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乡土之优秀传统文化 行核心价值观校本德育

2018-03-22 11:49程荣彬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德育

摘 要: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利用乡土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又是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本文从校本教材《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开发和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开发乡土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德育。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德育

一、 乡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

在校本德育课程的研发中,校本教材的选择以能突出地方特色作为课程的主流内容。以闽南传统建筑为例,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中要考虑三个方面:

(一) 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重要任务

闽南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雕绘装饰、鲜明的地方特色闻名于世。但随着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影响,闽南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化,尤其是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更是日益萎缩,面临着蜕变和消亡的危险。因此,让学生学习和了解闽南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是地区学校的重要任务。

(二) 挖掘具有丰富的乡土传统文化资源优势

泉州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40处,县(市)级600多处。泉州地区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富、别具一格,有闽南方言、多教并存的宗教、泉州南音、惠安女、蟳埔女服饰、宋元明的港口遗址、祈风遗存以及华侨文化等。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是泉州众多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造型古朴俏丽,装饰精美繁复,其即将流逝的画、雕、剪粘、堆砌等传统建筑装饰技艺,不仅隐含独特的审美情趣,还流露着浓浓的人文情怀。闽南侨乡大地上的红砖燕尾脊大厝建筑,浓缩了闽南人坚韧、豁达的性格,维系着海内外宗亲亲情往来的乡愁。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德育最好的现实教材。

(三) 校本德育课程要體现人文性、时代性、地域性、适应性的特点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立足实际、以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选取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相契合的知识经验,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

一要凸显人文性。优秀的乡土传统文化中沉淀着许多“永恒”的人文问题,校本教材《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中,闽南传统建筑的布局、营造技艺、装饰上无不体现着闽南各种人文精神。

二要凸显时代性。校本教材《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中,依托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来实施校本德育,既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又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紧贴时代,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三要围绕地域性。闽南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的性格特点培育出具有浓浓儒家思想的居住环境之中。校本教材《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围绕地域性的文化特征,引导学生领悟、感受一种健康向上、弘扬美德,祈愿美好的生活环境。

四要力求适应性。校本教材《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中,内容都是学生熟悉或能引发兴趣的文字、图片。从学生需求和认知特点出发,贴近学生,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具有可读性和实践性,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 校本德育课程的研发

在校本德育课程研发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三点:

(一) 准确定位课程目标

开发校本德育课程《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目标,首先就是让本地区的新一代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国家课程的同时,积极学习和了解闽南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培养学生认知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情感。其次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地方文化。三是借助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 依托课题研究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成立“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视域下的初中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以惠安传统建筑文化为例”项目课题组,经过对本地的传统建筑进行理论学习、实践考察、活动探究等方式来开展。制订专门研究方案,通过调查、探究、制订课程目标、课程大纲、编写方案等环节来组织教材。《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最终以依托课题研究转化为具体成果。

(三) 制定有力措施保障课程开发

课题研究要成功,必须要制定有力措施保障课程开发。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一是发挥课题负责人核心主导作用;二是发挥教育专家的引领作用。校本教材的修改工作,得到了同行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导;三是建立了运转有效的研究工作机制,才能保证研究工作持续进行;四是整合了多方力量、多方征求意见,确保教材开发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五是结合教师的专业发展;六是注重宣传,获得认可。

三、 教学与社会实践

我们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坚持两个价值取向:

(一) 坚持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主的课程实施取向

我们在开展《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校本教材的教学和社会实践中,采用讲座形式、活动探究与社会调查相结合。吸取乡土传统建筑文化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精华,把它融入到德育工作中去。比如开展“家乡的厝”为主题的建筑文化摄影作品征集、小论文评选、演讲比赛等,让大家去拍摄、去现场考察感受、用文字理论去提升、用演讲比赛去感化等,坚持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主的课程实施取向,做到知识经验和人格发展的整合。

(二) 坚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课程评价取向

校本德育课程评价是研究校本德育课程价值的过程。由于校本德育课程采用相互适应的取向。因此,校本德育课程评价就是必须采用形成性评价和主体评价取向。首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其次,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在学生的自我评价方面重点放在学生追求自我进步而不在超越别人,关注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安维武.挖掘乡土资源传承民族文化[A].乡土知识与文化传承——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论文集,2013.

[2]郑维明.闽南侨乡传统大厝风貌及文化内涵[J].文物世界,2016,4.

[3]高艺玲.探究闽南传统建筑美术资源的人文性与技艺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4.

作者简介:

程荣彬,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