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

2018-03-26 18:10张兆端
长白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现代化历史时代

张兆端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P10)从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际与国内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维视野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要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其历史方位,一方面需要将其置于世界文明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当代世界发展史的宏观视野中加以全景考察和比较分析,确定其在世界历史中的方位。另一方面需要将其置于5000年中华文明史、170余年中国近现代史、97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69年社会主义建设史以及40年改革开放探索史之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加以系统考察,对不同历史阶段加以比较分析,确定其在中国历史中的方位。这既能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和形成的艰难性、曲折性及历史必然性,也有助于增强全党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历史方位的内涵与判断历史方位的方法及意义

列宁指出:“在社会科学问题上有一种最可靠的方法,它是真正养成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的本领而不至淹没在一大堆细节或大量争执意见之中所必需的,对于用科学眼光分析这个问题来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一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2](P26)这段经典论述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强调,历史问题必须运用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加以考察和分析,坚持按照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真相或本质。

在历史哲学中,历史既指人类过去的活动及其产物,也指人类现在的活动和谋划未来的活动及产物。对于这些活动及其产物的记载、叙述和解释则属于历史学、历史观的范畴。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P113)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其任务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运动规律。人类的历史主要包括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以及作为人类社会构成部分的各个特定民族、国家社会的历史。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某一特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必然包含着确定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发展方位和在本民族、本国历史中的发展方位两个有机联系的层面。

所谓方位,即方向和位置。对历史方位的界定有广、狭之分。狭义上,历史方位是指一个民族、国家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某一时期的前进方向和所处位置,具体体现为特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特定时间节点与空间位置的交汇处。广义上,历史方位除了包含时间和空间上的方向和位置含义外,还包含着对某一特定民族、国家某一历史阶段与其他民族、国家相应历史阶段之发展状况(发展特征、发展方式、发展质量等)的全方位考察和比较分析。通俗地说,辨别历史方位,就是要弄清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一个国家的执政集团,能否认清自身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决定其事业发展成败的根本问题。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既有顺利推进、取得辉煌成就的阶段,也有判断错误、遭遇挫折、走向弯路的阶段。其关键就在于对所处发展阶段之历史方位及基本国情的判断准确与否。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历史方位,是确保执政党正确制定发展战略的根本依据。

习近平认为,“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4](P242)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下,曾经的现实变成现在的历史,现实终究会变成未来的历史,未来也会一步一步变成现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理智的人们总是立足现实而“瞻前顾后”。历史表明,任何社会革命、改革和建设道路的选择与实施要取得成功,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5]

与受西方功能学派影响,偏重于对社会现象进行静态的、截面的结构功能分析的观点不同,强调历史维度可以通过挖掘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基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与递进的考察分析,延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解释视阈。这并非仅仅为了慎终追远,而是在更宏大的视野中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方位及其启示

(一)从世界文明史看,新时代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延续和复兴的时代

唯物史观认为,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开化、进步的良好发展状态,文化乃文明之灵魂。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抛弃自己的历史传统、割断自己的文化命脉,就不仅不能发展起来,很可能还会上演一幕幕文化断流、文明湮灭的历史悲剧。古老的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等,早已变成了“博物馆文明”。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一部官修“二十四”史完整地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连绵不断的文明足迹。1946年,冯友兰在《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写道:“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

马克思认为,中华文明是一个早熟的婴儿。在封建时代,从秦汉到宋明,中国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物质文明水平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官僚政治制度高度发达,文化传统和政治道统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以“大一统”思想为轴心,古代中国在统一与分裂、兴盛与衰落中交替演进,但始终以统一和兴盛为主,形成了历史悠久的多民族融合统一的国家。近代西方在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生产力获得解放,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封建王朝末期,由于思想禁锢、体制僵化、闭关锁国,最终陷入落后挨打的地步。此后,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成为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目标。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造了世代相沿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构筑了永久的精神家园,成为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新时代,我们立足于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吸吮着中华民族世代创造和累积的丰厚文化养分,拥有13亿多中华儿女聚合的磅礴之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宽广的发展舞台、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

(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看,新时代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时代

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由高潮到低谷,再到在当代中国勃兴的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从诞生于16世纪的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算起,社会主义思想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因素,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研究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向成功实践。受此影响,二战后东欧和亚洲诞生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从一国走向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

《礼记·檀弓》载:“事君有犯而无隐。”《曲礼》又言:“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二者强调的进谏方式不同。对此,《孔子家语》则记:“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风谏乎。”故《檀弓》为“直谏”,《曲礼》为“风谏”。又依孔子之言知五种进谏皆合礼义,为人臣者只需“度主而行之”,可见,春秋时并无严格的谏君之礼。

在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攻势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终致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东欧剧变,中国国内也发生了严重的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从此走入低谷。此时,美籍日裔学者福山发表了“历史终结论”,认为人类历史的前进与意识形态之争正在走向终结,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失败,“自由民主”制度定于一尊,资本主义取得最后胜利。

面对复杂的严峻形势,邓小平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他说:“别人的事情我们管不了,只讲一个道理: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6](P320,321)1992年春,邓小平更加明确地提出,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并胜利走向新时代。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7](P21)。

(三)从当代世界历史看,新时代是中国为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发展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时代

当今世界已进入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时代,在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中,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度加深。同时,世界面临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此起彼伏的地区热点、持续蔓延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等各种不确定性和共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过40年改革开放,有效处置政治风波、顽强抵御洪涝地震灾害、积极应对金融风暴,主动调整发展速度、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在新常态下实现了经济稳步增长和社会文明进步,现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始终奉行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之路。通过倡导推进“一带一路”,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推动世界经济共同发展。中国为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而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已被写入联合国相关决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及巨大成就,对于世界上那些谋求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希望加快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和民族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建设路径,是一种有益参考。事实证明,“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终结”[8]。借用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本世纪初的一部书名来说,当今世界所迎来的不过是人们“所知世界的终结”。“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9]。

(四)确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世界历史方位的重要启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具有突出优势,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7](P161)

——既不照搬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6](P2,3)习近平强调,中国要通过推动自身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10]

——面临外部复杂形势,敢于排除外来干扰,通过改革实现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10]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过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P59)。中华文明既对世界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近现代以来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中也吸收借鉴了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成果及先进技术。新时代,中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同时,将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历史方位及其启示

(一)从中华文明史看,新时代是中华民族最有信心和能力、最接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追求“小康”社会和“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近代才陷入被动挨打的落后境地。从此,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成为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理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

(二)从中国近现代史看,新时代是中国人民摆脱被压迫奴役境地,在先后实现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前提和基础上,进一步向强起来飞跃的时代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多种多样的尝试。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写在自己的纲领中,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7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完成和推进了五件大事:

一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民族独立、人民民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浴血奋战28年,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了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这是中国由近代衰落逐步走向现代强盛的历史转折点。

二是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完成土地制度改革,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并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条件。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P316)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建立,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

三是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积累了重要经验。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在基本解决阶级矛盾、结束阶级剥削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至1966年“文革”前夕,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是实行改革开放,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此前,邓小平首次提出“大政策”:“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通过其示范作用带动全国各族人民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3](P152)1992年春,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P373)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由此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1982年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6](P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成为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国际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在稳步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人民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飞跃。

五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引领中华民族实现由富起来向强起来的新的历史飞跃。虽然从总体上看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已经富裕起来,但还存在着“大而不强”“富而不均”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1](P10,11),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目标,成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主要任务。

(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7年奋斗史看,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创新发展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来,它以先进的、科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思想基础,善于在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一脉相承。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1](P18),是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行动指南。

在中共党史上,发生过多次右的特别是“左”的全局性、严重性错误,导致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挫折,除建党初期自身建设不成熟、革命经验不足和过度受共产国际干预的客观原因外,其思想根源都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由于对当时中国社会、革命、建设的性质、对象、任务等基本问题的复杂性及其阶段性特征缺乏深刻认识和正确判断,导致方向上不同程度的偏离和行动上的滞后、迟疑或盲动、冒进。归结起来,都是在指导思想上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脱离群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及结果。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及重点任务做出正确判断和科学部署的前后,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开始反思照搬苏联模式的弊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强调“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4](P216,218)。在这种正确判断和路线的指引下,从1956年到1966年“文革”前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此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后来的“文革”走向了一条极“左”的路线,严重动摇、修改和偏离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使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遭受了严重挫折。

1977年十一大宣告“文革”结束,重申在20世纪内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但受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继续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在理论和指导思想上未能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此后经过批判“两个凡是”和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开始在思想路线上实现拨乱反正,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其后,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与传承,为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四)从新中国成立69年社会主义建设史看,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时代

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已经开始谋划革命胜利后实现工业化的宏伟蓝图。1945年中共七大制定了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宏伟任务。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内政外交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指明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工业化”即当时“现代化”的代名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经验及成就,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1953年提出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表明党清楚地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首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将其纳入八大修订的党章加以固定。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完成,今后的任务是“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可称为“新四化”。当时中央还确定了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的强力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一些国家及地区都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中国却处于“文革”内乱之中,偏离了此前的战略规划,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直到文革后期的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才重申先前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1987年,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邓小平在先前“两步走”设想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构想。十二大重申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三大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十四大宣布11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十六大宣布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十六大、十七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九大在原“三步走”战略规划基础上,围绕“第三步”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步,更加清晰地描绘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在现代化目标上,十二大提出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七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九大完善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确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历史方位的重要启示

——积极借鉴中国古代的治理智慧与治理经验。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15]因此,要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需要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特别是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丰富思想智慧和实践探索进行积极总结和批判借鉴。既要借鉴历史上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更要吸取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16]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华民族站起来;改革开放新时期开辟、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华民族富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使中华民族强起来。因此,“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P17)

——必须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和辉煌成就,也有过重大失误和失败教训。凡是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时期,都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立足于中国实际、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导向,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结果。凡是遭受重大挫折甚至失败的时期,都是严重脱离中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后果。在新时代,全党应继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准确判断社会发展所处历史阶段,是党制定实施正确发展战略的根本依据。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把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用战争年代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不断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只能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灾难性恶果。基于此,十三大作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论断,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九大指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P12)。能否牢牢把握这一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生命线和人民生活的幸福线。

——在指导思想上要警惕右,主要应防止“左”。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脱离中国实际的过度干预和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王明、李立三的“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路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给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带来灾难性后果,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挫折。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是在批评反冒进的过程中发动起来的。1959年的“庐山会议”,因彭德怀写“万言书”指出“大跃进”中的严重问题遭到批判,会议主题由纠“左”转为反右,打断了纠“左”的积极进程,许多已被指出的有待纠正的错误重新发展起来。因此,邓小平深刻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6](P375)

——科学谋划现代化发展战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接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从七大到十九大,从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到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再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两步走”战略构想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再到新时代“两阶段”战略规划,几代中共领导人与领导集体在谋划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矢志不渝、一以贯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现代化蓝图和民族复兴大业,正通过共产党人的代际接力,在新时代一步步变成现实。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习近平党校十九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5]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

[6]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6-07-02.

[9]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09-04.

[10]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01.

[11]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毛泽东文集(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4]毛泽东文集(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5]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强调: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

[1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猜你喜欢
现代化历史时代
边疆治理现代化
新历史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