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实现了社会结构、居民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为了保证学校教育与时代步伐相适应,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教师缺乏高效化教学思维、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两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函数教学的现状问题,其后围绕游戏化教学、生活化教学两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小學数学函数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函数教学 课堂气氛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52-02
引言:我国党的十九大提出,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要从“广覆盖”向“有质量”发展。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革新,以实现函数教学课堂的高质量进行,为小学生日后向着更高层次的函数学习发展打下基础。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小学数学函数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一、小学数学函数教学的现状问题
(一)教师缺乏高效化的教学思维
在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的培养和认识,只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强度,使得这些教师似乎做出了教学努力,却迟迟看不到结果。这样一来,便导致了函数教学进度慢、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等问题[1]。
(二)函数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很多教师信奉“成绩至上”的传统教学理念,把大部分甚至全部课堂时间用来向学生灌输大量的教材知识,课后还会布置特别多的模拟试卷和练习题。在这样单调、紧张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会慢慢接受自己在课堂上的被动定位,弱化自己的主动思考能力,继而导致函数教学课堂沉闷、枯燥且缺乏互动,最终影响到小学数学函数教学的整体质量发展。
二、小学数学函数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重视到小学生的情感特点,致力于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创新,将晦涩、抽象的函数知识融入到互动性的教学游戏当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进而实现小学数学函数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比如说:某小学王老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函数解题能力,在课堂上创设了“谁是卧底”的游戏。在每一轮游戏中,王老师会在黑板上写出诸如“y=3x+5”此类的公式,并请四个同学上台领取写有“y=5,x=0”、“y=8,x=1”、“y=10,x=2”、“y=14,x=3”等四组答案的卡纸,其中有一幅卡纸内容与题目不符,即视为“卧底”。然后,王老师会随机向台下的学生提问谁是“卧底”,并请答错的同学上台表演节目。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该班的函数教学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升函数问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的同时,形成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高效化数学函数教学课堂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构建生活化的教学问题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生活,数学教师只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产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具象化理解,继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当中。基于此,数学教师在教授小学生函数知识时,可将铅笔、橡皮等于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融入到数学题之中,以此代替传统函数应用题中的“商业合作”、“房价”等成人化、社会化内容[2]。
例如,刘老师应用的教学辅助资料中有这样一道题:“2007年,股票、基金异常火爆,于是小张就买了一份基金,开始时他一次性投入5000元,后来改为定投,每月200元,定投x个月后,他共投入资金y元,则y=?其中常量是?变量是?”。这道题从原则上讲并无问题,但由于基金、投资等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距离,会对学生解题加设出一定的“心理门槛”。据此,刘老师将这道题创新修改为“张同学有50根铅笔,后来他每月又购买2根,x个月后,张同学共有y根铅笔。那么此时y=?其中常量是?变量是?”。这样以来,学生在看到“铅笔”、“同学”等熟悉的字眼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心理抵触,甚至还会以此题为基础自行创造出新的数学题。
总结:综上所述,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可以将抽象、古板的函数知识变得具体、饱满,进而构建出高效化的教学课堂。分析可知,教师通过构建课堂游戏、创新修改函数题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学生对函数学习的“心理门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函数知识、建立函数思维,为其日后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红.小学数学函数教学有效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0):92.
[2]刘红娣.浅析小学数学函数思想教学原则[J].小学教学参考,2011,(06):10.
作者简介:
浦莹露(1991年-),女,江苏无锡人,汉族,现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从事小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