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龙
摘要 随笔作品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笔教学自然承担着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任务。而阅读能力的最高体现便是思维能力。随笔作品辨析说理的特色,使得随笔教学不再拘囿于浅层的字句篇章的认识训练,而是扩展到深层的逻辑思维的思辨训练。随笔教学的思辨性、功能性和有效性,恰好组成了建构学生思辨能力的基础。
关键词 随笔教学;思辨能力;思辨性;功能性;有效性
全日制普高语文教科书和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都有选入部分的随笔。这类文学作品内容广泛,或谈自然,或写社会,或说人生,不一而足。虽然随笔颇有话题可述,但总“以辨析和说理见长,表达出一种理智和睿智的倾向”,因而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谓的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的能力。思考是一种包含了分析、理解、判断等的思维活动;辨析是对事物的类别、正误、真伪等的辨别分析。所以,思辨能力容纳了分析、理解和判断等思维能力因子。
一、随笔教学的思辨性
随笔作为一种“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说明事理,或论断是非,或有所讽喻”的文学作品,以丰富的内容向学生展示着作者的“理智”和“睿智”,而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理智”和“睿智”则表现为“进行评论或批评时缜密的逻辑思辨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学生要理解随笔,首先要抓住作者行文中的思维。这一过程的进行,实质就是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得到训练的过程。
不妨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为例。这是一篇富有思辨色彩的随笔。作者以经济学为视角解释伦理学中的父爱,在文中提出了父爱的有条件性的观点。这可能不是为人全面认可观点。但作者在解释经济学视域下的父爱时,寄寓在作品中的逻辑思辨是不言而喻的。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把握作者的说理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训练自己的思辨能力。必须提及的是,在随笔教学中,更提倡学生在抓住作者的思维之后能形成自己的思辨成果,“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所以,对于文中父爱的有条件性的观点,学生便可以对其进行思考辨析,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随笔作为“一种具有思想评论特点”的文学体裁,熔铸了作者的思辨过程。所以,学生在学习作品的过程中可以使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训练。就这一点而言,随笔教学是具有思辨性的。
二、随笔教学的功能性
随笔教学的功能性是就随笔教学对思辨能力中不同思维能力因子进行训练这一作用而言的。也就是说,随笔教学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通过训练分析、理解和判断三种思维能力来实现的。
(一)对分析能力的训练
进入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高中语文教学应该紧扣学生的这一思维特征,继续训练其分析能力,使这一思维能力得到巩固和加强。以思想性文体出现的随笔,恰好具有训练学生分析能力的功用。
再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随笔为例。文中的观点,是作者针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弗罗姆以经济关系解释父亲对孩子的爱,这固然与他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分不开。但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伦理关系上的反映才真正催生了作者用经济关系解释父爱的尝试。所以,与其说弗罗姆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父爱的问题,倒不如说他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影响着伦理关系这一现实直接形之于笔。可以说,正是对现实的深入分析才使得作者的理论成为了现实性的理论而不是纯粹性的理论。这应该是这篇随笔被选入教材的原因之一。学完这篇随笔,学生在理论上能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形成一种认识。这诚然是学有所得的体现。而最重要的学有所得应该是学生分析能力的训练。学生可以尝试着对现实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做出自己的分析,将课堂上习得的理论知识引入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中。所以,在学习这篇随笔的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就得到了训练。
(二)对理解能力的训练
随笔是一种承载了丰富知识的文体,因而显得意蕴深远。但这给学生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所以,阅读随笔作品,便是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正是一篇训练学生理解能力的范例。这篇随笔选自《爱的艺术》,而《爱的艺术》是一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心理学的方法阐释爱的艺术的伦理学著作。作者弗罗姆在西方是一位大众作家。因为在他的著作中,主题贴近生活,易于接受:文笔清晰流畅,便于阅读。以上的可阅读因素在文中都是有所体现的。但必须承认,这篇随笔的论题涉及到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理论,无意增加了文本的理解难度。虽然弗罗姆尽力将伦理学中的爱这一抽象概念,化作现实生活中具体可感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在对上述理论涉及不深或没有涉及的知识背景下,学生要读懂这篇课文尚有困难:将随笔作为独立的文本进行阅读,不可不谓复杂:若要對其深入理解,则势必对上述理论有所旁迁他涉。面对两难的阅读境地,学生要真正读懂这篇随笔,最主要的还是抓住其中的论证思路,以便对文本形成整体上的认识。把握了作者论证思路,并不意味着文本理解的完成。认真阅读每一段落而后归纳段落大意,也是读懂这篇课文的重要工作。甚至,面对这一篇理论性强的随笔时,学生还要开展课外的延伸阅读。以上任务,都要求学生做出一番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其理解能力自然得到了训练。
随笔表现出的介绍思想、阐述道理或讲解知识的倾向确实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阻力,但这却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训练。只要求看懂字词而不要求把握内涵的随笔,又如何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呢?
(三)对判断能力的训练
在高中阶段,针对某一问题或现象,学生经自我思考之后已经能够做出恰当的自我判断。随笔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却只是在表达作者的观点。这就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了进行自我判断的要求。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随笔里,弗罗姆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阐述、对父爱母爱之间的区别的解释等在理论上自然有合理性,而且在现实中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然而,弗罗姆的理论远非一种被学术界全面认可的定论,因为西方哲学界和心理学界还存在异于弗罗姆的观点。反观文本,母爱的无条件性和父爱的有条件性都是值得商榷的地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这篇随笔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教材选入这篇课文,不只是为了介绍作者对父爱母爱的解释,更是为了训练学生反观作者观点而后对其进行判断的能力。
随笔可能涉及各种思想,因而随笔教学跳跃着众多的思想元素。就这一点而言,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储备上有显不足。但高中生已经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各种理论展开自己的思考,进而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一过程,正是学生判断能力的训练过程。
进入高中阶段后,语文教学不能也不应该滞留在知识的纯粹传授阶段上,而应该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高中语文课程选人各种文体,这是实现训练的有效途径。随笔作为其中一种文体,自然承担着这一份训练任务。其对学生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的训练,恰好是随笔教学功能性的体现。
三、随笔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谓“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明确的目的性是教学活动的显著特征,因而教学自然不会忽视对有效性的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俗地界定为“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其中的“收获、提高、进步”在形式上表现为学生的内在发展和外在发展。内在发展强调对知识进行鉴赏、判断与批判,而外在发展要求对知识进行记忆、掌握与运用。很明显,前者在层次上要高于后者,亦更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理念。
随笔虽是一种随手笔录,却“常将笔触指向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对历史的顿悟、对文化的理解和阐释”,因而又呈现出思辨色彩。更重要的是,随笔内容的广泛性裨益于随笔教学的有效性,这一有效性正好成为了随笔教学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可能性条件之一。
随笔教学的有效性的实现,有赖于随笔作品衔接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了学生的文化积淀和激发了学生的主见意识这三种作用。
(一)对学生生活体验的衔接
生活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源泉。文学作品既然取材于生活,绝对不可能不具人间烟火。所以,被选入语文教材中“作为知能开发范例的工具”的篇目,便不可能是完全脱离生活的作品。随笔亦不例外。
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虽是一篇理论性很强的随笔,却不是一种架空的阐释。在文中,作者以生活上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来解释伦理学中的爱这一抽象概念,可谓一种较易为学生接受的解释方式。因为对于学生而言,父母是生活中自己最熟悉不过的人,父爱母爱也是自己切身体验过的一种情感。在联系感性的生活体验之后,学生甚至还可能对弗罗姆在文中表达的个别观点进行质疑。反观这篇随笔,俨然可以发现作者提出的父爱的有条件性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这就对学生在认识弗罗姆观点的过程中必须形成自己的分析、理解和判断提出了要求。
随笔贴近生活,记录着多彩的生活体验,因而很容易衔接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有可能以自己感性的生活体验对作品进行观照,这既形成了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又训练了自己思辨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对学生文化积淀的调动
语文教育承担着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语文教材遂成了完成这一任务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选入教材的作品,均体现着人类的文化。所以,随笔的内容不拘囿于生活,文化也是随笔所要表现的对象之一。而且,随笔对文化的阐释体现出一种思想评论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认识文中观点的过程中能形成独立思考和自我辨析。
林庚《说“木叶”》是一篇文化隨笔,主要讨论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运用问题。作者以作为诗歌意象的“木叶”“落木”和生活中常见的“树叶”“落叶”作对比,在旁征博引但不作强理论性阐释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要了解作者讲述的文化知识,无疑需要调动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甚至还有可能以自己对文化的感悟去质疑和辨析作者的观点,进而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一认识作者观点的过程,正是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过程。
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鸟兽虫鱼,人类历史中的文化事象皆可以成为随笔的表现对象。作为一种“智慧的文体”,随笔对文化的表现,往往具有理趣特色。对其中之“理”的理解,正好需要学生思辨能力的参与。
(三)对学生主见意识的激发
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高中学生都逐渐开始表达自己的主见,因而高中阶段是学生不断发现自我展现自我肯定自我的阶段。随笔虽然是在表达作者对世间万象的所思所想,但可能催生学生异于作者的自我主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对作品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判断,这便需要其运转自己的思辨能力。
还是回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以经济关系为切入点,在文中提出了父爱的有条件性的理论。或许,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父爱,弗罗姆的观点可以说是合理的。而事实上,父爱亦有一定的无私性。若文中出现了错误的命题,则有可能激发学生对这一错误命题的质疑和判断,而后形成和肯定自己的看法。
在随笔阅读教学中,学生要肯定自己的主见,首先要对作品中表达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辨析。所以,一篇随笔若能激发学生的主见意识,其具有的思辨能力的训练作用是不可以忽视的。
随笔体现了“创作者的自由心态”,在这种心态之下,随笔可以表现丰富多彩的内容,自然、社会、历史、文化、人生等都成了随笔的题材,因而更容易将学生的生活体验、文化积淀和主见意识引入教学,有益于形成随笔教学的有效性。
随笔虽是一种随手笔录的文体,但随笔教学绝不是亦不能是随意开展的活动。随笔教学所具有的思辨性、功能性和有效性,契合了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的理念。以上三种条件的存在,使得随笔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成为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