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生锋
摘 要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师,应以音乐审美、兴趣培养、个性发展为理念,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突出音乐教学中的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发展学生音乐特长为目的的基本原则和思想,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合作的教学方式。本着遵循课改原则及课标的要求,积极响应课改号召,为积极努力推进课改步伐,本人在音乐教学中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关键词 课堂;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G613.5,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8)21-0220-01
一、转变教师角色、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广大音乐教师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能力、情感、个性品质和身心发展的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教师扮演角色,导演每一处情节,积极参与到学生中间,跟他们一块探讨、共同交流和学习,并有目的地引导他们学习音乐知识和技巧、体味音乐美感,领略音乐文化、陶冶情操。改变过去陈旧的方式,走下讲台,广泛听取学生的建议,依照学生的爱好选择新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歌曲《樱花》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聆听音乐录音带,让他们感悟歌曲中的美感,而后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樱花”的知识,然后听录音学唱,教师用电子琴正音。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音乐风格,速度、力度等基本知识,最后教师进行艺术精讲,范唱,并让学生齐唱。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开发。
二、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是主要内容,因为只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才能更好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兴趣妪动下以学为乐。教师在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的同时,运用暗示法、激励法等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受地区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自备乐器,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唱歌教学时,让每一位学生自制一件打击乐器,在课堂上为自己的演唱伴奏,当每一位同学看到自己能用亲手制作的打击乐器为自己伴奏,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课堂教学呈现丰富多彩性。
由于本地区基础教育条件薄弱,所以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几乎为空白,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能力较差。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在每堂课上课前,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想象壮丽风景,朗读优秀诗篇,从中领略音乐美感。如欣赏《西游记》主题音乐时,可请四位学生扮演唐僧师徒四人,在音乐伴奏下模仿各自身份的动作,学生学习兴趣为之盎然,表演时特别用功,课堂气氛格外活跃。这样,使学生既欣赏了优美的旋律,又身临其境做了一次演员。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结合历史、地理、美术、文学等知识,从不同侧面,不同方位,让学生深感音乐的独特价值。
三、注重音乐实践和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学习的方法,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多种音乐活动。在制定各项计划过程中有意设计为学生展示音乐才华的活动,并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实践表明,通过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参与,增强了他们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同时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更为主要的是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善于组织、善于展示、善于自省。
总之,在音乐课改实验中,本人不断进取,敢于实践,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目标更远。因此,音乐教学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努力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探究教材内容,认真领会课标精神,努力开创音乐教学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