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小 玉
(山西省投资咨询和发展规划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被首次提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报告中指出生态保护战略:即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统保护、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要将自然融入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列入“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五位一体”发展的总体战略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和“美丽中国”建设布局,将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引领向生态城市的理想模式探索。
近现代时期钱学森院士提出了 “山水城市”规划理念,在我国传统自然观强调“天人合一”,山水城市的本质即是传统自然山水观中尊崇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兰州是全国唯一的黄河干流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目前兰州生态城市的构建,无不以广植绿化以提高环境质量,而绿化城市的结果仅仅拥有了生态环境的“物境”,本文将山水城市理念运用在兰州特色生态城市的规划中,提出从自然群落演替恢复、黄河滩涂湿及泄洪渠修复治理方面构建兰州山水骨架,让城市与自然相宜得章,构建出富有物境、情境、意境特色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随着兰州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城市建设用地黄河两岸不断沿东西向发展,并向南北两侧山体逐渐扩张,在受到南北两侧山体的限制的同时,城市很难纵向延伸,城市不断横向扩张,大量农田、林地、滩涂、湿地被侵占用来进行城市建设,致使城市的绿地不断减少。山体、黄河在城市的扩张中被逐步的隔离、孤立,城区内特别缺少贯通城市南北的绿色廊道,其现状绿地分布较凌乱,各绿地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没有能够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本身的自然基底上,兰州拥有独具特色的山水骨架,却未能建立起山水交融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山水格局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环境也面临重大负荷,城市未来的发展受到制约和限制。
兰州南北两山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造林条件相对差,天然林区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和西北部温湿的阴坡和石质山地。自2000年兰州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全面实施以来,采用了引水上山、收集雨水、覆膜保水、严重干旱期根部注水的造林方式,人工针叶林、阔叶林为主的植物群落正在逐步形成,但兰州市的两山绿化工程仍存在成本过高难以永续等问题,亟需寻找新途径达到更理想的绿化效果。兰州现有植被群落与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群落演替规律,并有其独特的演替序列,利用这一规律加以人为的措施可以促进植被的恢复进程,这是个漫长且值得等待的过程,循序渐进恢复两侧山体的绿色生态屏障。
在条件较为恶劣的区域首先考虑种植草本植物固定土壤,在最初的荒漠草丛阶段,植物为适应性强的耐寒耐旱的草本植物,当现有的丘陵山坡草丛在不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土壤变得厚实,一些灌木逐渐能够生长,逐渐形成灌草丛或灌丛,植物群落逐步进入荒漠灌木阶段,耐干旱灌木的数量大量增加并逐渐成长为优势树种,植物群落生境与之前相比有很大改善,土壤保水量增加,为进一步能够容纳更多种类的植物群落打下基础,山体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的稳定。在此阶段继续保持对灌木群落的进一步封育,在山沟谷地、山脚区域、阴坡等区域会逐步有出现乔木,随着阔叶树种的侵入,植物群落生境又将改变,一些耐荫的针叶树种也开始侵入,整个植物群落向针阔叶混交的方向发展。伴随着植被生长演替为乔灌草混交的群落,山体植被系统会逐渐趋于动态的稳定。遵循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形成的山体绿地适应性强、层次丰富,成为构建城市景观的稀缺资源。
黄河横穿了整个兰州,黄河滩涂湿地成为黄河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区域。滩涂湿地是兰州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在防洪保水、改善水质、提供动植物栖息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将兰州黄河滩涂湿地分三种类型:自然湿地、人工干扰湿地、近裸露湿地,提出分类规划策略,逐步实现湿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湿地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少,植被生长状况好,湿地的特征较明显,且罕有人迹。湿地基本反映了黄河河道湿地的自然原貌,是黄河段现有湿地中最珍贵的湿地类型。规划将其作为核心保育区,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干扰,禁止开发,维持并确保湿地原有生态功能。规划具体策略包括:
1)禁止开发,尽量避免人为活动的干扰,禁止游人进入。
2)在自然湿地植被较少处适当辅以人工栽植,以乡土湿地植物为主,丰富湿地的生态群落。
3)对河心岛和较破碎的沙洲,利用景观设计对堤岸做适度改造,例如增加瞭望平台,留出视线廊道等,提供观赏湿地景观的场所。
4)组织强有力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解、认识、关注并重视湿地保护的环境和氛围。
人工干扰湿地是指被占用未育苗基地、黄河茶园、农田等,这类湿地受人为干预较多,有些甚至已经改变了自然湿地的用途,目前兰州建成及拟建成湿地公园的有银滩和雁儿湾两块湿地。对被占用作育苗基地、黄河茶园、农田的湿地,依据现状情况,对其进行保留或封育还湿;对建成及拟建成湿地公园的,规划作为生态缓冲区。规划具体策略包括:
1)育苗基地:保留其中部分规划为实验区,适当引入外来植物种类进行科研实验,并结合生态旅游进行科研成果展示,其他区域逐步封育,恢复湿地原生系统。
2)黄河茶园:河边的一些林荫地,现状为黄河茶园,保留现状较好的茶园,要求不破坏现有的湿地植被,合理利用场地。
3)农田:退耕还林,通过人为措施逐步恢复湿地的原生面貌。
4)湿地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并控制生态旅游的开发力度,使其与湿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相协调;在强调保护的同时,突出生态保护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设立展示牌、展示布道等基础设施,结合生态旅游进行科普教育,加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宣传。
近裸露湿地受人为干预非常严重,普遍存在采石挖沙、违章建房、围垦造地、企业用作仓储场地等非法占用现象,对湿地的植被、水体、土壤和地下结构破坏很大,湿地现场植被很少,近似裸露,几乎没有任何湿地特征。规划逐步收回被占用湿地,恢复湿地功能,最终成为城市与黄河之间的绿色缓冲区。具体策略包括:
1)严格禁止对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保证湿地面积不再减少。
2)严格控制人为活动的干扰,确保湿地原有生态功能的恢复。
3)采取围栏或其他防护措施,封育保护,加快湿地恢复速度,重塑湿地生态功能。
4)选取抗性较强的乡土湿地植物树种,确保植物景观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封育的效果,并形成湿地自身的良性循环。
泄洪渠如枝干般穿插于兰州城市中,现状兰州泄洪渠大多数由混凝土砌筑,基本没有绿化,而且泄洪渠还成了排放污水的排污沟,周围堆满了生活和工业垃圾,杂草丛生,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大量沟通南北的泄洪河道,构成了城市特有的“鱼脊型”结构,利用这一地形特点,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大胆改造,结合园林造园手法,成为城市绿化的一大特色,同时通过泄洪渠来组织城市内部的绿地,使河岸与周边区域得到再生,带动整个城市的更新与发展,激发城市活力。规划策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对排入泄洪渠的污水进行截留;
2)延长雨水汇入黄河的时间;
3)将泄洪渠的改造与周边环境发展进行融合,使其能够促进周边地段发展;
4)沿渠设置小型滞水池,增加城市活力;在泄洪渠的沿线结合周边绿地、公园,形成小型滞水湿地,能够有效滞留和净化雨水,同时延长雨水汇入黄河的时间;
5)结合季节变化,设计多样化泄洪渠断面改造。通过对泄洪渠的断面改造,能改变水与人、水与自然的隔绝的状态 ,将其打造为适合人们进入和参与的城市新空间,让城市与水,水与人相互连接、相互对话。丰富多样的改造方式不但有效防止水对河堤的冲刷,同时也给周围居民提供多样的空间和视觉体验,方便人停留、观赏。
兰州城市山水骨架的构建,旨在建立起山水交融的城市绿色网络,修复和保护兰州山水园林城市的景观格局,构建兰州特色生态城市。本文对山体、黄河滩涂湿地、泄洪渠多方面制定规划策略,不仅仅是对山体、水体本身的单一改造,而应建立起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从根本上让山水园林“亲近”到城市,成为建设兰州特色山水园林城市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