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探讨

2018-03-25 19:39:09
山西建筑 2018年3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科研经费铁路

宋 小 齐

(兰州局集团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1 概述

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和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在铁路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阶段是兰州局集团公司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技术的创新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生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推动铁路局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1]。

近年来,兰州局集团公司在铁路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从整体看,依然存在科技创新水平较低、创新体制机制相对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通过对铁路局组织参与研制的中间站调车监控系统、车站现场作业安全控制系统等技术创新项目的调研分析可知,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应立足于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等多方面为发力点,争取在铁路创新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2 铁路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铁路企业科技创新是一个需要各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铁路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完善一整套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人,科技创新是在正确决策之下,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新性所产生的。而当前情况是创新领导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引进和选拔机制还有提升的空间。兰州局集团公司在认真贯彻铁路总公司科技政策,落实总公司科技管理制度,发展铁路科技创新保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距离科技创新“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工作主题还有差距。

2.2 科研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市场转化为生产力,科技创新的效果最终要经过市场的检验转化为企业的收益。集团公司这些年围绕运输生产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许多项目,也对其中一些质量较高的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或评审,但因为缺乏后续的推广运用资金,无法进一步扩大试用范围。这些原因导致科技创新和企业效益这两个方面不能协同发展,无法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企业效益中的作用。

2.3 科研经费投入有待提高

科研经费是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物质基础,兰州局集团公司近些年来的科研经费一直维持在某一定值左右。这些钱在前些年集中起来使用还能取得某些方面的突破。而现在,随着安全生产压力的加大,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当前科研经费的下达存在着照顾各专业“撒胡椒面”的问题,并不满足当前情况下进行技术创新的需要[2]。

2.4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程度有待深化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就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之间结合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整体系统,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四者之间的优势来实现技术创新,并在实际运用中改善创新的技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实现需要生产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实践运用单位之间的紧密协作,而铁路企业在这之中既是生产企业又是技术创新之后的实践运用单位。通过对集团公司一些科研创新项目调研可知,产学研用之间的配合还可以更加密切,现阶段并没有把产学研用这种合作系统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

3 新形式下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措施

3.1 建设科学的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

3.1.1健全科技创新领导体系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必须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科技创新领导体系。建立健全铁路企业科技创新三级体系,公司分管领导应当把握宏观科技创新战略,主管业务部门应当具体负责具体科技创新项目流程管理,一线站段负责具体项目实施。主管科技创新的相关领导要树立牢固的科技创新理念,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充分了解认识科技创新在实现铁路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领导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提高领导科技创新工作的能力,同时积极促进科技人员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提高其科技素养。领导干部要亲自参与到科技创新项目中去,积极组织并参与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亲自抓好重大技术引进、知识吸收再创新、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等关系铁路企业科技创新的全局性工作,切实负起第一位的责任来[3]。

3.1.2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选拔体系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为了提升铁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铁路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以及人才保障,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人才选拔、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科技创新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真正把科技创新当作推动铁路企业发展的要素抓紧抓好,同时也应了解铁路一线生产情况,熟悉铁路一线生产基本环节,从而保证在科技创新时做到有的放矢。此外,加大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定期组织人员赴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新技术、新知识学习,制定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交流机制,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提升铁路局科技创新水平[4]。

3.1.3完善科技创新机构体系

完善的科技管理组织和科技机构在科技创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科技开发方面的人才,而且还需要科技管理人才,只有充足的科技管理人才才能整合出有效资源。科技管理和科技开发就好比科技创新工作的两条“腿”,只有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使得科技创新快速发展。主管部门作为科技创新的管理组织,要充分发挥其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从大局观上把握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科技开发投入和成果效益评价机制,统筹全局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和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做到以市场需求和企业效益为目的,完善铁路局的技术创新发展格局[3-5]。

3.2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在运用中解决实际问题并转化为企业的效益。铁路企业的科技创新要经过调研(前期)、分析(是否有利于安全运输生产、是否有利于生产调度指挥、是否有利于节能降耗、是否有利于创造运输收入)、投入(投资、计划下达),过程监督(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结题验收(是否达到合同规定的课题目标)。成果评审(对具有推广价值的项目,经过一定时间的试运行后再邀请本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行成果评价,这其中用户的使用意见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科技创新未来产品改进和市场需求的依据,必须高度重视),推荐申报奖项(包括省部级、企业级),最终转化为生产力。

铁路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也需要推广宣传,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成果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解决运输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二是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能真正为优质、安全、兴路、强国做出贡献。

3.3 提高科技创新资金投入

充足的科研经费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是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举措。铁路企业的科技创新主要包括研究开发性创新和非研究开发性创新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后者主要是产品(或设备、装置)的完善与升级改造、工艺的改良与革新、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干部职工的专利、技术等等。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都需要企业在资金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

企业创新的速度与科研经费的投入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确定科技创新战略和项目的决策后,为了提高科技创新的速度,需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同时需要制定适当的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生产方式,以配合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的速度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6]。

3.4 提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程度

在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程中,主动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加强合作,并积极促成局内科研承担单位和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围绕立项课题结合现场实际开展研究。这样不但解决了现场技术难题,培养了企业技术人员,而且锻炼了大专院校的科研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双赢的局面。今后在这一方面还要进行加强。

3.4.1选择良好的合作对象

进行合作对象选取时,应经过调查研究,确定具有开发研究实力的单位作为合作对象,以保证科研开发的顺利进行,同时为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往往掌握着最先进的知识,通过和科研院所以及高等学校的合作,不仅能够提高铁路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水平,还能使自身走在知识的最前沿。

3.4.2广泛听取现场应用人员意见

研究成果是否实用,现场应用人员最有发言权。在科研开发的过程中,研发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与现场人员交流,听取现场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改和完善。通过互相交流,使现场人员参与到科研开发中,从而使科研成果的推广更加顺利。

此外,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励政策是激发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除了以上提到的措施外,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创建良性的激励环境,创新奖励分配制度也是促进科学技术创新长足发展的重要举措[7]。

4 结语

科技创新是新形式下铁路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为铁路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在铁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工作中,应结合铁路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与改进措施,使铁路企业在科技创新工作有的放矢,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1] 李元韬,曹志宇.关于铁路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思考与探讨[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7(3):49-51.

[2] 胡海婧,潘林元.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状况的调查与建议——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5(5):147-150.

[3] 王禹钦,赵丑民,康力平,等.管输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建设[J].石油科技论坛,2014,33(1):21-30.

[4] 谢佩玉.创新铁路运输企业科技人才管理的几点思考[J].上海铁道科技,2007(3):22-24.

[5] 杨 勇.创新券助力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J].创新科技,2015(9):66-68.

[6] 俞立平.金融支持,政府与企业投入对科技创新的贡献研究[J].科研管理,2015,36(3):57-63.

[7] 孙 杰,彭 北,许玉贵.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1):106-107.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科研经费铁路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云南画报(2021年12期)2021-03-08 00:50:54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9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46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廉政瞭望(2015年15期)2015-03-17 10: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