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产文化传承角度下西安明城墙的复建与开发研究

2018-04-17 06:53吕明芮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明城墙城墙墙体

吕明芮

陕西省西咸新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西安学校 陕西 咸阳 712000

正文:

一、引言

现存西安城墙为明代建筑,始建于1370年,竣工于1378年,是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城池规模巨大,明清时期的屡次修缮保证了城墙的完整性,城墙至今仍保持较好的形态。在2004年,由于含光门段城墙道路工程施工,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曾对城墙断面进行过考古调查,结果表明该处的修葺跨度是从隋唐到现在共历经五次大修,才能展现在大家面前的。

西安明城墙凝聚了很多代建造者的心血和智慧,为研究明代社会的城市建设、历史、军事和建筑艺术,都有着很高的价值。明城墙作为古城西安复兴计划的重要承载者,反映了城市历史的一个核心文化板块,体现着西安深厚地古城风貌,同时是西安向世界展示的一张强有力的名片。

本文就西安明城墙作为城市历史遗产被复建和保护之下,文化继承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城墙文化和历史意义

2.1 城墙建筑和修缮历史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曾经历多次的城墙修筑,但是多数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如此,明城墙的历史仍旧可以追溯到隋代。

西安明城墙是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到了唐朝后期,战火纷飞,战乱四起,遭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毁坏。直到唐朝末年,随着李氏王朝的衰落,长安城才在改筑时放弃了外郭城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规模明显缩小,以后历经五代到宋元两代,城垣的规模都没有变化。直到明代徐达占领奉元城不久,朝廷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明代统一全国后,开国皇帝朱元璋下旨给各府县,要求大面积建城筑墙,1374年西安城墙开始大规模的重建,至1378年完工,最终形成以秦王府为中心、两城相套的格局。西安城墙内除了秦王府,还有郡王、将军府,它们数量多,总体占据面积大,其中错杂分布一些道观、寺庙、商铺、学校。

清朝历任陕西督抚为加强防御体系,对西安城墙和护城河也曾多次进行过修葺和疏通。

2.2 城墙的形制及战略意义

早在秦汉时期,统治者就非常重视城墙的修建。城墙所涵盖的范围决定了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范围,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城墙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中国是农业大国,统治者出台“里坊制”,不仅限制了居民的劳作空间,也限制了私人工商业的发展和居民的劳作与商品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城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统治者 “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

西安明城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也是当时的一个庞大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在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中,城墙为古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起了保障的作用,城墙是一个城市、城池或城堡的抵御外侵防御性建筑。古城墙的兴建体现着儒家的四方文化,城市的布局特点形成了“四方城”的形态结构,体现着“天圆地方”的概念。西安明城墙的修建同时满足“因地制宜”的要求,充分利用了城市的自然条件 。

明朝时的西安城,有城门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门名刻在城门门洞外的青石门楣上。四门筑有瓮城,所谓瓮城,就是说敌人一旦进入瓮城内,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多面夹击,好像瓮中捉鳖。可见西安明城墙具有强大的战略意义。

现存的西安明城墙由主墙体、敌台、角台、女墙、垛墙、宇墙、悬眼、排水槽、登城坡道、城门、城上建筑等部分构成。主墙体初为夯土所筑,以后分次用砖进行了包砌。敌台,也称墙台、马面,即城墙外表凸出于墙体部分。敌台上有敌楼或铺房、卡房,外侧三面也设有女墙、垛口。角台是城墙四个转角凸出于墙体的实心台,台体大都高出城墙体2米,凸出于墙体11米。凸出边长25米。东北角台为正方形,东南角台为长方形,独西南角台为圆形,台上曾起筑角楼。女墙是城墙上的矮墙,女墙底部每相隔约2. 7米有一四方孔,称悬眼,方便向城外窥探和击射。女墙顶部向上凸出于墙体的小墙称垛墙,垛墙顶部有封顶砖。1986年出土铭文“西安左卫”的封顶砖,封项砖既可预防雨水渗漏到墙身,又能防止敌人从外部攀爬攻击。垛垛间的缺口称垛口,为了眺望或射击而造。城墙顶部砖砌海漫呈倾斜面,城墙内侧修护城坡或增砌宇墙修水槽,是为了排水和阻碍雨水下渗墙面,让城墙的使用和保护在建造上很好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城门洞为砖砌拱券形,外侧矮小,有利防守;内侧高大,有利于拥兵待发。整个城墙的构造大气宏伟,肃穆庄重,彰显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三、西安城墙在现代社会的角色转变

如今,城墙已经不再是作为防御体系存在,而是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见证古城的变化,记录西安重要的历史时刻。

3.1 城墙的修缮工作

由于城墙经历了众多战乱及岁月的洗礼,遭到了众多的破坏,为了还原当时的风貌,当代社会对其开展了修缮工作。建国初期,由于受历史种种因素的影响,西安城墙几次差点被完全拆毁,幸而在不畏强权、高度重视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下,西安城墙才幸免拆除危险,并且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得以彰显新的风貌。

1983年,西安城墙开始被大面积修复,整个墙体的维修加固工程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修旧如旧”的原则,结合清乾隆年间的墙体尺寸进行修复,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分阶段、分主次执行修缮工作。对城墙墙体外侧的多处重点观测部位安装观测标志碑,确立观测点和观测基准数。接着又对城墙的墙体进行封洞帮补、夯土包砖等修缮,对沉降、塌陷、裂缝等进行了维修,对楼体、城门、马道等部分进行重修加固处理。在日常运行管理中,对重要的工作公开招标,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制度,保护传承历经艰难保存完整的城墙,让更多国际国内友人借此了解西安、了解中国、了解华夏历史文化。

到2006年城墙完成修葺,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方城,还原了当年的宏伟壮丽。有着百年历史的西安城墙作为本土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对城墙的利用也应该保证这种文化可持续的状态,这不仅仅关系到西安城墙文化价值的开发与利用,也代表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2009年10月23日 ,西安发布《西安城墙保护条例》,该条例从2009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西安明城墙的保护被不断加强。

3.2 城墙的资源开发

文化活动方面。在西安城墙成功举办了 “天下第一礼” “钟鸣盛世,祈福长安”、 “西安年,最中国”主题灯会、 中华唐文化诗词吟诵会等活动,城墙每年开展的大型文化旅游活动不断,全力打造西安的文化旅游品牌。其中,“天下第一礼”以以大唐宾礼为主线,通过二十道礼轨典庆串联成行,突出“天下礼仪数长安”的主题。

体育活动方面。1993年,创办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2019年城墙马拉松步入第25个年头时,被正式列入“一带一路”陕西2019体育精品赛事行列,从南门城楼西侧100米处出发,经朱雀门—含光门—安定门—玉祥门—安远门—朝阳门—长乐门北侧200米处折返,沿原路返回到南门城楼西侧起终点处。"千年古城墙,万众马拉松"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体育魅力,逐渐成为展示西安人文活力形象的烫金名片。

在其他方面,西安城墙先后承办过欧亚经济论坛、第十二届广告节、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五届大会、 “汉唐”集体婚礼、全球星空模特大赛等大型活动,提升了西安城墙国内及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城墙文化继承

根据之前对西安城墙的论述不难看出西安城墙文化价值的内涵和历史底蕴的深厚,而在现代,西安明城墙应该在城市的体系中有一个新的定位,在这个新的定位中将其所具有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并采用合适的方式。

4.1 西安城墙的精神导向

在城墙的东北角,有着军人们守长安时惨烈的搏杀;有日寇飞机飞过上空时给予市民的可靠庇护;有大跃进时满目疮疾的惨景;有市民自发劳动整修城墙的场面;有马拉松比赛中激烈追逐的场景;有公园里的鸟语花香……所有这一切,同物质文化遗产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西安人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深深留在一代又一代的西安人心里,感动成就一代又一代的西安人。

历史和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魅力与个性得到表达的重要部分,越是现代化的社会,越应该将自己民族的历史以尊重的心态传承下去。因为有它们的长盛不衰,所以城市才得以延续又连贯地发展,市民才能共同拥有宝贵的记忆,使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得更为紧密。

西安城墙积淀着城市本土特有的文化底蕴,是凝聚市民城市记忆的具象物。

4.2 文化继承

因此,纵观西安明城墙的复建与保护工作,他们到底是否真正的做到了对历史遗产文化的完美传承呢?在政府对城墙建筑在长达三十多年断断续续、规模大小不一的修缮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财力,也对城墙的文化做了一定发扬,但同时也存在不足。

关于城墙的复建问题,通过前文的论述可以清楚地肯定,复建工作将城墙融合进了西安的现代城市体系中,成为了城墙文化继承的基础条件,为我们了解、研究城墙历史做了保证。而在现有的许多关于城墙的活动中,都没有呈主题性的体系,缺乏本土化所应具有的个性,反映出西安城墙的开发问题,直击本文的核心命题,西安城墙的开发模式需要全新的改变。

五、结语:

针对城墙的利用提出以下几点自己的见解:

社会层面上,城墙景区应从民俗文化系列、景观建筑文化、朝代历史文化等方面寻求主题,开发系列性、独特性的创新型产品,将城墙景区打造为西安个性化城市品牌。旅城墙景区需要进行产品创新,设计文化体验性产品。

文化层面上,城墙文化包含有物态文化层的名胜古迹、景观建筑;制度文化层的礼法规范、制度约定;行为文化层的风俗民情(包括生计民俗、生活民俗、时令风俗,信仰风俗);心态文化层的文学、艺术、教育、哲学、宗教等;从文化的兼容性讲,既有高层次学术文化的切磋,又有民俗文化的展示;既有中原文化的陈列,又有异域风情的对照。

体现城市文化,要体现一个城市的内在文化底蕴,作为“世界千年古都、华夏精神故乡”,西安的本质是历史文化,将来的发展也要靠文化。而明城墙是最能体现西安城历史文化和整体格局的标志,其保护对体现西安历史文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保护明城墙原有历史遗迹风貌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其与现代化都市元素相结合,将古都历史融进未来的新天地中。

猜你喜欢
明城墙城墙墙体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文化走读元旦专场——走近明城墙圆满举行
明城墙遗址公园梅花栽培管理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以轮椅的脚步碾过明城墙
以轮椅的脚步碾过明城墙
残破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