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北京四合院文化及其历史思考

2018-03-22 12:51赵培卿
魅力中国 2018年36期

摘要:四合院是北方建筑的代表,北京四合院则是四合院建筑的典型。北京四合院的产生、发展及其体现出的四合院文化,与北京的历史地理因素关系密切。本文试通过对北京地理因素的分析,阐释北京四合院的基本概况及四合院文化。

关键词:历史地理;北京四合院;四合院文化

四合院建筑的历史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四合院建筑中的某些特征,典型的四合院在隋唐时期出现,明清之际,四合院更是成为了我国北方的主流民居。如今人们谈起四合院,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北京。北京的四合院,极为工整均衡,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这与当地的历史地理条件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就将从北京的历史地理条件入手,进一步分析的北京四合院文化。

一、北京的历史地理条件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尽端,西北部是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东南部是洪积冲积物组成的一片冲积平原,地质属黄土层冲积层,主要由永定河挟带的泥沙冲积而成,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北京有较大一块土地可以建造房屋。同时,北京处于多地震地带的特征使得其无法建造较高层的民居建筑。因此,平面面积较大,适合多代居住的四合院就成为北京民居建筑的首选。

在民居建筑的条件中,气候是一大制约因素。北京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风,秋季短促。风向以北风最多。由于北京冬季寒冷,因此适合墙体较厚的建筑;而为了适应夏季多雨、春季多风沙的特点,建筑的屋面则应该采用两坡顶的形式,并出挑至台明外沿,以便于排水;居住建筑朝外的一面不需要有很大的窗户,以防止风沙;院内各建筑之间需要有较大的间距,有利于日照、采光和通风。而北京四合院厚重、多层的墙体,坡顶型的屋顶和宽敞不失隐蔽性的特点则刚好能够与北京的气候条件相完美契合。

古时建造房屋没有现代的机器技术,全部依靠人力,实属不易。因此,建筑材料也是制约民居建筑一大因素。木材、石灰和矿物是建造民居的必需品,而恰好北京地区的这些自然资源相对来说都较为丰富:西北部山区木材和煤炭资源,西部现门头沟附近盛产的石灰都为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由于地理地势优越,早在夏、商、周时期,北京就成为华夏文化与戎胡文化交流的枢纽,中原与东北经济往来的汇合点。此后随着东汉乌桓和鲜卑的迁入、北周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形成了北京地区多元人口构成的特征。多区域、多民族、多人口的生活环境,势必会造成一定分歧,因此,每一个家庭都需要相对独立、封闭的生存空间,而北京的四合院,则可以很好地满足当时人们的这一需求。

在多种历史地理因素的促使下,北京的四合院逐渐成为了当地民居建筑的典型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中国独特的四合院文化。

二、北京四合院概况

标准的北京四合院大约宽五丈、长八丈,坐北朝南,临街的五大间,每间一丈长,由砖瓦组成,最东边的一间是大门,西面第一间是门房。由于北京四合院建筑讲究含蓄美,因此在大门的门前往往还会建有一面影壁,可以挡住屋内的杂乱和主人必要的隐私。影壁的制作,可简可详,旧时大户人家往往会在影壁的雕刻制作上下足功夫,因此影壁也是北方建筑技术中的精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进入大门后,还不能看到四合院内宅,内外宅之间的沟通是通过第二道“二门”实现的,“二门”也叫做“垂花门”,垂花门“前檐雕梁有木制花棂,左右棂框下垂端部,或雕成莲花宝美,或雕成贯圈绣球,施以金粉彩画,作为装饰,极为华赡。”①垂花门一般会建造在三层或者五层的台阶上,走过垂花门,也不能直接看到里院,在垂花门的左侧和前方,依然会有类似影壁的屏风遮挡视线,右侧则作为日常通道,可以直达上房。

走过垂花门后,可以大体看到整个四合院里院的情景,里院中型制最高的是北面正房,普通的四合院一般有三间到五间正房,七间正房的四合院相对比较少见,正房两侧稍为低矮一些的房屋被称为耳房,西面的二房在过去常常会被用作书房。四合院中与正房呈直角关系分布的是东厢房和西厢房,倒座房位于宅院前部,大门左侧,在宅院的最后,还有一排不大的北方,称为后罩房。

旧时四合院的住室分配是极有讲究的,一般长辈居住在北正房,东西厢房居住儿孙后辈,由于东面为尊,因此长子长媳通常居住在东厢房;后罩房一般是未出嫁小姐的闺房,后罩房位于四合院后部,藏于深宅,因此旧时的闺中女儿也有“养于深闺”之说。

三、北京的四合院文化及其历史思考

北京四合院不仅仅是一种民居建筑,它本身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向。例如北京四合院中的砖雕、木雕,做工都非常精美,堪称艺术佳品。这些雕刻也表达了主人对自己家庭和宅第的美好愿望,例如:蝙蝠象征幸福,“寿”字或桃子象征健康长寿等等。同样的,四合院的建造也有很多的忌讳,旧时常有“桑松柏梨槐,不进王府宅”的说法,大抵也是由于这些植物的谐音对宅第的发展有着不好的昭示。

此外,北京的四合院文化还体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甚至成为了许多文人的创作源泉。例如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曹禺先生的《北京人》等。而《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对于明清之际的四合院文化的体现可谓淋漓尽致。在《红楼梦》第三回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正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转过屏风,小小三间厅房,厅后便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掛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笼......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

北京四合院的产生、发展,契合北京本身的历史地理条件,其实是一种饱含先人智慧的建筑方式。然而在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冲击下,北京的四合院已经基本消失殆尽。四合院能够带给人们的宁静和舒适,没有真正经历过,而只是通过文学作品或是旅游中走马观花的我们来说,不过是隔靴搔痒。尽管现在有许多人对北京将四合院作为文物保护不允许人居住的做法颇有微词,但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当下一种比较好的保护四合院文化的形式。

四、结语

北京四合院的发展是由古时北京的历史地理等多种条件决定的,但如今北京四合院的时代却真真实实地过去了,就好像现在不断衰落的各种传统文化,而对于那些执念于北京四合院文化生活的后人来说,也只能是眷眷于往昔,惋惜于眼前,惆怅于未来了。

注释:

①邓云乡:《北京四合院》,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3页。

作者简介:赵培卿(1998.05--);性别:女,籍贯:浙江省宁波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无;研究方向: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