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8-03-25 16:04
山西建筑 2018年25期
关键词:校园建筑文化

曾 静 雯

(华南农业大学后勤处规划设计科,广东 广州 510642)

0 引言

大学的创办首先要进行校舍与校园的基本建设,而校园建筑群的出现,又派生出相应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校园建筑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已成为校园文化表象的外在载体,而校园建筑文化是通过校园主体建筑来体现,它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生具有潜在的影响。以笔者所在大学为例,学校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校园空间格局在不断拓展,校园建筑文化也随之变化,它通过校园规划、主体建筑、景观建筑、空间艺术、历史建筑保护以及校园环境治理等来体现,对校园文化建设具重要意义。但如何更好的传承与创新,笔者结合实践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对策。

1 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基本特征

校园文化具有教育与导向、凝聚与陶冶、激励与感化等功能,而建筑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物态形式,是通过校园建筑功能、建筑艺术等来体现,具有独特的校园建筑文化底蕴和特征。

1)建筑文化。

建筑作为物质环境文化,既为现实服务,又有历史的连续性,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体现出特有的象征性符号或思想观念,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中西方观念对“建筑”有许多形象说法:“建筑是文化的容器”“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宇宙的图示”等等;建筑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环境文化和背景文化,既有滞后性,记录着历史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又有超前性,顾及到今后社会文化的发展,能引导人们的行为取向和营造独特的教育环境。

2)校园建筑文化。

校园建筑文化是通过校园建筑群体、校园环境、自然景观、人文物质景观等周围空间的设计,所体现出来的建筑形态与美学、建筑风格与意蕴、建筑价值与精神,是影响师生情感、品格涵养等文明因素,是一种物质环境文化,以及依附物质环境所展示的精神氛围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为实现教育目的所创设的文化环境,包括校园规划设计、建筑结构美学、教育学及周边绿化美化,作为环境教育背景资源和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师生成长有较大影响。

3)校园建筑艺术。

建筑被喻为凝固的艺术,主要通过以教学与科研、办公与生活等在内的楼宇,以及亭台轩榭、楼牌雕塑、假山景石等来体现,兼有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是通过长期的校园基本建设,逐渐将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和背景,给校园建筑融入文化概念,使它成为以技术水平、社会形态及文化背景为前提,包涵不同建筑风俗、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综合艺术,是校园智慧力量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化艺术成就的综合载体,体现了校园建筑与自然、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给人以精神力量和美的享受。

2 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历史渊源

办学历史悠久的大学,其校园经过长期建设具鲜明特征。笔者所在大学具百余年历史,学校及校园(简称石牌校园)为原国立中山大学发展而来,它的整体建设背景科学合理,不同空间布局的建筑,复合多样,文化底蕴深厚,所体现的校园规划和建筑文化内涵,具有历史渊源和个性特征。

2.1 校园基本规划

石牌校园位于广州白云山以东的丘陵地带,占地面积万余亩,校园规划建设规模与标准定位是“不但求之中国不落后,即求之世界各国中亦不落后”,并据1935年“国立中山大学新校舍记”汉白玉碑记述:“全校建筑物之位置,礼堂居中,左为文学院,右为法学院,礼堂正北为农学院,其东南为理学院,西南为工学院,礼堂之南则总理铜像巍然在目。像东为图书馆,西为博物院,礼堂东南高峰为天文台,台西南则为大门,门之左为稻作场。礼堂之本北隅,湖光潋滟,湖之东为女生宿舍,湖之西南为蚕学馆、调桑室,男生宿舍则居礼堂东北隅,教职员宿舍则聚处图书馆东南隅,运动场、游泳场则散居各处。凡之计划,使各学院自成一区,分途发展而不相妨焉。校内冈峦起伏,池沼荡漾。分划区段,以我国试诸行省分名其区。复因各区之岗峦池沼,附以行省内山川湖泽名号,使入本校者,悠然生爱国之心,即毅然负兴国之责,全校占地万余亩,除建筑物外,均为农场,凡植竹果树二百万株有奇。复辟道路至白云山林场,连贯为一……”,校园建设规划可谓“筑百年根基,创千秋伟业”。

2.2 校园基本建设

石牌校园布局特色鲜明,具创新性与可持续性,它首先注重中轴对称布局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如2号~3号楼的农学院位居中轴线北端首要位置,体现“以农为本”思想,各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两侧对称,文学院和理学院居东,法学院和工学院居西,体现“左文右武”的传统礼制;男女宿舍各居东西,体现“男左女右”的传统伦理秩序;校医院前后方为职员宿舍和四栋学生宿舍,体现人文关怀。其次强调功能分区:规划中以不同学科为组团布局,各学院自成一体;教学与科研、学习与生活、实验与农场等建筑,按功能不同各居其所;尊重自然的规划理念,旧址为丘陵地带,四周荒山野岭、沟涧纵横,因势就地、因山就水的建房修路,造就了“冈峦起伏,池沼荡漾”的山水校园,并将各山峦和池沼及道路,以中国名山大湖命名,以激发师生爱国热忱;且重农爱农意识强,校园建设除建筑物外,均为稻作场和林场,甚至道路直通白云山,培育良种,植树万千,熏陶和激励着代代学子。

2.3 规划高瞻远瞩

石牌校园的规划建设立足长远,校园建筑特色鲜明,所形成的空间尺度大而阔,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亦占有特殊地位,其主体建筑风格典雅,临山伴水,精致典雅,花草树木搭配精妙,亭台轩榭布局合理,沉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彰显了优秀的建筑特色,既保证了教学科研的基本使用功能,又满足了提升国家教育模式发展需要,以及弘扬了自身文化和地域特色;建设者高瞻远瞩与爱国爱校的情怀,给师生以文化和精神的熏陶,也为校园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发展特色

随着学校的发展,校园建筑文化的内涵在不断拓展升华,如在石牌校园的历史建筑群中,镌刻着学校发展轨迹和文化积淀,体现了特定的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和艺术性,见证了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留住了世纪办学印记,显示了它的发展特色,营造了健康的文化和育人环境。

3.1 规划特色

校园旧址及建筑兴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占地万余亩、规模宏大、气势非凡,随着办学的发展壮大,中大迁往康乐园,工学和农学院留在石牌旧址,因此,原规划的校中心区被一分为二,后建的围墙及建筑物将原有纵贯南北的中轴线截为两段,原规划布局已有较大变化,但中心区的主要建筑、水系湖池及道路等基本保留,旧址校园的整体规划格局仍依稀可辨。现如今校园建设仍承袭当年先进的规划理念以及建筑文化影响,规划留用的山体与湖池,则是形成如今特色校园的基础资源,山水湖池及道路仍以祖国名山大湖命名,如洪泽湖、鄱阳湖等,华山区、泰山区等,粤汉路、黄河路等,校园湖光山色,林木葱郁,旧址新园的规划建设各具特色,营造了良好校园建筑文化和育人环境。

3.2 历史建筑

校园现存的历史建筑群极具民族特色,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体量、不同材料与结构,流溢悠远的建筑文化,是广州天河区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大型建筑群,堪称民族传统复兴与西方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的杰作,早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古建筑群中的奇葩:如办公类2号~5号楼的农学院化学馆及农学馆、理学院物理数学馆及生物地理馆;研究培训类的研究院、天文台、地质调查所、亚太蚕桑培训楼。宿舍类的教职工和五栋学生宿舍楼;亭台类的植树亭、石坊钟亭,以及校医院、红满堂等。无论是2号楼到5号楼的单体或群落建筑,还是天文台到石坊钟亭,再到研究院等建筑,仍充满历史厚重感,散发出浓郁文化气息,绽放出独特的画境美与意境美、雄浑美与气势美,具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3.3 建筑风格

校园历史建筑群的风格独特,大都采用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样,造型优美,巍峨壮丽,主体造型以中式为主,细部处理借用西式手法,构筑精致、巧妙自然,红墙绿瓦,古色古香,如5号楼的建筑气势磅礴,三层楼的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主屋顶呈大顶盖状,南北两塔呈凹字形,雍容大气,斑斓多姿,外部结构承继了宫廷建筑的气度和样式,线条简洁明快,又不失磅礴之势,内部结构采用钢筋水泥构件,稳固结实,檐角上仙人骑风,形态各异的灵兽,檐下额枋的宫廷彩绘具古典之美,琉璃瓦边的语言符号,即“祥云”图案与“中大”二字,显示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历经风雨沧桑,如今仍光彩依旧;4号楼建筑气势恢弘,正门前方的喷水池,既有中国古典的狮头喷口,又有西方简约风格的绘画;而掩映在西南侧的六角式钟亭,“中大”二字印底座,石钟悬挂在顶部,依稀可见当年暮鼓晨钟,流水潺潺,如今钟声虽已息,但校园建筑文化却永驻,并成为展示历史、弘扬精神的生动教材。

4 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校园建筑作为物态文化环境是“无言的教化者”,对学校发展具重要作用,而学校建筑的发展主要体现对新旧校舍的建设和改造,这就需要重视相关的基本技术,如新旧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协调与继承,复古与仿古、移植与融合、局部保留等技术,使校园建筑文化得到较好的传承与保护。

4.1 古建筑群的保护

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和传承建筑文化的思想意识,正是最现代化和最先进思想的表现,且校园建筑文化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对古建筑的保护,对历史建筑坚持修旧如旧原则,通过修缮与改造措施,如局部结构与地面墙面的补强,屋面与天花板的防水,彩绘补绘及门窗修复,水电工程的完善等进行保护;如对复建的红满堂、改建的博物馆、新建的办公楼等建筑,定期进行精细管理,使校园不同年代的建筑群及其独有的文化价值得到整体提升。

4.2 建筑风格的协调

作为形式语言的建筑,要与周围环境取得整体协调,统筹兼顾,精心处理新旧建筑间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如对历史建筑周边临建物以及温网室拆除及迁移,或利用分景和夹景手法,在周边空地种植名花木草及修建绿道石道;或在兴建扩建时,力争将标志性建筑及亭台轩榭,与历史建筑风格保持一致,相互衬托和依存,实现新旧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4.3 建筑功能的定位

从校园历史建筑的安全保护考虑,只要有损害或污染严重的,在使用功能上就要重新定位,赋予它们新的使命,如将原职工宿舍改为博物馆,理学院物理楼改为人文学院、生物地理楼改为校史馆,天文台改为农政研究中心,医院楼改为校友会等,以形成文科类教研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功能的科学定位,使校园建筑文化呈现新的活力。

4.4 建筑文脉的延续

建筑文脉是指建筑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人与建筑、建筑与所在环境、整体环境与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而校园建筑文脉是通过校园肌理,包括建筑风格与材质、色彩与空间布局等呈现,因此,校园建设既要适应时代发展,又要继承和保持校园所拥有的建筑风格,如有的办公及实验楼以及亭台轩榭等,在建筑语言符号上采用宫殿式样,中西合璧,融汇古今,红墙绿瓦,古朴典雅,形式与色彩、尺度与风格,均与历史建筑群一脉相承,与现代式建筑群交相辉映,山水相宜,古今和谐,这是处理新老建筑和谐共存的典作,较好体现当代建筑对历史建筑的延续。

5 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校园建筑文化的发展,在于对历史传承和科学创新,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建筑文化的延续,并通过完善政策、规划布局、空间拓展、形态塑造、特色彰显、景观打造等,营造既有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又适应建筑文化发展的空间模式,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创建优美环境。

5.1 校园建设管理 政策法规制定

为了校园建筑文化更好的发展,首先加大政策决策和科学管理,结合学校营造的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科技校园和数字校园等建设,集合专家学者和公众意见,会同职能部门制定政策法规;建章立法中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如校园建筑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涉及点多面广线长,要从总体上规划,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确定校园建筑的文化尺度等;又如方向性原则:现代建筑文化是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面对传统与现代文化、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等社会文化,应掌握正确方向,坚持保护与继承,发展与创新,以适应现代校园建筑文化主体的内在要求。

5.2 校园整体规划 核心区域建设

校园核心区的合理规划,使其成为校园主要公共活动空间区,如石牌旧址原核心区处于现校园中心区的西南部,随着校园建设向东扩展,空间格局有了相应变化,现如今建筑规划的核心区有所变化,处于校园中心组团的中部和南部地带,包括行政大楼、第1~3教学楼、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体育馆、科技楼、校医院、商业中心、主校门及新牌楼、红满堂等主体建筑群围合形成,区内散落着所谓的五个湖池、四个草海,并以地处中北部的科教区,即农科类、理科类的建筑楼群为背景,以图书馆为中心,以行政楼为标志性建筑,集聚了教学与科研、管理与服务、商业与生活之功能,促进校园整体规划与建筑文化的和谐统一。但还需强化空间组合,进一步创新规划建设,将整体布局与零星点缀有效结合,并配以连片大尺度湖面、大草坪绿地等,形成一个经纬交错、意象共存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可教化、可观赏、可休闲的核心共享区,所富有的人文精神和建筑文化,具隐性教化作用,潜在的影响着师生价值观的提升。

5.3 校园建筑格局 功能区域构建

校园建筑在本质上是视觉与空间的符号,它以各种方式组织内外空间,并以其自身的客观实体和外在表现形式折射出校园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如学校继承创校之初的规划理念,从地理位置上分为中心区、泰山区、华山区、燕山区、启林区等;从功能上分为核心区、教学科研区、实验基地区、学生宿舍区、教工住宅区等,建筑楼群风格各异;但建设中,需完善突出校园地域性和建筑文化个性的创造,保持各区域间的离而不散,进一步明确功能划分,构建不同空间结构体系,以亭台轩榭、假山花坛等伸延空间,并通过东西与南北两条轴线的贯通,连起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空间,强化“一核两轴五片区”格局,体现特色与个性,使古朴典雅的历史建筑群,与风格各异的现代建筑群遥相呼应,增强师生荣誉感和归属感。

5.4 校园建筑特色 建筑意境营造

建立特色的校园建筑文化,依据自然环境特点,传统与现代、主体与小品结合,如农科类的七个学院楼群环绕昭阳湖畔,气势磅礴,如众星伴月;理工类的六个学院楼群环绕宁荫湖,通过拱桥与环道相连,错落有致,异彩纷呈;华山区学生宿舍群与西湖相畔,为首批新建的24幢可入住万余学生的宿舍群,以此湖为中心呈辐射状,栈桥与环湖道相连,组成高低错落的带状空间,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五山学生宿舍与泰山相依,因地处校园东部,以“东岳泰山”得名,依山就势排列的22幢宿舍,可入住万余学生;启林区宿舍群与山水融合,启林取自《左传》“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寓意为体现积极进取、革故鼎新的精神,依山傍水的29幢宿舍,可入住2万余学生。为首建的8幢研究生楼群与燕山相连,是对照“原国立中山大学草图”,所处“燕山”附近而得名;但建设中要继续因地制宜,将不同建筑群与山水或自然景观结合,以山水湖池、小桥喷泉等相连,完善各区游泳池与运动场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特色的公共休闲空间和个性鲜明的建筑意境。

5.5 校园建筑景观 文化景观形成

校园建筑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符号之一,表达的是以大学文化内容、学校性质、办学特征、自然地貌和历史文脉为依托,根据环境与功能的不同,在校园共享交流空间带以建筑小品来点缀,如教学楼前的名人雕像、农科类楼群前的院士群雕、文科类群楼前的儒园石雕、红满堂前的喷泉石景、古建筑楼前的狮头喷池,行政楼前的名人雕像和亭台楼阁等建筑小品,栩栩如生、灵动睿智;但还需不断遵循主题性、系统性、生态性、教育性和美学原则,将主体建筑融入景观建设中,如强化仿古建筑的行政楼,突显墙面嵌体浮雕、门廊轩窗、青砖雕瓦,彰显办学历史和农耕文化,强化与主体广场的连接,增强古今建筑与小品间的对话,建筑与自然间的对话,并通过几何图案的绿道石道和草坪,名花和木草、儒园和栈道,以及“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等巧妙的融入文化景观建设中,形成融启发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艺术场所,是校园文化和精神的“视觉盛宴”。

5.6 校园环境治理 特色景观打造

校园建筑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校园环境的衬托,如通过环境治理打造的“五湖四海一片林”紫荆校园,其五湖中的“洪泽湖”是按照“国立中山大学农场山岗湖沼马路草图”得名,为天然湖泊,四季绿树环绕、碧波荡漾;“鄱阳湖”是以原规划图而修复,四周名花绿道、树影婆娑、鸟语花香,与仿古建筑的办公建筑楼相连,湖光山色,视觉优雅;“昭阳湖”被农科类的楼群环绕,因其形状圆如日得名,碧水蓝天,灵动秀美,与院士雕塑广场及亭台轩榭交融,意境深远、和谐统一;“宁荫湖”和“西湖”分别被理工科类及学生宿舍的楼群环绕,新旧建筑群互衬,风景秀丽,宛然如画;而“四海”所指的是茶山、稻香、竹铭、千穗等草海,以地域和名人而命名;而“一片林”寓意为从空中鸟瞰的整个校园森林覆盖率达60%,实际又指校园内自然保护区的树木园,占地面积400亩,内有树种千余类、珍稀植物百余种,集教学科研、实验考察于一体;但校园文化景观的打造仍需不断创新,强化尊重自然的理念,依托现有自然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将建筑景观与环境治理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与办学精神渗透到规划建设中,营造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打造一张优质的校园“文化名片”。

6 结语

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坚持尊重历史与自然,崇尚科学与人性,并通过宏观层次的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中间层次的建筑造型与景观形态,微观层次的文化设施与形象标识等,去物化和表达人文精神与价值内涵,才能促使古今建筑和谐共生,建筑文化特色鲜明,以更好的营造优雅质朴的文化氛围,实现校园建筑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但这是21世纪校园建设的主题,也是学校基本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传承与创新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校园建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谁远谁近?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