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策略及技术应对
——以崇义县为例

2018-03-25 03:29:35付旭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崇义县调蓄城区

付旭

江西汇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西 赣州 341000

正文:

一、海绵城市的基本内容

海绵城市就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整个吸收释放过程中,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就崇义县海绵城市规划而言,通过现状分析我们采取两个措施:1、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等;2、城市新区以目标为导向,优先保护自然生态本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等。

二、崇义县现状概况

(一)自然概况

崇义县中心城区四周群山环抱,四周高中间低;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暴雨季节一般为4~6月,属锋面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759.9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22mm;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25.58 亿 m3;土壤类型多以红黏土为主,渗透性和保水性适中。

(二)现状涉水设施概况

崇义县中心城区现状的排水体制为截流式合流制,雨污合流制并存;长河坝水库为城区唯一供水水源,供水人口为 5 万人左右。

(三)问题和需求

问题:城市供水水源单一,供水安全有待改善;崇义是山区,主要是雨源型洪水,排水安全形势严峻;城市内缺少具有调蓄功能的水体或雨水调蓄设施,暴雨发生时雨水的调蓄能力差;建设雨水管网时很少考虑到雨水的综合利用问题,缺少雨季雨水调蓄设施,造成暴雨时要想方设法将雨洪排泄,而旱季又严重缺水;规划区内的大部分河湖岸线均已改造成硬质化驳岸,生态岸线极其薄弱;城市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三、崇义县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策略以及技术分析

(一)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的确定

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崇义县城市发展,促进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以生态、安全、活力的海绵建设将崇义县塑造成“山清水秀、天然氧吧、阳明崇义”城市新形象,实现“水生态良好、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发展战略,建设河畅岸绿、人水和谐、赣南特色的海绵崇义。根据《江西省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技术导则》中提供的崇义县不同设计降雨量对应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以及通过公式(蒸发量+渗透量)/降雨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推导计算,确定崇义县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5%。

(二)海绵城市建设宏观策略和技术分析

规划策略:对崇义县中心城区海绵空间格局的分析,在分析县域山水格局的基础上,进行中心城区海绵本底分析,山、水、林、田、湖等重要海绵斑块的识别,构建海绵格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海绵分区,制定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再生利用策略。

技术分析:将山水林田湖及生态红线区划图等各类生态要素相叠加,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三个区:海绵涵养区、海绵缓冲区、海绵建设区;将中心城区水系细化为两个层次分区:水系生态涵养段和水系生态建设段;考虑崇义县正在创建的生态园林城市,水体岸线自然化率2030年达到80%;规划新区采用雨污分流,老城区近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未来逐步完善现有排水管网,最终形成雨水、污水完全分流;根据崇义县地形地貌特点,规划沿东西两侧外围道路各建两条行泄通道,阻拦外围山洪进入城区引起内涝;增加新的水量充足的水库为县城的备用水源,保障供水安全;雨水通过雨水截留入渗、雨水收集回用、屋面雨水拦蓄绿化、景观回用等方式实现资源化利用。

(三)海绵城市建设中观策略和技术分析

规划策略:崇义县中心城区海绵系统的构建,通过关键指标的分解,构建低影响开发系统,明确管控目标和指标,并通过模型进行校核与评估,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技术分析:海绵城市在规划管理中主要通过“2(控规强制性指标:建筑密度、绿地率)+1(海绵城市规划强制性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4(海绵城市规划引导性指标:绿色屋顶率、透水铺装率、下沉式绿地率、调蓄容积)”进行落实。

崇义县海绵城市规划指标分解分为三个层次。一级分解为城市分到组团,二级分解为组团分到单元,三级分解为单元到地块。

(四)海绵城市建设微观策略和技术分析

规划策略:通过进一步的指标分解,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用地和规模,对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城市水系、城市道路等不同下垫面类型,给出系统布置方案和设施选择标准和依据。

技术分析:通过对典型下垫面海绵设施的分析,各类用地或设施选用的不同低影响开发设施。

如:1)新建建筑与居住小区:新建建筑与居住小区类项目宜采用的的低影响措施包括: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植草沟、蓄水池/模块、雨水罐;可采用的措施包括:渗塘、渗沟、湿塘、雨水湿地、调节池、植被缓冲带等。

2) 城市道路:对于城市道路的低影响设施选择以蓄、滞、净、排为主,雨水的回用不过分强调,而是结合用户情况综合考虑。同时,由于道路铺装硬化率高,储水难度大,海绵设计应积极利用道路沿线的低洼绿地,将其作为协助道路消纳和净化雨水的空间。

3)城市水系、公园:各类公园绿化率高,硬化铺地少,开发建设活动对原始地貌的改变少,径流调蓄控制的压力相对较小。可采用的措施包括:植被缓冲带、截水墙、植草沟、下凹绿地、阶梯湿地、生态池、净化湿地等。

4)改造建筑与居住小区:改造建筑与居住小区类项目宜采用的的低影响措施包括: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植草沟、蓄水池/模块、雨水罐;可采用的措施包括:渗塘、渗沟、湿塘、雨水湿地、调节池、植被缓冲带等。

结语:综上所述,崇义县通过海绵城市的构建,促进了县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生态系统与城市自然系统的协调统一。因此崇义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规划策略及技术分析,来构建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生活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崇义县调蓄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幼儿画刊(2022年8期)2022-10-18 01:44:10
长春市某雨水调蓄池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5-25 06:58:26
基于GIS的崇义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崇义县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36
王阳明崇义建县时间考述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中国水利(2015年4期)2015-02-28 15:12:23
郴州市雨水调蓄利用对洪涝的影响初步探索
调蓄池在新老城区雨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