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勇
对于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尤其是语音赛道,科大讯飞绝对具有标志性意义。经过去年的一轮狂涨,其市值年底甚至突破过1 000亿人民币,市盈率更在300以上,也引起了巨大争议。这家公司未来会走向那里,市值走低、持平还是一路上扬?
在工业时代,人们用市盈率与企业发展速度的匹配度等,来计算一个公司的估值,当互联网落地的时候变了,卡位比赚钱重要。对于科大讯飞,如果把它看成一个传统的做系统集成的公司,那当前300的市盈率是可笑的;如果看成是一个卡位成功并能在特定趋势下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那1 000亿元市值就并不贵。
按照这一套逻辑,那讯飞贵与不贵就取决于人工智能到底成与不成,而这公司能占据怎么样的位置。前者决定池子有多大,后者决定它到底是多大一条鱼。从各种公开信息来看,讯飞正在尝试从两个方向同时取得突破:
一个方向是传统的to B或者to G市场,讯飞正在尝试把自己的优势不断延展,同时把自己的角色从技术提供商变成完整的产品或者系统提供商。
但如果只是作为其中某一环节的技术供应商,其所能创造的收入和利润是完全不能支撑一个千亿市值的公司的,所以讯飞必须做的事,就是在更多的行业里做更深的纵向整合,成为特定行业利益分配的決策者,那它的市值可以去对标海康威视。但是,这也意味着讯飞会与既有的分工链条上的企业竞争,理论上讲,讯飞因为核心技术的优势胜出的可能性大,但这会是个漫长的过程。
讯飞也在同步推进第二条路,在消费电子领域成为一家端到端打通、有个人产品的企业。
一旦走上这条路,其终点就非常简单,甚至有一点滑稽:讯飞要变成一家手机企业。比如目前火热的翻译机,这样的小品类短期也许有帮助,但长线看对讯飞这样的公司基本没价值,何况早晚也会面临来自其他厂商残酷的价格战,除非形成产品矩阵,毕竟现在公司间的竞争越来越立体。而矩阵里面目前最有领头前途的则是手机,能够助其实现端到端打通。
如果说此前这种态势还是只局限于互联网或者软件,那现在小米则把这套玩法引入到了硬件产品上,其生态链的产品越丰富,这个链条整体的价值就会越强,同时也就越会拉动手机的销量,相互促进。对于科大讯飞而言,除非放弃这条道路,否则就一定会变成产品线和小米越来越类似的公司。
作为一个语音交互赛道上的从业者,我真心希望讯飞一路走好。虽然它走好不一定拿到什么好处,还可能承受一定压力,但它如果没做好,跟着倒霉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