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波 周鹏飞 李飞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我国城市生态化、环保化的发展,如何解决问题,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推进肃清障碍,已经成为当前国家、政府、各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生态城市;景观构建;城市生态空间
引言
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过度地强调各个要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聚集与展现,不断地向自然索取,增加了城市周边生态系统的压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环境意识普遍提高,尤其是近十几年,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很多学者与专家研究的焦点与热点,也正以其全面、整体、持续、综合的服务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从整体对比来看,多为理论性研究,缺乏从一个实质性的问题诸如某一特定空间的景观营造或具体的植物配置视角展开来研究分析生态景观城市建设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城市建设概述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由原苏联城市生态学家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式。该理念的追求目标主要包括:技术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生产力与创造力得以有效保护;物质、信息、能量的高效率运用;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城市的出发点在于解决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环境,并且其内涵融合了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各种因素,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复合系统,该理念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们对于理想化城市的追求。1989年,我国江西省宜春市首次开启生态城市建设项目,成为第一个生态城市建设试点,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逐日普及,从1995年开始,我国成都、天津、扬州等城市先后提出构建生态城市的目标,由此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全面拉开序幕。
二、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经济与生态发展不协调
在改革开放之初,受总体经济政策的影响,我国将主要精力置于发展经济之上,片面追求经济的复苏与增长,实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持与保护,甚至以牺牲城市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受这种传统发展思想理念的遗留影响,在我国后续城市建设中,依然不能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提起应有的重视,城市发展规划中依然将经济发展置于首要位置,对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没有及时采取治理措施。此外,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逐渐意识到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然而先前的遗留影响依旧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
(二)城市生态资源较差
城市生态资源较差会在根本上拉低生态城市建设的起点,使生态城市建设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城市生态资源较差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城市居民居住的生态环境恶化,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绿地减退等多项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与解决,导致在空气质量、水质、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较发达国家处于落后地位;其二是城市资源短缺,主要表现在饮用水资源、可规划用地、矿产资源等方面的不足,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要以资源消耗作为基础支撑,城市资源短缺必然会限制城市的发展及生态城市建设的推进。
(三)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定位不明确
城市建设忽略了本应有的方向,陷入城市评优多少攀比的乱象。到底该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才是理想中的城市模型,这些概念的纷乱使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陷入迷茫,甚至走入误区,因而对城市建设目标的正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三、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对策
(一)完善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
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针对政策、制度等制定与落实,将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经济建设置于首要位置,大力宣传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强化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给予生态城市建设足够的制度与资金支持,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推进提供保障,从而强化城市的生态功能与作用,并以科学发展观为内核统筹城市经济发展,使之与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健全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具有较强的多元化意味,并包含对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与结合。因此需要依据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阶段,将总目标分解成为阶段性目标,从而健全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生态化能力与协调性进行评判与衡量。另外,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健全需要以国家环保局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指标规定为基础,遴选与本地区特点相符的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对于无法运用分辨信息实施权重确定的指标,需要采用专家分析法对其权重进行科学化的确定,以强化生态城市综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而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科学的指导意见与参考依据。
(三)强化城市居民的生态意识
强化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首先需要采用有效手段强化宣传教育,从思想上提升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同时促进生态城市理论的推广,使社会公众意识到自己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责任与义务,从而激发其内在驱动力与主观能动性,促使其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借助生态文化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生态城市建设的氛围,以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及学校为主要阵地,構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内涵的生态教育管理网络系统,充分发挥生态教育模范带头作用。
结语
总之,以上就是我个人见解。建立经济、社会、文化相融合的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城市景观模式是城市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宜居城市的必然选择。它是一种复合的系统,是一种三维模式,绝非单一纯粹的自然系统,也并非为建筑或汽车而设计,是为人设计的。但是,这种设计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因而其随后的景观建设应具有一定的基础功能性、应用性、实用性与适用性。在这其中以“人性回归”精神为导向,但是不能违背自然对人的约束。最终探索景观与城市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构建真正服务于人民的、综合的、持续的、发展的城市生态空间。
参考文献:
[1]冯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与对策[D].西安:西北大学,2006
[2]丁健.论城市治理——兼论构建上海城市治理新体系[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7-9
[3]叶亚平,刘鲁君.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3):22-24
[4]宁艳杰.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