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克魁
(本溪市中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周围性面瘫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发病年龄范围广,多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临床表现为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临床多采用药物、激光、理疗、穴位注射、针灸等方法。多数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治疗后痊愈,大量研究资料[1]显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行针灸治疗,具有较高临床效果。而何时实施针灸则受到重点讨论,有学者认为尽早实施针灸,能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本文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85例,观察组43例,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9.4±8.6)岁;对照组42例,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0.1±7.8)岁;两组患者均为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与《实用内科学》[2]中急性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因全身感染、恶性肿瘤、颅脑骨折等疾病造成的周围性面瘫、凝血机制异常、原发性疾病、精神功能异常、面部痉挛及哺乳期女性;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叮嘱患者积极活动,指导患者面部表情肌锻炼。
对照组患者在院自愿接受毫针针刺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选面部穴、合谷穴、翳风穴,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取单手快速进针法,取1寸毫针平刺面部穴1.5寸毫针直刺0.5~1.0寸合谷穴,1.5存毫针直刺0.8~1.2寸翳风穴,以得气为度。观察组患者在院自愿接受温针灸治疗。取患者患侧阳白穴、太阳穴、颧ā穴、下关穴、地仓穴、颊车穴等穴,合谷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取0.35 mm×40 mm,取一段15 mm分段式艾条,在发病初期(1~7 d)局部操作手法轻柔,针刺浅,远端穴位取泻法;发病中期(7~30 d),手法平补平泻法,刺激中度;发病后期(30 d以上),局部采用透刺法。针刺快速进入穴位后,早期局部加艾条悬灸至面部潮,中后期进针至得气后针柄上捏艾绒施灸至皮肤潮红,每次选穴位4~5个,每次2壮。每2天1次,每周3次,连续15次。
1.3 效果评价:用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3]评价患者面神经恢复功能,1分:面部外观、运动功能恢复正常;2分:面神经功能轻微降低,用力下眼轻完全闭合,口轻度未对称;3分:面神经功能减弱,面部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完全闭合,用力下口角移动,口不对称明显;4分:面部上额不动,眼无法完全闭合。
治疗效果[4],痊愈: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显效:面部静止时双侧对称;面部运动时,前额运动良好,眼轻用力下完全闭合,口角轻度不对称;有效:面部双侧不对称明显,外形无严重损害;无效:面肌瘫痪明显,外形损伤,面部双侧不对称明显,眼无法完全闭合。
1.4 统计学处理:由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同一检验人员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准确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研究中所有计量资料在检验处理时,运用独立配对t值,计数资料检验处理运用卡方χ2,当P<0.05时,说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7%(42/43),即痊愈21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者临床总有效率75.6%(33/42),即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9例;两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比较(分,x-±s)
周围性面瘫患者表现为一侧面部神经功能瘫痪,表情肌功能丧失,额纹消失,无法皱眉,闭眼不全。周围性面瘫在发病后几小时或发病24~48 h内达到高峰,目前周围性面瘫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受凉致局部营养神经血管痉挛,造成神经缺血、水肿、面神经受压或血液循环障碍。
中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属于“口僻”、“口眼歪斜”等范畴,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脉络空虚,风邪侵入面部经络,致脉络淤阻、经脉失养、经气阻滞,进而致周围性面瘫发生。对周围性面瘫,严重影响了患者美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心理负担。因此,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应尽早治愈,及时恢复患者面部功能,改善患者面部功能的美观。目前,对急性周围性面瘫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针灸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素问》中认为,温针灸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温中补气、养经活络,能扩张局部血管,消除机体局部缺血、水肿等症状,清除机体炎症,并修复患者周围神经损伤、变性,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7%高于对照组者临床总有效率75.6%,治疗后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能促使患者面部外观、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恢复眼部闭合及口对称。
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时,在发病初期坚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原则,尽量轻柔刺激,针刺浅,避免深刺激损伤周围神经,进而延缓病情进展,缩短患者病程;在发病后中期,坚持温通经脉、活血补气治疗原则。针刺以泻法为主;在疾病后期应坚持温通经脉、祛风散寒、扶正固表、益气活血治疗原则。面瘫位于络脉、经筋和肌肉间,位置浅,在温针灸治疗时,应注意坚持平刺妙透,避免在患侧大幅度提插捻转,以免发生面肌痉挛、口眼联动症等并发症,并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肌肉神经血管,促进患者更好恢复。
在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时,尽早治愈是临床重点关注问题。相关学者认为对患者行早期温针灸疗法,在急性期及时给予温针灸治疗,使患者尽快恢复[5]。在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期间,需重视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及时缓解患者治疗期间焦虑、抑郁、不安等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总而言之,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能促进患者更好恢复,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使患者面部功能恢复,临床价值高。
[1] 王为凤,陈妙根.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36-39.
[2] 石冬菊.护理干预对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17-18.
[3] 邢金云,任秀梅.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25-27.
[4] 倪瑛,黄钰玲,郑焱.温针灸足三里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2):230-232.
[5] 郭林清,查炜.温针灸不同灸量配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12):1673-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