思想品德课堂,学生是快乐的,教师是幸福的。

以上几个教学环节丝丝入扣,逐层推进,都抓住了师生共处的细节,让学生体会老师时时刻刻像家长像亲人一样的关爱,畅谈自己在学校的成长感受,不断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巧妙地彰显了“尊师”的主题。教师注重教学的“枝”和“叶”,以情动人、激情导行,打造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现着乐的情感课堂,激活学生的个性和能量,展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灵动与飞扬,提高了教学实效。

三、道是无情却有情:高奏情感的乐章

古人云:“道始于情。”社会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是由于人们相互之间存在着情感才开始产生,人们所应遵循的“道”,只有在“情”的世界中才明确起来。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聆听每一个孩子的心跳,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如果空泛说教,学生对教学内容必然难生情愫;如果心中充盈着情感,就会因情动人,激发情感共鸣,让学生心中春风吹拂。只有动之以情,才能导之以行,有了课堂情感的浸润,道德行为成为习惯、升华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素养、实现学生感情的内化便水到渠成。

教师在讲授“个人成长”“道德品质”等板块时往往浓墨重彩,形式多样,情感跌宕起伏,很是煽情,而在讲授“情系祖国”等板块,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却单调乏味。执教《依法治国》时,教师引用了发生在山东聊城的案例,犯罪嫌疑人于欢在母亲受到暴力催债、恶劣的侮辱后,情急之下刺死了催债人,当地法院以故意伤害罪一审判决于欢无期徒刑。根据案情老师设置了“辱母案于欢应获罪”的辩题。正方同学认为,被刺者固然罪孽深重,但突然间就被非法剥夺了生命,如果杀人者不受到相应的惩处,那么就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整个社会也就会失去安全感。反方同学义愤填膺:母亲受到侮辱和虐待,当报警都保护不了人身安全的时候,杀人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在当时情境下,一个男子汉倘若连母亲都保护不了,怎么去关心他人、奉献社会?在正反两方唇枪舌战,争论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之际,老师中断了双方的辩论,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要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从而引出本课的核心概念“依法治国的本质”。热闹的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明白道理之后,同学们表示,于欢刺死他人应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不过大家可以对陷入困境的于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思辨中学生学会了合作探究,不仅培养了知识能力素养,而且使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最难达成的德育和美育素养在“润物细无声”中得以养成。

道德与法治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智慧碰撞、心灵共享的土壤。只有教师心中充盈着对学生的尊重、平等和爱护之意,学生才能回报教师以热情、信任和亲近之情。饱含情感温度的教学活动,以不留痕迹的教育传播正能量,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培育思品核心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王庆忠.晒晒我的草根煽情招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11).

[2]王青霞.有感于课堂上飘过的“好声音”[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2).

[3]刘海燕.一雕一琢总关情——“暖场”设计增色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1).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法治师生素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