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积勇
[摘 要]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根本所在,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不受重视,学生害怕朗读、课堂朗读时间少,限制了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重视朗读教学,明确目标,注重范读,营造情境,加强指导。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6-0051-02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只重视对知识点的讲解,忽视了朗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不让学生花费时间朗读,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这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很不利。其实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教师应该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提升文学素养。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从无声变为有声,以极富感染力的声音将文字表达出来。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训讲的都是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是改善和提升学生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有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章的精妙,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教师带读、学生自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进行朗读教学,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朗读还具有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生词、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等诸多优点。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1.初中生害怕朗读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有些在小学阶段性格开朗爱说话的学生,到了初中会变得腼腆或沉默寡言,在课堂上不积极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不敢表现自己,教师点名朗读时只有很小的几乎听不到的声音。有些学生因为胆子小、容易害羞或者普通话不标准等,造成自卑心理,不敢开口大声朗读,害怕朗读。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其实很多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得到大家认可的,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求胜欲望,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鼓励他们参加朗读比赛,提高他们朗读的积极性。
2.课堂朗读时间少
因为每节课只有45分钟的时间,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时间花费在对知识点的讲解上,忽视了朗读教学,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朗读,不少教师只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后就开始上课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因为语文是一门侧重于感性认识的学科,教师把课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输送给学生,学生未必能够完全掌握。
3.朗读教学目标不明确
虽然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增设了朗读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朗读,但是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朗读效果并不理想。在朗读之前,教师没有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没有明确朗读目标,大部分学生在朗读中缺乏思考,仅仅只是空读,使朗读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其实教師可以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比如朗读的语气、语调和语速等,也可以采用教师朗读、学生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进行朗读教学,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对策
1.重视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教学地位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必须重视朗读,给学生机会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让学生读出文章的味道和感觉,并且读出文章的感染力。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曾说:“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铿锵之美,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余老师非常注重课堂上的朗读环节,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位和感悟。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要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让朗读成为语文课的常态。
2.明确朗读目标,改善教学效果
朗读不是让学生毫无目的地去读,而是在朗读前明确朗读目标和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能够改善朗读效果。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适合让学生去朗读,如《繁星》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缓慢的语调去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美感。再如《夏夜》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出诗中的韵味,感受诗词的婉约和柔美。在朗读之前,教师应该向学生抛出一些问题,并且要求学生把文章中的字音读准,把握好朗读的语速和语调,只有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才能使其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
3.注重教师范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范读,范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纠正发音,理解文章的感情色彩,还能形成一种感染力,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范读可以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通过范读,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优美的意境中,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美,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4.营造朗读情境,展现朗读教学韵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或者范读等方式,为学生营造朗读的情境、氛围和基调,带领学生进入朗读情境,深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激发情感共鸣,感受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比如在教授《安塞腰鼓》这篇文章时,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把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感受蓬勃的生命力。
四、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在初中教材中,有些文章明确指出需要进行朗读教学,这些精美的文章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安排时间带领学生朗读,并在朗读之前告诉学生目标和要求。不同的文章朗读的要求不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把朗读技巧和朗读方法教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朗读的速度、节奏、停顿等方法,培养朗读能力,提高朗读效率。在学习诗歌时,由于诗歌的节奏感强,感情色彩强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划分音节,在朗读时根据想要表达的情感确定停顿和重音,提高朗读效果。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组织朗读比赛和课外朗读的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让学生爱上朗读,坚持朗读,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李莉.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0(10).
[2] 黄永红.试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12).
[3] 顾春霞.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J].考试周刊,2010(14).
[4] 王娅.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文学家,2009(19).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