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创建良好课堂气氛的方法

2018-03-22 02:17热央古力·托合提
魅力中国 2018年33期
关键词:创建气氛活跃

热央古力·托合提

摘要: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的基础。尊重学生个体,营造课堂良好气氛;培养容纳型人格,创建课堂活跃气氛;成就学生精彩认知,培养课堂活跃气氛;透过学生心理表现,调节课堂活跃气氛;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实现课堂活跃气氛。把课堂还给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创建;活跃;课堂;气氛

经教学实践中,我对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和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因而,在教学时,我非常重视课堂的气氛的创建。因为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反之,则沉闷、冷漠、消极的课堂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智力活动,窒息智慧火花。下面联系实际教学谈谈创建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方法

一、尊重学生个体,营造课堂良好气氛

尊重学生,与他们平等对话,这是消除学生顾虑,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关键。如何尊重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能够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尝试用学生的思维去想问题,去琢磨学生可能有的顾虑,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可能会需要的帮助,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站在学生的角度,我们就能发现一些成人所忽视的,或者是无法理解的做法。其次,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甚至要感谢那些“犯错”的学生,因为学生的错误,能让教师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之处。再次,我们要善于反思,当课堂气氛不活跃时,教师可以坦诚的自问,是“问题太难,不知道怎么回答?”还是“问题太简单,不屑于回答。”还是“听不懂,没有思路!”……也就是教师要试探着去了解造成冷场的原因,只有找到问题症结,才有可能找到化解课堂不活跃的机会。只有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教师的和颜悦色,教师的理解,他们才有可能释怀,放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

二、培养容纳型人格,创建课堂活跃气氛

容纳型人格,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宽容大度的态度,相互信任、互动配合,对事不存在偏见,能接受自己的一切,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它是创建活跃课堂气氛所具备的人格品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组织作用极为重要,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交流、争执,课堂有时处于无序状态,这时,教师充当的角色既是参与者又是合作者。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的的意见等,从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这种潜移默化的容纳型人格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强调合作时的优势互补、相互支持、配合信任、接受分工、积极态度,完美形成合作学习与容纳型人格的和谐统一,是创建课堂活跃气氛的首要策略。

三、成就学生认知精彩,培养课堂活跃气氛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有准备的交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写法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会语言表达。教师可以依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去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是什么样的体裁就应该创建出这一体裁特点的课堂来,让学生能有一课一得的收获。这一点,特别是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节课40分钟,教师要合理安排,做到精讲多练,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有人曾用一个所谓数学加法公式来计算一节课的教师用时时间:3+15+20+2=40;3分钟导入,15分钟讲解,学生20分鐘动笔,最后2分钟教师评价或总结。当然,这样计算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过于僵硬死板地运用,未免也显得太过迂腐。总之,教师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才能达到学生积极参与的活跃课堂气氛效果。

四、透过学生心理表现,调节课堂活跃气氛

深入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和身心发展特征,这是及时调节课堂气氛的一项重要功课。我们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他们在学习时可能产生的一些心理想法;了解孩子们的性格特点,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面对挑战时所持的态度。孩子们性格普遍内向,就需要教师多鼓励;孩子们思维能力相对不高,问题设计难度就要放低;如果孩子们喜欢挑战,教师就要更多的放手……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才能准确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

另外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从孩子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中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如果孩子眼睛无神、表情呆滞,那就说明他不在学习状态或是学习遇到了困难,这时候需要停一停扶一把;当他们稍显不耐烦,眼神迷茫,说明他们不感兴趣,需要教师适时的调节气氛……从学生的表情中透视他们的心理反应,教师才能恰当地调整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气氛更为活跃。

五、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实现课堂活跃气氛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让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这样既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又在活跃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有春, 赵淑艳. 浅谈营造良好课堂氛围[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1):59-59.

[2]高江华. 活跃课堂氛围,打造高效课堂[J]. 小学科学:教师,2011,(12):110-110.

[3]刘昌福. 浅谈如何活跃课堂氛围[J]. 科技视界,2013,(36):259-259,311.

猜你喜欢
创建气氛活跃
Creating an Atmosphere
当个努力型“气氛组”成员也不错
活跃在高考中的特殊函数
这些活跃在INS的时髦萌娃,你Follow了吗?
除夕赴年夜饭
数据分析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
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