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治铖 邹晗 邹杰宇
摘要:信任感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文章对社会转型下的国民信任危机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真剖析了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就在社会转型条件下,增强国民信任感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社会转型; 信任感; 社会心理学
长期以来,信任感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学通常把信任感认为是对他人行为的积极预期,是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感到安全可靠的情感体验。人与人之间,只有具有信任感,才能形成信任关系,个人才能从心理上接纳他人。从某种角度上说,信任感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必要条件。如果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感,个人就会产生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隔绝与他人的交往,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1 国民信任感危机现状分析
从当前社会情况看,我国的总体信任感呈下降趋势,信任危机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的制假售假,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以及学院老师的学术造假等现象屡禁不绝,信任危机随处可见。从抽样调查掌握的情况看,人们对亲友、政府和陌生人的信任度都相对较低,而三者之间又以陌生人的信任度最低,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也就是说,人们不仅对松散关系网的信任度较低,对亲人也存在着不信任。对大学生群体来说,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政府和陌生人的信任程度逐渐提升,但对亲人的信任程度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对老年人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在政府的关心关怀下,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青年人之所以相比老年人来说,对陌生人的信任程度不高,主要是因为青年人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了解的比较多,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对当下常见的诈骗手段更为清楚,形成了一种自我保护意识。相对年轻人来说,老年人与家人的联系较少,情感逐渐淡化,使得对亲人的信任感降低。通常来说,公职人员对政府的信任度比较高,农民工对政府的信任度相对较低。收入较高的人群,对政府的信任度较低,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发展有着更大的自主权,不再单纯依赖政府提供帮助。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对政府的信任度较高。通常来说,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度最高,工人则次之,这主要是由于农民掌握的社会资源比较少,可供选择的方向不多,所以更多的是依赖于政府提供帮助和给予政策支持。
2 国民信任感危机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信任感从传统的人际信任转向了制度信任。质疑、猜疑,走到了信任的前面,一事当前,人们总是习惯于用怀疑的眼光去看问题,用猜度的眼光去打量他人,导致家人失和,朋友反目。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文化和历史的因素,也有道德和伦理的影响。调查表明,有的地区的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官员的腐败所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还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法制不断健全,但仍然缺少用于约束人际信任的法律手段。通常来说,人们对负面信息的认知比正面信息要强烈得多,特别是对媒体披露出的丑恶现象,有着高度的警觉,久而久之,使人产生了负面的情绪,削减了人际信任。通常来说负面信息对人的影响,比正面信息要更为长久。不久前,媒体暴露出的老年人碰瓷讹诈现象,使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帮扶老人产生了恐惧不安心理,导致在面对他人存在困难时,表现得冷漠无情,严重影响了社会信任感的建立和传递。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总是容易产生焦点效应和透明错觉,对社会上的种种现象产生误判,使信任关系偏离方向,诱发信任危机。在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风俗习惯和成长环境不同,导致在理解他人信息的时候容易出现偏差,误解他人的真实意图,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影响信任关系的形成。
3 加强国民信任感的意见建议
信任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社会活力的源泉,是社会秩序的保障。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课题,对于目前存在的这种信任欠账的情况,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设法扭亏为盈。对国家来说,要大力倡导诚信观念,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儒家传统文化,占领人际交往的道德高地。要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关注弱势群体的基本需要。政府要及时公开政务信息,对新出台的法律条文提供权威解读,提高公权力的公信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要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有效管控消极信息,注重传播正能量,树立典型和榜样,充分激发社会活力,特别是注重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打击网络谣言,提高网民素质。要加强信用文化建设,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大力宣扬民族传统文化,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步入良性轨道。要探索建立诚信档案,對失信者进行严厉的惩处,让失信付出高昂的代价。就个人来说,要切实做到身体力行,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扭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学会倾听他人、适当让步,懂得与他人分享,进而赢得他人的信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民信任危机形势严峻,各方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当前情况下,政府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深入研究国民信任危机的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构建新形势下的国民信任体系,为公众树立诚信标杆,加大对民众的引导力度,全面提升国民信任感。
参考文献:
[1]王俊秀,杨宜音.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冯仕政.我国当前的信任危机与社会安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
[3]高兆明.信任危机的现代性解释[J].学术研究,2002(4).
[4]冯志宏.风险社会视域中的信任危机[J].学术交流,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