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沙拉木·亚森
摘要:当前农业生产性能过程中,随着种子、肥料、除草剂以及农药等方面的投入量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环境破坏,农业生产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干旱区域,降水量较少,且蒸发强烈,存在大量盐碱土地,并分布广泛,水资源严重匮乏。棉花作为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有超过50%的农户从事棉花种植工作,并且棉花种植所带来的收入达农民总收入的38%。近年来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已经超过我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20%,且其产量超过全国产量的30%,占全球棉花总产量的8%。尽管多年的发展使得新疆棉花从原本的粗放的传统栽培转为模式化和集约化的种植模式,棉花种植面积也急剧增加,但是我国在1999年取消棉花销售补贴后,收益急剧下降,所以本文尝试从精细种植角度对棉花种植进行分析,以提升棉花品质、降低棉花种植成本、提高棉农收益。
关键词:棉花;精细化种植;干旱
一、精细化角度开展新疆棉花种植所占的优势
精细农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理念,其与传统的保守农业相对立。传统农业生产管理较为粗放。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传统棉花种植都是以经验开展播种、施肥、除虫和灌溉等工作,在施肥的时间、肥量、药量、灌溉量等方面都是采用统一的标准,如此会导致部分肥沃的土地资源出现资源的浪费,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外还会使得棉花产品存在较高的农药和化肥残留量,并且其皮棉和棉籽的品质都会降低,失去市场竞争力。而采取精细化种植模式,则能够按照棉花种植的实际情况开展最为合适的生产管理方式,在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收益。
(一)節约农业资源
精细化种植,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从技术角度对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改进,挖掘潜力,从而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但部分技术的实施必须要建立在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否则尽管应用精细化农业种植技术,但却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例如为50亩土地开展滴灌、喷灌设施安装,其能够实现每亩节水1500方的目标,但是因其覆盖面积较小,使得机井以及配套设备的灌溉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相对于总投资而言,其节水效果与之无法成正比,入不敷出。此外,精细化种植还需要通过节约资源要素单位消耗量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但是如果该资源要素价格成本与用量无关,则对其相关节约技术的投入也没有必要。所以需要科学的核算资源的使用情况,以达到切实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精细化种植除注重农业经济效益之外,还追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缺乏良性的生态环境,盲目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土壤中微量元素严重匮乏,无法继续种植,使得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更无法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而精细化种植的过程中,通过注重合理使用有机肥、水溶肥以及复合肥等肥料,注重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能够使得土壤中有机、无机物处于较好的状态,为棉花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三)精细化种植技术体系对于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解决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之外,还需要注重匹配连接各个环节的技术,如此才能过获得整体的效益。而精细化种植,其根本是注重精确的要求每个种植阶段和种植环节,其通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动态的合理组合农业生产各要素,从根本上转变了农民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
二、基于3s技术的棉花精细化种植措施
借助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能够实现实时监测棉花生产过程中的气候以及土壤等因素,及时的了解棉花的生长状态、发育情况、病虫害情况、水分需求以及肥料需求的信息,然后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数据确定当前棉花生产中的田间变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生产决策计划,通过定量可控的农业化机械进行田间作业,达到棉花的机械化种植目的。基于3s技术的棉花精细化种植,能够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棉花的种植生产过程,从而可以对农业资源合理利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自然环境提供更好的保护,提升棉花的品质。
在棉花的精细化种植过程中,通过RS遥感技术能够较为准确的了解当前区域内的棉花种植面积,并且使用相关的判读技术,根据所获得的具有较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快速的了解不同区域上所种植的棉花的品种信息,以及同一区域内互相之间棉花生长的差异。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实时的遥感图像分析棉花的长势征兆,预测中值区域内天气的变化情况;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能够满足精细化种植中准确定位的需求。在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较广泛,不同区域内的棉花,其生长所需要的施肥、浇水以及除虫的操作不同,而通过GPS技术则可以开展棉花的施肥、浇水以及除虫操作的时候为相关的设备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棉花种植的差异化管理,不仅降低了种植过程中所可能造成的污染情况,还有效的节约了相关农业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采集、存储、分析、查询以及输出地理数据的分析系统,在精细化中始终处于技术核心的地位,GIS技术可以根据遥感技术以及GPS技术所获得的棉花生长、土壤、肥料、灌溉、储藏等方面的信息开展数据分析工作,进而制定具有精确位置信息的产品计划,为棉花的精细化种植中各环节的操作提供决策帮助。
例如,通过RS遥感技术发现棉花种植区域内,有一部分棉花生长状态存在问题,随后根据所获得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确定了影响棉花生长的大致原因,随后通过GPS技术确定具体位置后,由专业种植人员实际落实后确认部分地区的棉花当前对于氮、磷、钾三大元素的需求较高,而另外部分地区的棉花则更加侧重需求钙、镁、铁、铜、锰等中微量元素,还有少部分地区的棉花单纯的缺水。随后由GIS技术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后确定相关解决方案。鉴于新疆地区地处干旱,所以滴灌设施在满足棉花供水需求的同时,还能够较好的节约水资源,所以采取滴灌设备为缺水的区域供水,而针对缺乏氮、磷、钾元素的地区,将复合肥或大量元素水溶肥溶于水中后滴灌到其中;而对于做微量元素需求较高的地区,也可以采取此方式补充,切实落实棉花的精细化种植。
三、总结
精细化种植具有高科技、高投入的特点,由于精细化种植是动态的,所以3S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显著的促进了精细化种植的成熟与发展。但需要认识的是,3S技术的使用成本普遍较高,数据信息采集难度较大,广大农民使用困难,很难与自动化农业机械设备较好的匹配,所以棉花的精细化种植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前进,以求在未来取得更好的种植收益。
参考文献:
[1]黄海渊.精细化管理在茶叶种植和加工中的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8(02).
[2]朱惠芝,季芬.石河子垦区棉花种植精细化气候区划[J].新疆农垦科技.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