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铮 邢国徽
摘要:本文以绍兴水域旅游资源为探索对象,结合历史文化因素分析水、古桥、船等绍兴水域特色资源的分布状况,提出“重建绍兴水城”,创建有绍兴特色的水上旅游网络,将绍兴从古韵水乡华丽转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水城的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借鉴“全域旅游”发展的概念,以项目融合推进、景点提档升级、文化智慧营销为方法,提出恢复水上交通体系、街区景点融入水上旅游、电子商务助力水上旅游等具体建议,在串联水陆交通形式,升级古城水乡游之时,应把水道、步行街和历史连接起来进行有机的规划,发掘水陆沿线历史人文内涵,才能展示古城特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充分激发“东方威尼斯”的旅游潜力。
关键词:水域;旅游;探索;规划;水上交通体系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下辖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是著名的水乡城市,东北部为水网平原,西部为丘陵山地。绍兴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河网密布。绍兴历史悠久,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
一、绍兴水域旅游资源概述
如蛛网的河渠把辽阔的平原分割成数不清的小方格。平原上众多的湖泊犹如群星闪烁,艳美无比,较大的湖泊有狭搽湖、青甸湖、鉴湖等。最大的湖泊当推狭搽湖,烟波浩渺,蔚为壮观。最有名的当数鉴湖,李白曾以“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的生动诗句描绘鉴湖的秀丽风光。无数河流湖泊,相互沟通,交织成一张撒落在平原上的巨大水网。
绍兴水域主要被划分为四个区域:绍兴市城区河道、绍虞平原河网、鉴湖水域以及曹娥江流域。绍兴市城区河道:主要为环城河(风则江、淡港、城北河),城南府河、咸欢河等,城西环山河、西小河等,城东北稽山河、上大路河等。城区河道具有观赏、航运、排水、纳污等多种功能。绍虞平原水网及鉴湖:绍虞平原水网包括两个环境单位。西片东起曹娥江,西迄西小江,南起会稽山,北至钱塘江。东片为上虞北部,其特点为河网密布,水环境容量大,补给水源多,基本是未受污染的山溪河流。鉴湖水系:位于绍虞平原西南部,发源于会稽山的数十条溪河呈梳状注入。曹娥江:为境内重要入海河流,其环境区域包括新昌、嵊州、上虞及绍兴的部分地区。
桥多,船多,是绍兴平原水乡的又一特色。古云:“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鳞次栉比、古色古香、风格各异的众多桥梁确为水乡增添共景。绍兴也是闻名的“桥乡”,如八字桥、念眼桥、太平桥等都是因河而宜、各具特色的青石板桥。特别是柯桥钱清一带、与萧绍运河并行的古纤道桥,更具浓厚的地方色彩,宛如一条长虹,跨越在古运河之滨。纤道桥延于清同治年间,是水乡绍兴特有的地理景观,现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船是水乡绍兴最重要的交通下具,古人形容这一带“以船为车,以撑为马。”只有到过水乡,才能真正理解“南船北马”的交通地域差异。乌篷船是绍兴数量最多最富地方特色的船只,它犹如水上自行车,轻巧自如,灵活机动,所以人称:不坐“贡多拉”等于没有到过威尼斯,不坐乌篷船等于没有到过绍兴。”
二、重建绍兴水城的政策导向
早在 1982 年,绍兴作为江南水乡城市的代表,就以其灿烂悠久的越文化及浓厚的风土人情位列国务院公布首批 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座 2500 多年前建成的古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城,也是人类规划史上不可多得的历史遗产。
2014 年召开的水城规划理念国际研讨会上把“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
作为当今建设的要务,力图将绍兴从古韵水乡华丽转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水城。要突出绍兴古城水乡特色,发掘当地的文化和遗产,使之成为中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代表城市。
绍兴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河网四通八达,水上旅游經济发达,重建绍兴水城与政府旅游发展规划可谓相辅相成,绍兴市旅委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重点中提出增强全域旅游发展动力,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环境的旅游业发展指导思路。在夯实全域旅游基础的前提下开展智慧营销,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的联动,打造主题旅游线路,推动全域旅游生态圈的形成。水域资源的介入使得“主题旅游线路”更加丰富多样,通过APP、微信小程序的实时定位及景点介绍等功能,也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创建有绍兴特色的水上旅游网络,可以带动沿岸水乡经济繁荣,促进绍兴的经济发展。
“重建绍兴水城”是绍兴市当今建设之要务,因此,如何将古城水乡的魅力展现在游客及市民眼前,已经是规划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典型旅游城市及绍兴现状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建立密集多样的水上交通体系、串联水陆交通模式及发掘沿线历史人文内涵等若干规划新思路,最终形成一个水陆交汇,水景、建筑、文化和谐的多层次的游览体系。
三、重建绍兴水城的具体建议
①建议恢复以乌篷船为代表的绍兴水上交通体系。目前绍兴规划的水上巴士航线功能定位是旅游和通勤,暂未对传统的水上交通工具,如绍兴特色的乌篷船等灵活的水上交通形式做出规划和倡议。通过对威尼斯及阿姆斯特丹等著名水城的分析,可以看出密集多样的水路交通模式更适合水巷穿城,游人穿梭的游览方式,有利于现代水城旅游业的发展。
②开发历史街区融入水上旅游。目前仅鲁迅故居、仓桥直街及沿环城河等几处设置了步行街,尚未形成古城步行游览体系,且未与水上巴士规划航线产生密切联系。如在水上巴士及乌篷船组成的密集水上交通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七大历史街区和古街老巷规划出步行游览网络,定能吸引游客及市民走街串巷欣赏古城水乡文化和风土人情。因此通过串联水陆交通形式,升级古城水乡游,形成丰富而立体的水岸互动景观,是规划古城水乡游览路线的一大趋势。
③绍兴地方文化贯穿水上旅游。绍兴市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 339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 100 名,建成并开放了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古桥水巷、酒乡传奇、枕河人家、名士之乡的故事仿佛随着耳畔的古韵戏腔一同穿越千年。因此,在串联水陆交通形式,升级古城水乡游之时,应在间上把水道、步行街和历史连接起来,发掘水陆沿线历史人文内涵,才能展示古城特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④借助电子商务,开展智慧营销。有力促进旅游品牌推介。成立智慧旅游营销联盟,继续开展线上、线下旅游营销推介,推进智慧旅游信息化项目建设,加快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落实省侨联海外50多个国家、4000多家中餐馆播放绍兴旅游宣传片工作。同时,结合电商平台、APP、小程序等手段,提供旅途实时定位、游客自由聊天室、景点知识实时推送、文化特产一键直购等便捷化的实用服务,切实提高游客旅游体验,配合AR与VR技术,完成数字化旅游经营。
四、重难点及经验反思:
①水上交通的与时俱进与传统水上交通形式的统一发展。水上巴士的研究和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乌篷船作为水上旅游交通形式单一。所以要统一规划,既要换代升级,又要保持传统本色。
②市民生活与水上旅游有机结合,民众的保护意识、参与程度进一步加强。在发展绍兴城旅游业,对外传播水乡文化的同时,必须加强民众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度以及保护意识,发扬绍兴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继承弘扬灿烂的越文化,是市民的日常生活与水乡旅游融为一体。
③电商平台的过度应用可能会造成古城旅游氛围的削弱,需要保留一些传统元素,如何平衡传统元素与信息化手段的配比是重建绍兴水城面临的一大考验。建议循序渐进,先完成实时定位、景点知识推送等基础信息化功能,再逐步完善电子商城。
参考文献:
[1]范今朝,程玉申;杭州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状况、特征与开发思路一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部分结果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2期
[2]罗关洲. 绍兴古桥文化[M]. 北京: 中华书局,2004
[3]黄丽斐,张艳,庄程宇,戴翼翔;重建绍兴水城--探索古城水乡游览规划新思路[J];建筑与文化;2016年12期
[4]绍兴市旅游委员会;绍兴市旅委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重点
[本文系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绍兴水域旅游资源的探索与规划”(13535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