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高福
【摘要】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学习功课的必备技能,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心灵,还能提高学生文学、美学等方面的文化素养。因此,必须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重视写字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学生 书写 能力培养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44-02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学习功课的必备技能,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情趣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尤其小学低年级是打好书写基础的关键时期,如果不重视书写能力培养,就会對学生以后的用笔技巧、身心健康等方面造成很大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呢?笔者作了如下探究。
一、从教师做起,示范引领
叶圣陶先生说过:“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渐进入善读善写。”所以,教师都要做好学生的表率,认真书写。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命令。教师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都应该注意书写的姿势和握笔姿势。书写时应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个别辅导时,教师应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老师写一写,无形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正是教师的示范,教师的指导,激励着小学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从而形成较强的写字能力。
二、从习惯入手,严格训练
首先,要让学生养成坐姿端正、握笔正确的好习惯。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把训练的目标分解开来,先从训练坐姿入手,把“一尺一拳一寸”的要求讲清,把双肩放平,身体坐正,双脚着地并与肩同宽的要领讲透,进行严格训练,直至坐姿正确。然后练习执笔姿势,同样是讲清要义:大拇指与食指的关节距离笔尖3厘米,中指的第一关节垫在笔杆下端握笔,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笔杆后端倾斜靠在虎口里,与纸面成45°角,掌心要空。写字前不要急于让学生去写,而是要先进行执笔训练,再去练习写字。训练要坚持,要求要到位,直到学生养成了习惯为止。其次,要让学生养成观察为先、规范笔画的好习惯。巴浦洛夫说过:“观察,观察,再观察。”只要认真去观察每一个字,就会把握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细节,就会做到心中有型,落笔有数,写出的字不但美观大方而且书写的速度也会提高,记忆也会深刻。
三、用方法激励,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字兴趣高,能力训练才能持久。因此,教师要设法从多渠道培养学生书写兴趣。一要充分利用好习字课的浓厚氛围,指导书写,规范训练。二要利用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和爱讲故事的特点,通过故事会向学生介绍古今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给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三要利用多媒体平台,让学生欣赏一些书法作品,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激发他们高昂的写字热情。四要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兴趣。如:开展经常性的小组竞赛:看哪一组坐得正,执笔美;开展书写“小明星”评选活动,用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定期举行书写竞赛活动等等。
四、用技巧渗透,夯实基础
首先,要写好基础笔画。写好字的前提是要写好基础笔画。尤其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基础笔画演示。所谓“基础笔画演示”指的是教师通过多次将点、横、竖、撇、捺、提、钩这些基础笔画在黑板上演示,进一步指导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性,知道起笔、行笔和收笔,而且也要知道所有的汉字就是基础笔画的灵活集合。其次,要掌握偏旁的书写特点。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得更好。再次,要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借助田字格学好写字。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结构变化多样,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因此,从小学低年级学习生字开始,就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学好写字。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书写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切实认真地做好写字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黎岩、张兆龙主编:《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小学语文),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5
[2]曹向群.《小学生的基本书写要求》[J].小学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