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万军
【摘要】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主力军。尽管为城市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的许多人依然处于低工资、低福利的状态,工作稳定性差。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出发,结合人本管理理念,对其职业福利进行设计,以增强该群体对企业的归属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人本管理 职业福利设计
一、引言
在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全体会议中,副总理马凯强调,要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大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业就业为主的农村户籍人口。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基础性力量。他们对农村没有特别的依恋,渴望融入城市,并为之挥洒汗水。然而受到户籍制度、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在尽心尽力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却處于工作繁重、低工资、低福利的状态。长此以往,他们的工作热情降低,缺乏对企业的归属感,经济收入欠佳,逐渐成为城市的弱势群体、边缘者。
工作稳定性低不仅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而且间接影响了企业的效益。为此,企业必须从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特点出发,结合人本管理理念,通过合适的职业福利设计,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一)迫切渴望在城市居有定所
由于城市房价过高,对收入较低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商品房是他们中多数人难以问津的奢侈品,在一些大城市独自租房的成本也让他们望而却步。因此,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只能以合租或租住简易住房的形式在城市寻求落脚点。然而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随着城市房屋拆迁改造等原因,部分新生代农民被迫频繁变更住所。
另外,虽然有一些单位为员工提供宿舍,但由于面积狭小、环境较差、设施不齐全,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并不满意。
(二)多元化消费需求强烈,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得满足
根据燕赵都市报记者对石家庄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尽管新生代农民工收入不高,但他们的消费不只停留在基本的生存需要上,积攒几个月工资去买智能手机的大有人在。看电影、旅游、唱歌这些原本属于城里人的消费活动,他们也会涉猎。这些看似不合理的消费现象背后,透露出的是新生代农民工思想观念的变化。
新生代农民工的进城目的是“经济型+生活型”,即在赚取收入的基础上,追求城市人的生活方式,获得物质精神双重满足。他们乐于在城中接触新知识、新观念,从外表到内在真正蜕变为“城里人”。
(三)自卑心理较重,维权意识觉醒
与城市同龄就业者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竞争力较弱,职业落差感大。诸多不利的现实情况让他们深切感受到自己只是城市的“过客”,自卑心理较重。长期下去,新生代农民工便形成了一种“谁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的观点,因此他们的维权意识觉醒。特别是他们在薪酬福利方面遭到不公正对待、权益受损时,他们倾向于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甚至极端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
(四)希望拓宽人际网络,融入城市群体
新生代农民工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由于他们想要扎根城市,因此他们的结交对象不局限于自己的老乡、工友,他们对与城里人建立深厚友谊也充满期待。特别是在企业中,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融入城市同龄员工的圈子,与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五)文化素质较高,学习能力强,注重职场上的自我实现
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接受了义务教育,同时兼具90后特质,喜欢接受新事物。因此他们普遍希望从事富有挑战的工作,渴望在职场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参加职业培训,缩小与城市同龄人的能力差距,实现自我价值,获取晋升机会,从而拥有立足城市的坚实基础。
三、人本管理的职业福利设计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只有满足员工需要、贴合员工自身的职业福利,才能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关键。
本文提到的职业福利是指企业在工资和社会保险之外,以职工为对象而提供的各种福利设施和福利项目的总称。结合上文对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分析,企业应在自身负担能力允许的前提下,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职业福利设计:
(一)以居为核心,以补充商业保险和爱心互助基金为补充,首要目标是让新生代农民工有安全感
美国心理学家阿德佛的ERG理论中提到,生存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家国伦理”的传统观念使中国人对“家”和“房”有着很深的情感寄托。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居无定所的情况,企业应当为其提供配套设施齐全、整洁、适宜居住的员工宿舍或给予其一定金额的租房补贴。只有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所问题,他们才能安心扎根城市,更好服务企业。
还要注意的是,企业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购买补充商业保险,建立爱心互助基金,保障他们在遭遇突发情况时,能顺利渡过难关,解除其后顾之忧。
(二)多样化的津贴与实物,兼顾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需要
鉴于新生代农民工想要追求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消费多元化的特点,企业不仅要依据岗位性质,设计多样化的津贴提高其购买力。而且还可以为其提供带有城市生活特色的实物奖励,比如:给予表现突出的新生代农民工电影票、KTV使用券、免费旅游机会以及较高档的服饰、手机等,让其从外表上越来越市民化。
此外,企业也要开辟图书角、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定期组织国外文化与传统文化宣讲会等形式,让新生代农民工开拓视野,接受熏陶,丰富自身内涵。
(三)营造和谐企业氛围,拓宽沟通渠道,关怀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社交需要
首先,企业要树立公正平等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在福利项目设置上,企业要积极邀请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其中。福利制度实施后,管理部门也要定期与其沟通,在充分考虑合理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纳新生代农民工们的意见要求。
其次,企业可以设立员工之家或心理信箱,让新生代农民工得以抒发内心的不满,倾诉自己的烦恼。此外,聘用专门的社工人员定期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心理疏导也不失为是一种很好的福利项目。
最后,企业还要定期组织员工活动,如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冬至包饺子等形式,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整个员工群体。在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同时,满足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需要。
(四)注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共创企业与员工双赢
企业应提供多种多样的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多学知识、提升自我。举办员工技能竞赛,让新生代农民工在激烈的竞争中,锻炼业务技能,交流心得体会。最重要的一点,企业必须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匹配,促进双方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晋婧,肖灿.企业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有效激励机制浅析[J].中国商界,2010(5):216-217.
[2]任国省,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调查[N].时代风采,2013(1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