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2018-03-23 07:51杜珉璐
学理论·下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人民十九大民生

杜珉璐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践行人民中心理念,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描绘了民生愿景,开启了为民谋福的新征程。

关键词:十九大;人民;民生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2-0003-02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高瞻远瞩,通篇洋溢着改革实干的豪情,承载着人民的历史担当,到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理光芒。报告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的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高峰。报告鲜明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用“三个意味着”、“五个是”和“八个明确”清晰地指出了“新时代、新思想”的科学内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个基本方略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全面增进民生福祉”的执政理念。

一、坚持人民中心思想,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意味着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每个中国人创造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孟子·梁惠王下》中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开始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使命和价值追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光明的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理念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到党的执政目标、执政方略、执政方式之中。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逻辑遵循和价值追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全体人民既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又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深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是作为执政党本质的时代表达。走过近百年历程、拥有8 0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始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个党领导13亿多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必将取得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二、践行人民中心理念,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唯物史观,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立场,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行动指向。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践行人民中心理念、提升民生福祉的具体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了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全面从严治党是为了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汉代刘安编纂的《淮南子·汜论训》中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承“民生无小事”的理念开展工作:为了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为了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为了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为了2亿多老年人口和他们子女的生活幸福,研究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为了全国13亿多人“舌尖上的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如此种种,无不体现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一切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真正做到了“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正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引领下,过去的五年,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过去的五年,全国棚户区改造大力推进,有6 000多万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公租房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有1 900多万住房困难的群众住进了公租房,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镇低保、低收入家庭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

实践告诉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正确和伟大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体现在老百姓的好日子中。这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也是共产党人的责任。

三、描绘民生愿景,开启为民谋福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报告中朴实、生动、真切的话语,体现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行動自觉,阐明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未来,我们的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将继续发力。

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方面: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让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目前,我国超过1个亿的0到6岁儿童、8 500万残疾人等群体,都将从这新增的八个字中获益,而农村留守儿童、贫困残疾人等“锅底人群”,将率先体会到政策的温暖。

在“劳有所得”方面: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未来将“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让所有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实现就业,让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并能按照劳动者贡献获得合理劳动报酬。

在“病有所医”方面: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报告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权利保障和社会公平角度,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公共卫生体系的全面建立。从推进城镇化意义角度,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全覆盖将使农民能够扎根城镇、建设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

在“老有所养”方面: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健康服务的刚性需求不断释放。国家卫计委预测,到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基础,是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步骤。

在“住有所居”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金句,让百姓看到了国家调控房地产业的决心。相信在国家多主体供给、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下,让住房回归民生属性,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不再遥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环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贫困人口。当前全党正在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贫困发起总攻,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目标指向未来,目标激发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描画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愿景。目标符合实际、目标顺应民心,从“温饱”到“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当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交融在一起,必定能迸发出改变命运、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17-10-27)[2017-10-2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刘玉怀,陈培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野下的以人为本[J].学习论坛,2008(3).

[4]糜海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意蕴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5).

猜你喜欢
人民十九大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