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8-03-23 10:37董萌萌
求知导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董萌萌

摘 要:随着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京东、菜鸟、顺丰等物流企业加速智能化布局,为新时期物流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智能物流背景下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DIO视角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路径及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智能物流;人才培养;CDIO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智能物流背景及人才培养需求

1.智能物流行业政策扶持

201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

2015年5月13日,“为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商务部研究制定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与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流通效率……”。

2016年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将加强智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2.物流企业加速智能化布局

2017年“双十一”之前,京东物流和菜鸟网络两大电商物流相继推出智能物流,无人分拣中心、无人仓、无人机配送等领域进展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从智能制造到智能仓储、智能配送,物流企业加快智能化的布局。数据显示,2016年物流仓储机器人的全球销售额达到19亿美元。据研究公司Tractica预测,2021年之前,物流仓储机器人市场将高达224亿美元,出售量将达到62万台。

3.智能物流人才需求

智能物流大潮流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现代物流人才不仅熟悉物流的主要信息技术,还要具备数据挖掘、物流系统优化决策的能力,掌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智能物流背景下,物流发展为一个交叉学科,急需要复合型的人才,需要既熟悉物流运作流程,掌握智能物流系统的运作,又掌握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人才。

4.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专任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高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是从校园到校园,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校企合作融合深度、行业参与度不够,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教学环节与企业实际、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脱节,企业缺乏加入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实训条件与企业实际存在差距,尤其是智能物流背景下,大部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仍停留在简单化的学生能力训练,并且存在实践教学场景仿真性差的问题。

二、基于CDIO视角的高职智能物流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1.CDIO内涵

CDIO 国际合作组织是MIT 以美国工程院院士Ed.Crawley 教授为首的团队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3 所大学从 2000 年起组成跨国研究组合,获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 基金会近 1600 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4 年探索创立CDIO 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的。CDIO包括: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工程项目(包括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統)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实践、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CDIO人才的培养分为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工作系统能力的培养。

2.CDIO视角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CDIO的教育理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结合“互联网+”及智能物流的大背景,调研企业岗位需求,分析企业发展前景及未来人才需求,以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为核心,围绕学生职业能力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制订教学计划,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专业型的物流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在智能物流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目标也不会变。结合目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CDIO的理论,高职物流管理培养的人才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① 具有吃苦耐劳、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② 责任心强,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③ 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关注本行业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储备;④ 具备良好的计划、管理、沟通和协调能力;⑤ 具备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其次是具备新形势下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①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人才需要具备国际视野,掌握英语、国际法规、商务写作、计算机等知识;②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基本知识;③ 智能物流背景下掌握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知识,掌握仓储、配送、运输、货代等基本知识;④ 掌握物流成本核算、供应链管理等基本知识。

最后是具备胜任职业岗位要求所具备的能力:① 大数据背景下,能够调研、搜集、分析数据的能力;② 智能物流背景下物流场景运作能力;③ 掌握智能运输新形势下运输管理能力;④ 熟练使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掌握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等。

总之,高职物流培养的是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对物流管理进行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专业化人才。

三、基于CDIO视角的高职智能物流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路径

在CDIO培养目标下,设置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实习实训课程及专业技能大赛等培养路径,通过职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物流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获得专业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职业技术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个人能力;通过实践环节、实训环节、技能大赛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实训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

2.課程体系建设(见上表)

四、结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逐步进入中后期,我国经济发展也逐步向“流通革命”转型,物流业呈现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体系化等创新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物流发展的经济基础发生大的转变,“一带一路”政策下,物流的区域发展环境发生了变化,物流业发展正进入新的时期。而智能物流(包括智能制造、无人分拣中心、无人仓、无人机配送等出现)的发展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CDIO的视角提出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思路,希望各高职院校共同探讨智能物流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卫玉成.基于CDIO的物流管理专业改革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6(9).

[2]常 兰,田帅辉.“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J].价值工程,2017(11):73-74.

[3]陈 强,卞 华,朱小萌.基于 CDIO 视角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16(35):58-61.

[4]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 CDIO 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5]韩光鹤,冷志杰,翟绪军,等.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5(17):8.

[6]王先庆,彭雷清.物流革命与物流创新的方向、路径及策略[J].中国流通经济,2017(7).

[7]喻 立.基于CDIO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6).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