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良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还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助力其自主研学,让学生在猜想、探索、交流、验证等活动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的全面发展。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研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积极引领学生入境动情,充分激活其学习兴趣,使之主动融入学习过程,自觉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
如教学《求平均数》一课时,笔者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先请3个男生和3个女生上台玩游戏,每人都尽力抓一把糖果,再进行比较,看是男生抓得多还是女生抓得多。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很快就得出结果:只要比较谁抓的总数多,谁就赢。学生有了初步感知后,在其兴致高昂之时,笔者乘机出示:男生抓得30个,女生抓得28个,让学生判断谁抓得多。大部分学生都脱口而出:“男生抓得多。”笔者没有评价,而是适时出示男生5人,女生4人,学生观察思考后恍然大悟:在知道人数的情况下,不能只看总数,还要看人数。接着笔者提问:“总数不相等,人数也不相等,那该怎么比较男女生抓糖的结果呢?”学生一下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时笔者顺势提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平均数的知识,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研学的兴趣,促使其热情饱满地投入学习中。
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基础,巧妙设计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之产生浓厚的研学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觉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提升数学能力。
二、引发质疑思维,培养自主研学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学习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探索、交流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逐渐培养起自主研学的意识。
如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这样逐层深入培养学生的研学意识:先出示五根小棒(长度相等的长棒、短棒各二根,其他长度的小棒一根),并请学生上台拼一个长方形。学生马上选择两条相等的短棒摆在左右位置,又选择两条相等的长棒摆在上下位置组成一个长方形。笔者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问:“根据刚才拼长方形的过程,同学们觉得长方形可能有哪些特征呢?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学生的学习热情立马被激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大胆地提出想法:长方形上、下和左、右两条相对的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学生结合拼长方形的过程进行了解释。这时,笔者乘机提出自己的“困惑”:“那是不是每一个长方形都有这样的特征呢?”学生一下子陷入了困境,笔者适时提醒:“猜想只有通过验证才能知道真伪哦!”同时让学生拿出信封里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纸,同桌合作共同验证提出的猜想。学生兴趣盎然,和同桌想尽一切办法开展验证活动: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逐步验证出了猜想的正确性。最后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思考引发质疑思维,进而开展验证活动,证明有关长方形特征的猜想是正确的,这才是真正的学数学!”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层层推进,先让学生结合摆长方形的活动提出猜想,进而引发质疑思维,并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中验证猜想,逐渐培养起学生自主研学的意识,有效促进了其数学素养的提升。
三、经历实践过程,发展自主研学能力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积极引导学生经历操作、分析、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其逐层深入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深刻体会新知建构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自主研学的能力。
如在苏教版《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学习“数对”:笔者利用班级座位图,在引导学生学会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描述位置后,设计了“看谁记得快”的比赛:请学生在一分钟内想办法快速记录下指定的八个同学的位置。接着在座位图中出示序号,师计时,学生记录位置。时间到,师收集学生的三种记录结果:①第X列、第X行;②X列、X行,③X、X。笔者引导全班交流三种记录方法:第一种方法记录很完整,但记录的个数不多;第二种方法能想到省去“第”字,速度快了;第三种方法先请展示的學生说想法,使全班明确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这时笔者首先乘势表扬:“你的想法居然和三百多年前的一位数学家不谋而合,真棒!”笔者接着完善数对的写法:“不过这位数学家为了让人看得更明白,在两个数的中间加了一个逗号,表示列在前,行在后;在外面加了一个小括号,表示用两个数确定一个位置,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数对。”笔者最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数对的读法、写法。学生兴趣盎然,对数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四、加强实际应用,感悟自主研学价值
应用意识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强运用所学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自主研学的价值。
如在《认识面积》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环节:在学生对面积的概念和大小的判断有深刻感知后,笔者先出示用不同大小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两个不规则图形,让学生判断大小。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必须换成大小相同的面积单位,才能判断大小。笔者根据学生的要求转换其中一个图形的面积单位,学生顺利得出了结论。接着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练习:“王老师有两张长方形的美工纸,第一张的周长是30厘米,第二张的周长是50厘米。你认为哪一张纸的面积更大些?”大部分学生由于把面积和周长的知识混淆在一起,都迫不及待地选择了第二张纸,“因为第二张纸的周长比较长,面积自然就大。”这时笔者适时点拨:“周长越长,面积就一定越大吗?”学生一下子愣住了,紧接着在笔者的引导下展开小组讨论,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我觉得不一定,有可能第二张纸是长长的、扁扁的,那就不会比第一张大了啊!”笔者提出要求:“你能试着用数据说话吗?”学生的表述变得更加清楚:“如果第二张纸的长是24厘米,宽是1厘米,面积就是24个1平方厘米,若第一张纸长是8厘米,宽是7厘米,面积就是56个1平方厘米……”笔者根据学生的讲解,适时演示动态课件,学生一目了然:周长越长的图形,面积不一定就越大,面积和周长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整个练习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由浅入深地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辩证地看待生活现象,在直观感知中深刻体验周长与面积的密切关系,从而在多维度的学习中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自主研学的价值。
总之,自主研学是现代教育教学所提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在主动质疑、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自主研学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 畅.学生自主学习探析[J].教育研究,2014(7):131-1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