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梅
摘要: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天真、幼稚、可塑性极大的学前儿童,他们不仅是儿童知识、智慧的启蒙者,更是儿童情感、意志、个性的塑造者。因此,教师的知识、能力、以及个性品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师的言行以及教师情绪的表现等方面列举了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心理伤害现象,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几点避免对幼儿造成心理伤害的策略。
关键词:偏爱;不良情绪;调节;心理伤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导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正确的健康观念应包括幼儿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这就要求幼儿园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心理伤害问题并不少见,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某些活动内容对幼儿造成心理伤害。
教师选择的某些活动内容,可能会对一些幼儿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幼儿造成心理伤害。如:有一次,教师教孩子学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发现其中有一个孩子一直沉默着。询问后才知道,她的父母离婚,母亲不在身边。为了避免孩子产生“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失落心态,教师改变了歌词,并有意给这个孩子表现的机会。再比如,如果活动内容难度大,进度快,也会使一些发展较慢的孩子感到失落,失去信心。所以,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原则,还要考虑是否会对幼儿造成心理伤害。
二、教师的偏爱和某些言行对幼儿造成心理伤害。
著名精神分析大师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指出:“孩子的丧气(自卑)几乎都是因为他觉得另一个孩子比较受偏爱所引起的。”偏爱对幼儿最大的危害是挫伤他们幼小而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产生自卑心理造成人格上的扭曲,有的幼儿由于长期遭受嫌弃,缺少受,导致心理压抑。比如:有位幼儿上幼儿园都快半年了,但天天早上哭着不肯进活动室。原因是他曾与一位教师喜欢的孩子争抢玩具,并说了“教师每次都把最好的东西分给他”于是他成了这位教师心目中不受欢迎的角色,每逢碰到什么事情,这位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开口就训斥他。久而久之,这孩子就产生了对这位教师的惧怕心理和对幼儿园的厌倦心理,并用哭闹的形式来抗议上幼儿园,这位教师的偏爱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难道不值得我们沉思吗?
教师的偏爱不仅会对被冷落的孩子产生心理伤害,也会使受宠爱的孩子受到伤害。比如有个小女孩活泼、可爱、舞跳得好,教师格外喜欢她。慢慢地教师发现很少有小朋友愿意和她一起玩,甚至有些小朋友还故意使她难堪。教师了解其中情况,有些小朋友说:“谁叫老师就喜欢她呢?”失去了与同伴的交往,该女孩常常闷闷不乐,心情压抑。
有时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兴高采烈地说:“老师,我想帮你做XX事。”教师却一脸疑惑:“你?不行。”孩子黯然离去。有时,某个孩子由于某种原因在学习中产生困难,教师往往不耐烦:“学了这么久,还不会?真笨。”凡此种种,都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他们造成心理伤害。
三、教师的不良情绪对幼儿造成心理伤害。
某个幼儿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大班男孩把大便解到裤子上了,教师对此非常生气,说:“这么大了,还拉裤子,真没出息,光屁股呆着,直到你爸爸来接你。”其实那个男孩那天因为闹肚子,不小心把大便解到裤子上,可这位教师没有认真了解情况,开口就训斥,其原因是那天她因为迟到而被扣了奖金,情绪不好,所以,把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至使这个男孩委屈地流着眼泪,用惧怕的目光看着老师一句话不敢说。可见,教师因自身的不良情绪,也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
综合上述种种原因,如何在教育过程中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作为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全面认识幼儿素质教育的结构、明确幼儿素质提高的核心和根本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充分認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主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教师要尊重幼儿、平等对待每个幼儿,充分认识心理伤害的严重后果。
(二)做到爱心、耐心与细心。
幼儿知识经验少,是非观念差,独立生活能力缺乏,他们不仅需要成人对他们生活上的细心照料,行为品德上的耐心引导,而且需要得到教师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尤其是新入园的幼儿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教师的身边,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这是他们人生的一大转折,他们希望幼儿园像他们自己的家一样,渴望老师像妈妈那样给他们爱抚,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赖心理。因此,教师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把纯洁、无私的母爱献给每一个孩子,让幼儿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加强对自身情绪的调节。
幼儿年幼无知,自控力差,常会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如任性、不遵守规则、违背教师提出的要求,攻击性行为较多等,如果教师缺乏自制力,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例如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这不仅会伤害孩子的情感,而且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处事冷静,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做自己情绪的主人。首先,要自我疏导。自己有不良情绪时,可及时向亲人、朋友倾诉,万不能迁怒于幼儿,使幼儿身心受到伤害。
(四)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要求教师在为人处事方面积极活跃,情绪乐观、兴趣广泛、敢于尝试,愿意与人交往,在与孩子交往过程中,能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情绪给幼儿以良好的影响。充实、丰富的生活内容,快乐的情绪体验,给孩子温馨的爱抚和安全感会使幼儿变得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相反,刻板的教育模式,冷漠的环境氛围会使幼儿个性难以健康。因此,从儿童健康成长来看,教师应成为儿童快乐的天使,以充满活力的形象、快乐的个性、大方的仪容去赢得孩子的尊重与喜爱,从而塑造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