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熊娜
近年来,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身体恢复[1]。因此,本研究就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作如下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均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4.47±11.12)岁。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4.61±11.24)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依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常规护理流程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内容如下: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入院当天。①完善介入治疗的相关检查和准备,如血液检查、心电图、碘皮试等。②做好入院宣教,讲解冠心病及介入治疗的有关知识,如危险因素、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等。(2)治疗当天。①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等情况,保持平卧,沙袋压迫6小时,鞘管拔除后术侧肢体保持平直6小时。②讲解肢体制动及加压包扎的重要性,争取患者的配合。(3)术后第1天。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抓挠伤口,以防感染;嘱咐患者宜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饮水。(4)术后2~5天。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给予患者用药指导,讲解疾病预防知识,以防疾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5)出院前。告知出院办理流程,嘱咐患者按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减药,定期复查,如有不适立即就诊。
1.3 观察指标 于出院前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2]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共26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5五级评分,分为躯体、心理、社会、环境和综合五个领域,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并发症主要有出血、尿潴留、切口感染、心包填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生活质量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并发症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WHOQOL-BREF评分对比(±s,分)
组别 躯体 心理 社会 环境 综合对照组(n=41)18.63±5.16 18.27±5.14 19.18±4.71 18.17±5.21 19.68±5.57观察组(n=41)22.51±5.22 21.32±5.17 24.23±4.73 23.22±5.26 26.15±5.62 t 3.385 2.679 4.844 4.368 5.236 P <0.05 <0.05 <0.05 <0.05 <0.05
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患者本身疾病制定的一套标准化护理流程,整个护理过程贯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使护理工作规范、有序,保证医疗资源合理利用,降低医患双方的成本,提升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予以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WHOQOL-BREF评分较高,而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未见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少于对照组,说明通过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