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鼓励全省绿色食品系统积极宣传绿色食品的发展理念、标志形象和成效,甘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于今年3月转发了《中国绿色食品中心关于对绿色食品形象宣传活动进行经费补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决定对通过电视电台、杂志周刊以及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醒目位置对绿色食品品牌形象进行宣传的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或企业给予经费补贴。根据静宁县红六福果业有限公司申请,按照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2017年度绿色食品形象宣传活动补贴工作的统筹安排,审核确认静宁县红六福果业有限公司于2017年度在央视媒体所投放的商业广告符合《通知》中一类一档的要求,予以补贴人民币20万元。
(程红兵)
1月9日,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上线运营启动暨中药供应链创新与应用高峰论坛在兰州举办。
据悉,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是2017年2月由甘肃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集中药材交易、交收、仓储、物流、检测、融资、质量追溯服务于一体的陇药产业发展服务平台,线下实体市场年交易量已达60万吨,交易金额180多亿元。此次投入运营的线上交易系统,是根据甘肃中药材实际交易环境量身定制的一个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中药材流通实现“一键交易、一键融资、一键溯源”,加速中药材流通。
(一 得)
2017年甘肃全省各类农作物覆膜面积2933.8万亩,地膜使用总量17万吨,回收废旧地膜13.6万吨,回收利用率达80.1%。废旧地膜的利用,关键在于回收。作为一个旱作农业省,甘肃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地膜使用面积越来越大,废旧地膜也越来越多,对农业面源的污染也日渐严重。为了做好废旧地膜的回收和利用,甘肃在加强源头防控力度、培育农民回收意识、畅通旧膜交售通道、摸清地膜残留底数、探索综合防控途径等方面下工夫,加大春、秋两季集中揭膜覆膜关键期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力度。
(连振祥)
经过40多年试验,黑垆土肥料试验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即通过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磷素,补充土壤钾素,能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升。目前,这个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合作)、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3项。承担这个研究项目的平凉市农科院高平试验站位于泾川县高平镇上湾村,2017年高平试验站被农业部遴选为“国家基础性长期性农业科学实验站”之一。
(朱宇鲲)
近年来,靖远县新丰村山区群众通过自主搬迁和政府集中统一安置,全部搬迁到川区种植枸杞,山区弃耕地近万亩。新丰村将原山区130户群众的弃耕地5200亩土地,入股到靖远蓝天牧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裕元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有效益年每亩分红30元,无效益年每亩保底分红15元的分红标准。仅此一项,就可为全村人均增加收人200到400元,将弃耕地盘活,使土地效益最大化。
(孙海峰)
近年来,庆城县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田“白色污染”工作作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扶持培育废旧农膜回收企业,该企业成立以来,已回收加工废旧农膜5000余吨。目前,庆城县地膜回收利用已形成一条产业链,在周边乡镇设立了多个废旧农膜回收点,真正做到了地膜收购、加工生产、循环利用一条龙,使田间地头、街道、村社里到处乱飞的“白色垃圾”正在消失。
(李 锦)
近年来,东坝镇制定了葡萄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从辽宁等地考察调入优质苗木,无偿投入在确定的示范点上,村组干部和党员先行先试,普通群众随后跟进,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通过全面推行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成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配套建设了15座大型恒温库和葡萄饮品生产线,促进了葡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发展链条至目前,东坝镇葡萄种植面积达10130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12%。已建成大厨房村、渠东村、小河口村3个葡萄发展专业村,11个连片规模百亩以上的葡萄示范园,精品葡萄产业已成为全镇“用最低投入获取最大收益”的主导产业。
(郭 军 王金军)
会宁县农牧局与甘肃农业大学经多年密切合作,继培育出甘春25号、甘春27号后,历时13年,又选育出旱地春小麦新品种会宁19号。相比较而言,会宁19号更加抗旱、耐瘠、丰产,特别是其籽粒粗蛋白含量(18.61%)和湿面筋含量(39.7%)在国内小麦品种中达到领先水平。会宁19号因其抗旱分蘖力强、田间长势好,更适合于山旱地、山塬地种植。根据甘肃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会宁19号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的白银、定西、榆中、古浪、临夏等年降雨量300mm~600mm、海拔1600m~3000m的地区及相近类似地区种植。(据《甘肃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