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利伟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设备的不断改进,腹部手术中腹腔镜外科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在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很多基层医院也都开始应用此项手术[1]。本文通过对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研究,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处理复杂困难胆囊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研究。所有患者均为胆囊良性病变,并且由术前彩超诊断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6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38例,男性患者22例;年龄24~81岁,平均年龄(50.1±3.1)岁;疾病类型:35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11例胆囊结石伴萎缩性胆囊炎,6例胆囊三角粘连,5例上腹部粘连,3例Mirizzi综合征。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保持头高脚低的左侧卧位,行常规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先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1.8 kPa,心肺功能较差患者设定低于12 mm Hg,胆囊张力较大患者先穿刺胆囊体部侧壁进行减压,直到抓持无困难。手术操作如下:先从Calot三角进行解剖,之后在肝外胆道右侧紧贴壶腹部切口,展开钝性分离,保证胆囊管、胆囊壶腹暴露。如果Calot三角分离难度较大,需要先从胆囊底部开始分离,在保证操作无损伤的情况下,合理处理胆囊动脉与胆囊管,从而有效切除病变部位。对于创面渗液多、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处理不满意、有胆汁污染及手术不顺利患者而言,可以酌情置入引流管。
60例患者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54例(90.0%),中转开腹6例(10.0%);手术时间在40~12 0min,平均(64.5±3.2)min;术后并发症2例(3.3%),无死亡病例。见表1。
表1 临床数据表
3.1 手术适应证:现阶段,复杂困难胆囊还没有确切统一的诊断标准。有关学者认为,充满型结石胆囊,具有炎症较重、长期反复发作、壁厚超过5 mm的特点,属于复杂困难胆囊[2]。也有学者认为,胆囊管增粗、胆囊管嵌顿结石、胆囊三角脂肪堆积、冰冻胆囊三角等均属于复杂困难胆囊[3]。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胆囊三角脂肪堆积、伴有腹部病史等情况为早期禁忌证,因为此类复杂困难胆囊的胆囊动脉、胆囊管等重要结构辨识与分离难度较大,具有较高的中转开腹概率,并且非常容易发生血管、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所以不建议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2 手术要点:复杂困难胆囊通常伴有较为严重的粘连现象,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晰,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出现冰冻三角样病变。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alot三角解剖与处理是最为关键的环节[4]。在Calot三角分离之前,需要对肝外胆道走向予以观察,明确胆囊壶腹及其和胆囊管交汇部位的位置,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并且不会对胆道及胆囊壶腹造成损害。
3.3 术后引流管置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是否置入引流管,一直存有不同看法。有关学者认为,如果胆囊炎症不是非常严重,解剖结构也比较清楚,可以不置入引流管[5]。如果胆囊炎症比较严重,并且创面渗血情况较多,加之胆囊大部分切除、处理效果不理想及胆囊十二指肠痿的患者,需要在右肝前下间隙置入引流管。
3.4 术后并发症防治:复杂困难胆囊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候,解剖层次不清晰,极大的提高了手术难度与风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如果胆囊三角区粘连、胆囊结石嵌顿、胆囊周围粘连等,非常容易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此,在复杂困难胆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一定要认真解剖胆囊三角,并且保证手术操作熟练,以防对血管、胆管等造成损害,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还会出现一些术后并发症。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54例(90.0%),中转开腹6例(10.0%);手术时间在40~120 min,平均(64.5±3.2)min;术后并发症2例(3.3%),无死亡病例。由此可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处理复杂困难胆囊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选择与应用。
[1] 倪斌,魏源水,朱宏辉,等.复杂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6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8):697-699.
[2] 陶锐.368例复杂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解剖技巧与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6):671-672.
[3] 邹宏雷,张都民,杜鹃,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复杂情况及处理对策[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2):204-207.
[4] 阮翊,王勇,武洋,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出血的处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82-83.
[5] 洪峰,谢峰.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体会[J].安徽医学,2013,34(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