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晶 曾洪豪
(湖南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实行注册建筑师制度,职业建筑师是大多数建筑类院校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大学扩招使得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向普及化,国内高校也出现了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阵营。
职业建筑师培养应围绕建筑设计课程展开,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建筑设计类课程呈现出类型教育的模式。从低年级单一空间训练厕所建筑设计,到高年级复合空间医院建筑设计,建筑类型特征明显。虽然建筑面积、体量不断增加,但年级的增长不体现为设计思维能力的增强。应用型本科建筑学教育究竟是解决建筑类型问题还是培养设计思维能力这个目标不明确。
建筑学专业高年级设有《建筑施工图设计》《城市开发与房地产》《建筑施工》等理论课程。目前该类课程仅通过语言传授工程建筑图纸、通过线条绘制等方法展示投影信息,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极弱的,教学内容信息传递方式也是比较落后的。但我们不难发现当学生完成生产实习(设计院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展现出较好的图纸表达的完整性、设计思维的严谨性,以及设计施建的可行性。应用型本科职业建筑师培训课程设置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是存在弊端的。
国内大多数本科院校因教师招聘、管理机制等原因,专业教师发展轨迹都是从就读于高校到就职于高校。建筑学作为强调工程实践、技术实操的专业,专业教师体现出实践能力有限的弊端。
高校为了弥补这一弊端,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协同教学模式。伴随高校不断扩招,为了提高学生实习和就业机率,与高校合作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大多数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仅停留在推荐学生设计院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因校企合作方式单一,企业未对职业建筑师人才培养产生助力,高校也未对企业输入真正职业素质合格的人才。
面对以上问题,作者针对建筑学专业提出开展校企合作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该类培养模式主旨解决企业人才需求的问题,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该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计划、实践环节合作为基础,建立校企合作有效管理机制为保障,实现创新创业为途径。
在企业对建筑学专业培养方式理解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寻求课程及实践环节合作空间。合作教学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请进来”是指学校邀请企业中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或高级管理人员进入课堂。“走出去”是指在校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观摩与实地实习,高校教师进入企业深度参与实际工程调研、设计等实操环节。基于双方深度互访的基础上,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根据企业工作模式特点和需要,可针对理论课、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进行适度调整。在课程与实践环节合作过程中,由企业和高校双方共同完成工程案例分享、课件开发、讲义撰写等工作(企业主要提供实际工程信息,高校主导编写教学文件)。
理论类课程。依据企业建筑师长期的工程实践积累,针对其负责的国内外重点项目,开设专项建筑类型理论课程。学时设定为8节~16节,可根据企业建筑师的工作安排调整为4学时/次的专题分享讲座。高校任命一位在校专业教师辅助企业工程师完成专业课程讲授工作。
设计类课程。学期初,专业教师将该学期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供给企业建筑师,双方在教学目标一致的前提下,针对任务书内容进行调整并审核。课设教学过程中由专业教师主导,企业工程师进入课堂参与教学指导不少于3次。分别为前期建筑类型原理讲授、中期成果汇报,以及课设成果答辩。学期末,双方就本次课设教学进行讨论建议和反思总结。
企业通过参与类型建筑理论教育和课设任务书编写,掌握了教育教学的命题权。从源头掌控了学生的专业培养方向,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企业参与专业课程命题,契合建筑市场热点需求的。按照社会需要进行人才培养课程命题,不仅缩短了毕业生适应社会、工作的时间,也减少了企业对新职员的上岗培训投入。
对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多个实践环节进行整合和调整,主要针对建筑学专业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可根据企业工作模式要求适度调整该类型实习的教学安排。确保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充分了解建筑工程从设计到实际建设到管理的整个运转过程。
鼓励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一种管理方式。它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实际建筑项目运作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在高校把控、严格审核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
依据企业建筑实际工程项目,毕设前期由高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制定、审核毕业设计任务书。在整个毕设过程中,企业应配备专门的工程师作为学生毕设的校外指导老师,辅导和把控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和深度。学期中,学生应按时返校参加校内毕设中期检查及汇报工作,充分让校内老师了解其毕设进程。
校企合作有效机制的建立体现为管理组织的建构和规章制度的建立两方面。管理组织遵循“一个核心、多方助力、柔性组织”的原则。
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方应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并掌握高水平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居于管理团队核心地位。企业方应积累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了解市场热点,通过分享职业技能、市场信息方面,从优化课程建设、调整教学安排、提高实训等方面提供多方助力。在双方明确各自在校企合作中角色定位、职责分工和义务权力的前提下,实施柔性组织管理。
在遵守国家法律基础上,校企合作除了制定普适性的管理制度外,双方应建立有利于长效合作的“个性化”规章制度,例如企业奖学金和学分认定制度。
企业出资,奖学金、助学金的建立。由企业出资,建立企业奖学金、助学金。企业奖学金是对国家、学校奖学金的一种有效补充。该奖学金可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方向和行业性质,对专业能力强、与企业招聘条件契合度高的优秀学生进行货币奖励。通过奖励机制为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就业提升热情和提供助力。企业助学金和奖学金的建立应体现对学生奖励的广度和深度。助学金主要针对学科专业中勤奋好学、家庭困难的学生,故金额不高,但受众较多。奖学金主要针对在课程设计、企业实践教学环节当中表现卓越的学生,此类奖励金额设置较高,但受众较少。对于奖学金、助学金等货币奖励校方和企业要统一评价标准。由校方提供名单,企业方审核、发放。校方可组织奖学金、助学金颁发仪式,企业方参与。
学分认定,健全考核制度。在校企合作的教学环节,采用共同指导、共同考核机制。首先允许学生以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成果作为课程考核成果,获取学分。其次严控教学检查环节,加强对校企协同合作多个环节的监察力度。双方加大互访,并定期举行学生反馈座谈会,及时解决学生在培育过程中的困难,不断修正考核体系。
基于建筑设计专业背景下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体现为科研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两大类。应用型本科应注重教学成果转化平台,也就是建筑设计工作室、信息数据工作室的建立。
校企合作建立模拟实训载体。立足“第二课堂”教学平台,高校对校内外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首先组织建筑设计、结构计算、工程管理等学科专业,模拟企业管理机制、运行模式、人员配置,组建实训建筑设计工作室。该工作室模拟企业运作机制,承接实际工作项目,学生在各类型工作岗位上实行轮岗制度。工作室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轮岗制度还能帮助其明确自身的职业属性,从而在就业道路上更清晰的找到职业方向。
大数据时代来临,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培育具有工程总承包制、信息协同能力的从业者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顺应时代要求,信息数据(BIM)工作室主旨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力,缩短其与企业用人需求的差距。在该类工作室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应软硬件分工明确。高校必须准确把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确保工作室中实训项目按照企业工程建设的实操流程进行。企业为工作室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投入,配齐、备全工作室所需硬件材料,例如工作室场所、计算机、服务器等。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建立,不仅可以丰富校企合作的形式。同时通过承接企业中小工程项目,高校工作室能反哺企业经济。
结合应用型本科建筑学专业背景,针对校企合作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提出建立以就业为导向,高校为核心、企业深度参与、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计划、实践环节合作为基础,建立校企合作有效管理机制为保障,实现创新创业为途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