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
摘 要:警务实战课程是每个公安警察必备的学习知识,如何有效地根据学习提升实战效果是以后实战技能课程改革的方向,文章简要介绍了综合格斗的特点并分析了将综合格斗加入实战技能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综合格斗;实战技能课程;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D631.15
文献标识码:A
综合格斗的特点是以站立打击和近身及地面缠斗为主要形式,以制服对手为主要目的。这一特点与警察控制抓捕嫌疑人有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一些控制降服技术能够快速制服嫌疑人。警察进行综合格斗训练既可以防范暴力抗法、保护自身安全,也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伤害,维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这与当前保障警察执法安全的目的非常契合。
1.丰富课程内容
目前公安院校的警务实战技能课程多参照体育院校的武术散打教程,其中过于突出拳腿的打击技术,近身缠斗只有一些简单的摔法动作,而利用关节技和锁技的控制技术涉及很少,地面控制技术则几乎没有。而在实战抓捕过程中,警察控制嫌疑人多以近身缠斗和地面制服为主要形式,因此现有的课程设置造成了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警务实战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求的局面,公安院校警务实战技能课程需要进行进一步改革。全面考察综合格斗技术内容,其全面的技术体系恰恰弥补了当前课程内容的不足,能够大大增强警务实战技能课程的实战性。
2.更具实用性
公安执法实践中,有效控制犯罪嫌疑人所用时间越短,我们的执法民警就越安全,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小,而综合格斗讲究的就是快速控制对手,将其制服,因此,从保护执法民警人身安全的角度看,综合格斗的实用性更强,实战效果更好。
为论证警务实战技能课程引入综合格斗的可行性,笔者以北京警察学院、浙江警察学院、山东警察学院三所院校30名从事警务技能教学的教师为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现分析如下。
1.教师态度积极
态度决定一切。通过调查,大多数公安院校的警务技战术教师有着改革警务技能战术课程的意愿,这使得警务实战技能课程引入综合格斗成为可能。
被调查者中,有5名教师认为可以按照现行的教材内容进行授课,没有必要将综合格斗引入警务实战技能课程,这占总人数的17%;其他25名教师认为有必要将综合格斗课程引入目前的警务实战技能课程中,占总人数的83%。说明大多数教师对综合格斗运动比较认可,并能够认识到综合格斗先进全面的技术体系对有效提升警察实战能力的帮助。
2.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能力水平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本次调查的30名警务技能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3 %;讲师17人,占总数57%;助教6人,占总数的20%。这一数据说明公安院校警务技能教师整体职称结构合理,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3.教學保障条件完备
通过调查发现,公安院校现有的教学设施能够满足综合格斗教学的需求。60%的教师对学校的场馆设施情况感到满意,认为现在的场馆设施可以满足开设综合格斗课程的要求;其中有27%的教师对学院的场馆设施感觉一般,认为现行的场馆设施对于开设综合格斗课程并不足够充分;有13%的教师对学院的场馆设施情况表示不满意,认为当前的场馆设施不能够满足开设综合格斗课程的条件,还需要扩建完善。可以看出,公安院校的警务实战技能课程作为普修课程,学院对场馆设施的建设较为齐全,可以满足开设综合格斗课程的需要。
笔者关于公安院校警务实战技能课程建设的一些思考,希望引起公安院校领导和警务技战术领域专家的重视,借鉴综合格斗的技术动作,改革完善警务实战技能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的技术技能既能有效保护自己,又能安全控制执法对象;教学方法要加大对抗性训练的比重,增加训练课时和课外活动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1]陈永辉,周 鹰,王 震.公安院校体育教师向警务实战专业教官转型研究——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J].公安教育,2012(1):62-67.
[2]张曾元.当前公安警务改革的走向及构想[J].政法学刊,2011(4):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