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本教育理念下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渗透

2018-03-22 11:43李晓金
中文信息 2018年1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生本理念德育渗透

李晓金

摘 要:作为现代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理念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在班级管理体系中,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德育教育,进行德育渗透,可以提升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当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不断适应时代发展。文章立足班级管理实践,探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生本理念 班级文化 文化建设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1-0-01

随着经济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校园德育教育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和挑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德育教育,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基于此,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要求,也是当代德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新形势下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缺乏创新性

在德育教育实践中,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较为突出。一些教师认为德育教育在教学创新与改革上,并没有太大的空间,很多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推进,缺乏进行教学改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样的教学理念影响下,德育教育有效性普遍不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德育教育水平的总体提升[2]。帮助教师构建现代德育教育体系,不断优化德育教学流程与教学方式,是现代德育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提升学生德育水平的关键。

2.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内置能动性不足

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下,很多学生重视自身应试能力的提升,对于德育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制约了德育教育效率的提升。对于学生参与德育教育主动性不足的问题,既要从学生本身入手,也要从德育知识入手,通过二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高效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当代德育的总体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我们始终倡导将德育学习的主动性交还给学生,但大部分教师只是口号喊得响,在实践中对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置若罔闻,致使学生成了课堂的看客,失去学习的兴趣,更遑论在课堂上有突出的表现。因此,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德育发展,让学生退居德育教育之外,教学缺乏活力,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知识的方式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认识来源于实践,生活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源泉。从学生生活实际取材,选取他们感兴趣或困惑的问题来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内容,这样现实性紧迫、真实性强、需要度高的内容易于被学生接受。

以往,我们往往陷入一个又一个误区,认为我们灌输给学生大道理,学生就能成为我们所希望的样子。可是往往事与愿违。事实上,德育教育并不是空中楼阁,而应该接地气,落地生花[3]。因此,德育教育要深入学生的主观世界,思考学生之所思所感,清楚他们面临的处境问题,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样针对性才强、效果才好。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感兴趣程度以及接受的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德育教育内容的选择就要把握这几个要素,从学生所思所想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反映学生客观情况。比如学生心理上遇到困惑,对生命价值认识不清时,这时我们的教育内容就要吸纳这些热点问题,这样学生才更感兴趣,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同时也帮助学生提升了自身的思想境界。

2.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的思想、观点来源于客观事物或客观现实,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个哲学之认识规律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学生道德水平提升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班级文化建设大环境下,充分体现包容、多元的精神,是渗透德育知识的有效路径,对于提升学生综合道德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环境,文化认识与道德认识也不尽相同。个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个体的素质存在差异性,不同个体在价值观、人生观表现上是不同的。基于此,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正确方向上实现多元发展,是现代班级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的重点[4]。在班级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制定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时,首先要承认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每个学生个体的素质存在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性给予区分,合理区别对待,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坚持以分类指导为原则指针,根据其不同的思想特点、心理发展状况选取不同的教育内容,更好地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德育教育还要与时俱进,采取分类指导进行有效灌输和传导。

3.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有多层次、多角度、多影响的。

要想实现德育知识的有效渗透,必须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在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新型关系,进而让学生在舒适和谐的氛围中,感知德育知识,提升道德水准[5]。又因为学生的发展同时受到来自个体自身、学校、社会(社区)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面临的问题既具有相似性。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須体现学生真情实感和所思所想的,这样的文化建设内容才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才有助于学生对于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于此,应当着力构建平等、和谐的班级文化,利用这样的平台深入开展的德育教育。

综上所述,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二者融合开展,要引导学生利用积极的心态在生活与学习中认识自我,并有合理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意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平和友善,杜绝不良思想的侵袭。要注重德育教育创新,将德育教育植根班级文化建设当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渗透与教学融合。

参考文献

[1]黄树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构建特色班级文化[J].教师,2016(4):112-113.

[2]周珂.泛在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效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64-65.

[3]梁嘉声.“6S”管理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2):29-31.

[4]肖文冲.用先进的理念引领班级文化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44-45.

[5]钱入深,骆国定.试析班级文化环境建设中班主任成长的途径与方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9):415-416.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生本理念德育渗透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