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记
【摘要】本文探讨罗生特在抗日根据地部队卫校建设和战时医院建设中的贡献,并从工匠精神、红十字精神、沂蒙精神和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角度总结了罗生特对中国卫生事业的卓越贡献,对当代医学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关键词】罗生特;精神;贡献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12-0036-02
罗生特,原名雅各布·罗森费尔德(Jack·Rosenfeld),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1939年来到中国,先后转战华中、山东抗日根据地和东北解放区,他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了无数革命军人和普通百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返回奥地利,1952年病逝。
一、罗生特在战时部队卫校建设中的贡献
(一)罗生特在华中新四军卫生学校建设中的贡献
罗生特于1941年3月到达苏北盐城新四军新军部。鉴于部队中医务人才奇缺,他便向陈毅军长提议开办军区卫生学校,陈毅军长欣然同意并亲自筹措,华中新四军卫生学校就很快成立了,第一批招收了50余名学员。由于当时抗战形势严峻,设在军中的卫生学校其实就是一所流动学校,被罗生特称之为“游击”学校,需要随着战情而不断变换场所,主要是在露天场地或竹林里上课。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培训工作从未间断。
卫校师资队伍主要包括医务领导、为数不多的医生和部分护士(包括军区集中调来的业务较好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政治教官和军事教官。
卫生学校的学制安排为1年,教学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2个月,主要用于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培训时间中约70%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由政治教官负责授课;约30%用于军事训练,由军事教官负责进行。同时,为了打好工作基础,学校专门安排时间讲授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统一的药房管理所必需的一些英语基础知识。第二阶段为期8个月,主要用于讲授医学专业知识。一周内五天半的时间用于学习专业知识,半天时间用于参加时事政治讨论会议。周日为自由活动时间,主要用于打扫卫生、洗衣服,傍晚安排参加唱歌和看戏等活动。第三阶段为期2个月,到野战医院进行见习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卫校教學内容的安排是依照战时军区卫生管理和前线救护需要而设定的,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在第一阶段,由政治教官负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官负责开展军事训练。学员的其他生活主要就是早操、行军、站岗、做饭。在第二阶段,主要讲授解剖学、生理学、护理学、药理学、外科学、内科学和战地救护知识等专业知识。在第三阶段,学员到野战医院进行见习实践,在医院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各种急救诊治和护理技能。
学员在校期间的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主要有手球、游泳和乒乓球等。生活待遇。校教员与学员吃住条件基本相同,伙食与部队战士的伙食一样,晚上睡觉时都用的是稻草垫子。
学员毕业后要到部队所属的一个战地医院继续学习和实践一年。一年后被安排到前线工作,在战地医院从事内科或外科工作,在战区公共卫生部门负责所在战区的公共卫生管理等工作,如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流行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对公共场所卫生及个人卫生的检查等。
(二)罗生特在山东军区卫生学校建设中的贡献
罗生特来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后发现,山东军区卫生人才同样奇缺,且大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医疗水平普遍较低,整体的医疗条件比新四军的还要差一些。在罗生特的积极倡议下山东军区在莒南县坪上区陈家老窝村建立了卫生学校,可同时培训200名学员。第一期招收了60人,第二期招收了60人,第三期招收了140人。
罗生特主动担负起卫校第一、二期的教学工作。同时,八路军山东军区卫生部集中调来了医术较高的医护人员参与教学工作。学制1年;6个月的理论学习,4个月的临床实践,与华中新四军卫生学校的教学安排不太相同。
学校设文化课、军训课和专业课,专业课程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学员毕业后能独立工作。专业知识方面,主要学习泌尿外科、妇科、关节疾病、战地救护、战伤外科、临床护理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主要练习消毒、切开、结扎、止血、缝合、包扎等基本技术。
罗生特充分利用陈家老窝战时医院进行现场讲学和临床指导。在教学中,罗生特既重视理论传授,也重视实践教学。学员在参加临床实习时,他总是从如何消毒切开、结扎止血、缝合包扎等基本技术教起,手把手地教,使学员尽快熟悉外科手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战时部队卫生学校的主要特点
1.军区领导极为重视。罗生特所工作战斗过的抗日根据地卫生学校的建设,得到了各军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军区领导极为重视对学员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要求。
2.基本具备现代医学教育的特点。从学制安排、培训计划和教学内容看,以现代西医教学的内容为主,初步具备现代医学教育的特点。
3.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卫生学校的教学内容方面还与部队官兵和驻地百姓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开设了泌尿外科、妇科、关节疾病、地方流行病防治等科目,极大提高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扎实开展实践教学是战时卫生学校的重要特色之一。罗生特等教官高度重视临床指导,充分利用部队医院的便利条件,在医院查房、手术和临床示教中手把手地指导学员,加快了对学员的培训进程和培训效果。
二、罗生特在抗日根据地医院建设中的贡献
由于当时山东抗日根据地需要及时救治的军民病人太多,为方便军民集中诊治、节约医护人力资源,在罗生特建议下,经军区卫生部批准在莒南陈家老窝建立了一所大型中心医院。医院由罗生特亲手设计、亲自指挥施工建成,整个医院占地60多亩,房屋100余间,可以同时接纳600名病人。医院不仅救治抗日官兵,许多老百姓也慕名前来治病,老百姓称这所医院为“罗生特医院”。
医院里建有供医护人员使用的浴室、晒台、医学化验室、手术室和工作人员宿舍。同时,在医院里中建造了大教室作为卫生学校的教室。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手术室和化验室等科室。当时,八路军山东军区卫生部长黄农兼任医院院长,八路军山东军区卫生顾问罗生特兼任主治医师。同时,八路军山东军区卫生部从各部队调来医务人员100多人参与医院工作并参与卫生学校的教学。
医院的整体设计是按照西医现代医院模式进行的,符合节约医护人力资源和及时实施综合治疗的现实需要。作为战时综合性医院,医院科室的设置和设备较为齐全,是现代化中心医院的雏形。医院重视对医护人员的在职培训,有力保证了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面向根据地全体军民服务开开放,体现了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医院与卫生学校密切合作,利用医院的设施开展临床教学,利用医院的专家指导临床实践,极大提升了部队卫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是抗战版的“(医)院(学)校合作”。
三、罗生特为抗日军民及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罗生特医生在中国的杰出表现充分展示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罗生特认为医生的天职就是实行人道主义,他经常24小时应诊,他的解释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患者,你就得为他们治病。即使你有病但还能动,对患者就没有拒绝的权利”、“医生不能坐在家里等病人,要到群众家中发现病人,解救痛苦。这样,才能被人民叫做医生。1944年8月3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对罗生特为群众治病的事进行了报道,“国际友人罗大夫很和蔼地给老百姓开刀……一个大姐患眼疾,经数日治好,大姐和她母亲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
罗生特认为学员除了要提高医术外,要具备工匠精神。罗生特希望医务人员要学习木工、缝纫等技能,像他们那样精于学习、锤炼技艺。罗生特重视言传身教,每次查房总是对医务人员进行耐心的临床指导;每次手术时,总是手把手地向医务人员传授技能。罗生特在上课时需要有人做翻译,等翻译结束后,他会仔细观察学员的表情,当发现学员迷惑不解时,就通过画图、用手势等进行反复讲解,直到学员们完全理解为止。
罗生特是中共特别党员,他爱党爱军,无私奉献,和根据地军民一道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他经常鼓励医务人员要因地制宜,创新医疗方法。例如,他在卫生学校和医院中讲解固定伤肢技术时指出,夹板不一定要用木板,也可以使用树枝、枪把甚至高粱秆子等;若暂时没有金属镊子,可用竹子制作;罗生特还用土办法给自己治病,有一次他患感冒,高烧不退,又没有药品,他就叫人把自己用绳子系到井里降温。在为卫校学员授课期间,由于需要随部队卫生部不斷转移,他不管天气多恶劣、距离学校多远、路上多危险,都会按时去讲课。
罗生特对病人充满人文关怀。他要求学员要学会与病人沟通。他常说,“做一个好医生,只有高明的医术还不行,应该有鹰一样锐利的眼睛、音乐家的耳朵,以精确的观察去认识病人,辨别病情;要有一双灵巧的手,手术时才能缩短时间,并尽量减轻病者的痛苦;还要有戏剧家的嘴巴,以明快的语言去安抚病人,减轻病者的精神痛苦。”
四、结语
罗生特在中国工作期间救治了无数官兵和普通百姓,为中国卫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通过创新卫生学校教学模式和战时医院运营机制,为在中国建立新型的现代卫生学校和现代医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经验。罗生特身体力行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模范言行对当代医学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