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其茂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高中物理教师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情境教学,落实情境教学法,讲解物理课程时,便可依据教材内容提出多个问题,以此布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知识,自主总结出答案,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究能力,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点,有利于提升物理教學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境教学
前言
以往高中物理课堂上,由于过于注重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一味地灌输知识,不注重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学中始终机械化讲解课程内容,致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难以调动起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性,逐渐对学习物理知识不感兴趣,必然会降低学习效率,不利于构建高效课堂。对此,以下文章提出了开展情境教学,便可改变教学现状。
一、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情境教学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为主,高中物理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创设实验情境,从而先演示操作步骤,而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仪器,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调动学生一步步进行物理实验,逐渐理解物理实验结果所涉及的原理,更加扎实地掌握物理知识,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得以提高。此外,还可以在讲解新课程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以此渗透知识点,进而巧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分析生活化的知识点,渐渐地意识到生活中有很多自然现象包含很多物理知识,驱使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点,积累更多的知识。可见开展情境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在学习中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状态学习教学内容,便可构建高效课堂,表明落实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
二、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研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学生在学习中一时难以快速理解知识点,为了帮助奠定坚实的物理基础,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通过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积极归纳知识点,逐渐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以良好的状态总结物理知识,进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表明课前向学生提问,音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非常重要,不仅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先提出几个问题,而后,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整理出答案,驱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主动探究新课内容,探究过程中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便可全面掌握物理知识,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时效性,可见创设问题情境具有重要意义[1]。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物理教学之中,教师在课前运用多媒体,在网上下载物理教学视频、平面示意图等等,获取诸多的教学资源,便可精心设计成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授课过程中借助投影仪播放生动、立体的画面,展示出动态化的物理知识,呈现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教学中不再照本宣科,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随时切换画面,一边播放画面一边详细知识点,进而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促使学生对物理原理印象深刻。同时,在学习中快速理解课件中的物理知识,在理解的前提下,扎实掌握物理公式、概念等,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可以依据不同的物理课程,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不用的教学课件,必然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物理知识,渐渐地不再感觉物理课程枯燥、乏味,对学习物理知识非常感兴趣,更加期待上物理课,从而主动学习,有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2]。
(三)创设实验情境,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演示实验步骤,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对物理知识理解的更深入更透彻,在学习中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有利于构建时效性课堂。因此,物理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开展实验教学,以此创设实验情境,例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利用有孔的卡片确定平抛运动的位置,之后,抛出小球依据运动轨迹测出任意一点作为坐标轴,标注x和y,引导学生判断坐标点上的直线是否竖直,学生认知思考之后积极回答,踊跃表述出自己的想法,依据学生表述的内容,充分了解学生是否理解物体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偏差的地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物理实验,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水平方向物体匀速运动,而竖直方向属于自由落体运动,深入理解知识点,更加全面地掌握课程内容,方可提升物理教学效果[4]。
(四)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高中物理教材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可以结合生活创设情境,便于学生轻松理解生活化的知识点,进而快速掌握物理教学内容,学生不仅跟上教学进度,还提高了学习效率。可见教学中依据生活中的事物渗透物理知识非常重要,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知识,思维更活跃,注意力时刻保持集中的状态,更加主动地分析知识点,逐渐意识到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包含物理知识,驱使学生积极探索知识,渐渐地提高探索能力。由此可知,立足于教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例如:在学习《力的合成》时,就可以讲解在拔河比赛中多个人共同用力,促使力的合成,便可获胜,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便可扎实牢记知识点,必然会提高物理教学效率[5]。
总结
综述,高中物理教师通过创设多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由被动的状态转为积极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出主动性,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学习物理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可见开展情境教学,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最佳的状态学习知识,进而高效学习物理公式、定理等,势必会提高物理教学的时效性,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蕾.情境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2]李昕玲.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李艳利.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4]陈铖.高中物理情境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