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视角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以浙江非遗文本英译为例

2018-03-22 23:30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音译传播学英译

邱 敏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国际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引言

外宣翻译是与国家形象的确立和推广、和谐国际发展环境的构建、文化和企业“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实施关系最为密切的应用翻译门类[1]2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英译的目的是让世界各国了解我国文化,借助英语这个信息载体,突出汉语作为信息源的核心地位,以国外读者及我国境内的外籍人士为传播对象,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播。这些特征都属于外宣翻译的重要概念,因此非遗英译属于外宣翻译范畴。目前,在大力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思考和探讨如何有效进行中国非遗英译,大力传播中国非遗文化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

传播学孕育于20世纪20年代,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末,在英、法、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成为一门拥有众多学派和学说的成熟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根据传播学思想,任何有关信息传递和交换的活动都可以视作传播现象[2]1。根据此观点,翻译本质上也是传播,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特殊传播活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从本质上讲是跨文化传播,文化的外宣翻译都可以从传播学中获得重要启示。因此,本文从传播学视角,提出我国非遗外宣英译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一些例子,提出几种实用的翻译策略供从事非遗英译工作的相关人员借鉴,以期对我国非遗外宣翻译提供参考,旨在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

二、传播学视域下非遗外宣翻译的基本原则

非遗外宣翻译是一种具有较强目的性的传播行为,其英译的目的是让中国的非遗文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知,获得目的语读者认同,最终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在传播学视阈下,笔者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1.“效果为中心”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旨在更好保护人类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国际社会中去,让更多的外国人士了解到中华文化,从而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愿景,并且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因此,传播效果是非遗英译的核心问题,也是传播学研究者们最为关注的内容,各国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诠释传播学理论,并对各类传播模式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如何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而展开的。传播学的奠基人和先驱之一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5W模式,这是传播学的奠基理论,对现今的传播学理论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拉斯维尔指出[3]35-36,传播过程由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组成,换言之,传播过程由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个要素所组成。后来的学者又在5W模式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要素,即传播目的和传播环境。以上7个要素构成了传播过程的整体,也是翻译过程的整体,翻译活动实际上也是以这7个要素为研究对象,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要素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必须遵循整体一致性原则。七要素中最核心的是传播效果,其余几个要素可以影响最终的传播效果。综上,传播效果是拉斯维尔研究传播学的落脚点和核心点。属于传播范畴的非遗英译需要译者考虑如何使英译文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获得国外读者的认同。“效果为中心”原则是指在非遗英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5W要素中其他几个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影响,译者必须协调好这几大要素,使英译文在国外受众者中获得较高的认同度,从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效果为中心原则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是对非遗英译过程中能影响译文传播效果各要素的全面考量。

2.“读者第一”的原则

黄友义认为在我国对外宣传翻译工作中,要遵循“三贴近”原则[4]27-28,该原则应用在非遗英译中,即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反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二是所传播的非遗信息要满足国外读者的特定需求;三是要让所传播信息的文本结构和惯例贴近国外读者的思维习惯和阅读习惯。黄友义所提出的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着重强调了国外受众,其后两个原则更是体现充分,属于“读者第一”的范畴。“三贴近”原则充分反映了传播学思想,尽管他在提出该原则时未说明其理论基础是传播学理论体系。根据传播学理论,传播受众在接受传播主体传送的信息时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传递的信息。目的语读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去寻求和获取相关信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传播受众往往会受到自身兴趣、性格、需求、教育程度或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接受,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双方具有互动性,其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的过程[5]27。在非遗外宣翻译中,如果所传递的信息不能满足目的语读者的兴趣与需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的认同度,从而导致传播效果不理想。此外, 中西方在所处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联想、同类信息习惯的表达呈现方式和接受偏好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只有当传递的信息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时,其才能得到国外受众的最大认同从而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传播受众是影响最终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是传播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语读者是所传信息的接受者,传播效果的好与坏由读者体现出来。如果不重视对目的语读者的研究,不考虑他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就可能会使目的语读者对传递的信息以对抗的立场来进行解读[6]83,从而致使传播失败。根据文本的主要功能,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Newmark) 将文本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信息型(informative)、表达型(expressive)和呼唤型(operative)[7]39, 非遗外宣文本同时具备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英译文是否取得成功,是否能获得目的语读者认同,是否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取决于译文是否能再造出“直接引发所期待反映的文本形式”。此外,传播学研究非常重视“人”的因素,同属传播范畴的非遗外宣翻译也应将“人”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尤其是应该把体现传播效果的目的语读者放在第一的位置,翻译活动应将读者期待、信息需求及阅读习惯等因素考虑在内,这样才能创造出让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译文形式和文本[8]44。“读者第一”原则直接关系到译文是否能被目的语受众接受和认同,最终会影响到译文的传播效果。

三、传播学视阈下非遗外宣文本英译的策略

我国自2001年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已形成世界级、国家级、省市级和地方级等初具规模、资源丰富的非遗保护体系。截至2017年,我国拥有39项世界级非遗名录,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居全球第一,目前非遗外宣翻译工作相对于非遗的保护工作而言还处于初步阶段,在市面上能买到的中英文对照的非遗读物寥寥无几。此外,目前我国各省市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上鲜有中英文对照的介绍。浙江是一个旅游大省,拥有相当丰富的非遗项目,应较好地将这些非遗信息通过英译的方式传递给国外受众。在下面的篇幅中,笔者结合浙江非遗英译的一些实例,依从“效果为中心”和“读者第一”两大主要原则,探讨译者可以采用哪些翻译策略来达到非遗英译的目的并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1.摘译法

笔者查阅了大量公开出版的汉英对照的非遗读物以及中国文化网上有关非遗介绍的中英文网页,发现绝大多数中文原文长度大于英译文,译者所采用的是摘译的翻译方法。非遗介绍的中文原文往往篇幅较长,信息繁杂,若一字不漏地进行翻译虽忠实于原文却让国外读者费解,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更谈不上良好的传播效果,这样的译文即使拥有再华丽的辞藻也比较空洞。因此,在非遗英译时,应首先考虑国外读者的知识背景及对中国相关信息的需求,再对原文进行适当摘译。以中国文化网有关非遗板块的中英文介绍为例,有关“白蛇传传说”的中文介绍大概有2100字,包含简介、传说故事、发展情况和该非遗项目的重要意义四个部分,而其英文版只有200个词左右,简要介绍了白蛇传传说的内容、历史发展和意义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再如,有关“梁祝传说”的中文介绍多达5000字,而其英译文只有455个词[9]67。摘译法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译者作为传播主体发挥“守门人”功能,通过“守门人”的过滤、筛选,将符合受众需求的信息内容进行传播。即在非遗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选取目的语受众需要和感兴趣的信息进行重点翻译和介绍,在“效果为中心”和“读者第一”两大原则指导下使用摘译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和兴趣,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获得需要的信息,从而使目的语读者对译者所传递的信息表示最大程度的认同。但是,一些译者未对目的语受众作出研究,比如没有对他们的阅读偏好和信息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因此不能对原文进行合理的摘译。吴克炎教授(2011)曾指出,要实现读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重点在其起源、特点、表现形式、历史文化价值,此外还应该重点介绍其保护情况[10]135。笔者也就此内容向外籍专家进行了访问,他们表示以上内容正是他们对中国非遗最感兴趣和最想了解的。下面以国家级非遗“江南丝竹”为例,对摘译法如何合理地运用于非遗英译进行说明。中文原文选自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页有关江南丝竹乐的介绍。

原文: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西部一带。……

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 “国乐研究社”等组织。……

江南丝竹的音乐结构主要有板式变化和曲牌联缀两种类型,以板式变化手法最有特点。……

江南丝竹旋律抒情优美,风格清新流畅。……

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演奏风格精细,……

以上几段文字是江南丝竹的中文介绍,原文内容较为丰富:第一段对江南丝竹进行了大致的介绍;第二段介绍了其发展情况及经常演奏的曲目;第三段介绍了其音乐结构类型;第四段介绍了乐队各种乐器的演奏风格;第五段则介绍了江南丝竹乐的最大特点。原文总共640字,若一字一句全部译出,译文篇幅较长,译者很难在最短时间内获取自己感兴趣和需要的信息。因此,对原文信息的取舍是十分必要的,原文第二段介绍了江南丝竹在上海地区得到了较大发展,成立了一些研究组织,还介绍了曲目的名称。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介绍了江南丝竹的音乐结构类型及各种乐器的演奏风格。对于这些信息,一般的中国读者在理解时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看完后也未必能留下什么印象,如果一一将其译出,试想有多少国外读者能有兴趣读完,所以笔者认为在翻译时对于上述信息可省略或者一笔带过,应将翻译的重点放在江南丝竹的发展情况和特点信息译介上。这也是国外读者最想了解和感兴趣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运用摘译法后的译文如下。

Jiangnan string-and-pipe music is a branch of string-and-pipe music, popular in the south of Jiangsu province, Shanghai and the west of Zhejiang province. Mainly composed of silk and bamboo instruments, a fundamental Jiangnan string-and-pipe orchestra can include as many as 8 persons or as few as 3 persons. It was said that it had been popular in the civil society before 1860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2).

After the revolution of 1911, Jiangnan string-and-pipe music was widely developed in the area of Shanghai. Many performing groups such as “Juntian Gathering”, “Qingping Gathering”, “National Music Research Society” and so on were organized. The most famous “Eight Tunes” of Jiangnan string-and-pipe music were often performed by the artist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of Jiangnan string-and-pipe music is the elegant and fine performing style. In the ensemble, each instrument is both individual and harmonious. The tunes mostly come from folk weddings and temple custom music, some of which are popular and classical folk tunes.

2.适度音译法

陈芳蓉(2011)指出非遗的英译大致具有以下三大难点:(1)翻译具有民族特色的非遗名称;(2)翻译相关文化专有项;(3)转换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她认为应该采用以音译为主的方式进行民族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名称翻译,直译并辅以适当解释的翻译方法,既能保留民族特色,又能尊重目的语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背景,还有利于非遗信息的传播和接受[11]41。

音译法主要是在对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词汇,或对英文中无对应词义的事物进行翻译时,经常采用的方法。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汉语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外国网站甚至词典开始把汉语以拼音的形式收录其中,比如英文维基百科网站和《新牛津汉语词典》就收录了Jiaozi(饺子),Fengshui(风水),Hutong(胡同),Dama(大妈)等汉语音译词。但纯音译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合,有时纯音译的译文会让外国人不知所云,也就不能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了。这时,我们可以采用音译加直译或音译加注的方法来使非遗项目名称的翻译更加清晰明确,在保留文化色彩的同时,也便于外国人理解我国文化。如翻译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绍兴莲花落”时,若单纯音译为“Shaoxing Lianhualao”,目的语受众则很难理解其内涵,在“效果为中心”及“读者第一”两原则指导下,译者可适当增加类别词或解释,改译为“Shaoxing Lianhualao Opera”或者“Shaoxing Lianhualao(a local folk art performance)”。再比如,浙江省级非遗“问凳”,想必了解它的本国人也寥寥无几,若直接音译为Wendeng,很多中国读者看到此英译文也会一头雾水,更不用说国外读者了。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获得目的语受众的认同,传播主体应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通过了解得知,问凳是流传于浙江一带畲族早期的宗教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畲族民间体育活动,因此可将其改译为Wendeng(a folk sport activity of She people )。

此外,音译加直译的方法在非遗项目名称的翻译上也常常用到,中国文化网上昆曲的译名利用了音译加直译的方法,将昆曲译为Kunqu Opera,而浙江省级非遗“婺剧”与昆曲都属于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因而在对婺剧进行翻译之时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将婺剧译为Wuju Opera。又如省级非遗“清音寺庙会”和“方岩庙会”都属于民俗活动,采用音译加直译的方法,其译名为:Qingyin Temple Fair,Fangyan Temple Fair,再如民间文学“陈十四传说”(Chen Shisi Legend)的英译也采取了这种方法。虽然非遗名称的英译大多采用音译法,但必须适度使用,尤其是单纯使用音译法时需要考虑国外受众是否能理解,像“云霄开漳圣王巡安”被直接音译成“Yunxiao Kaizhang Shengwang Xun’ an”这样的例子应尽量避免。

3.意译法

意译法也是非遗外宣翻译中常用到的一种译法,它是一种抛弃原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采用语用对等来传递源语信息的翻译方法。非遗翻译中存在大量文化内涵丰富的表达,如“太平燕”,如果我们不了解其真正含义,译为“Peace Swallow”,读者还以为一种象征和平的燕子,实际含义与其相差甚远。“太平燕”是福州的著名小吃,由肉泥掺上薯粉碾成薄片,加上剥了壳的鸭蛋,配以高汤而成,外形像飞燕,这道菜象征着太平和富贵吉祥,因此得名。了解其内涵后,此处用意译法来处理较为恰当,国外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改译为“a famous Fuzhou dish-duck egg and wonton soup”或者“a famous Fuzhou dish supposed to bring peace and wealth”。如果一味追求文字形式上的对等,就可能对读者造成一种误导。

浙江省级非遗项目“九狮图”是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因九狮凌空表演而得名。若直译为“Nine Lions Picture”,也许会让读者误以为是一幅图,不如采用意译的方法,改译为:Lion Dance。又如,省级非遗“十八蝴蝶”是永康民间舞蹈,是由十八位少女背上插着色彩缤纷的蝴蝶翅膀而翩翩起舞,该舞蹈通过优美的队形变化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采用意译法为:a kind of dance performed by 18 girls who dress like butterflies或者a kind of dance reflecting people’s pursuit of a better life。再如,淳安竹马,又称“跳竹马”,是一种流传于浙江淳安一带的传统舞蹈,可以根据其真实的形式将其译为Horse Lantern Dance,既不失其文化内涵又方便外国友人理解。

在进行非遗外宣翻译时,译者要在传播学理论指导下,充分考虑国外受众的需求、文化背景、阅读习惯和接受度,应发挥其主体性,对原文信息进行适当编辑和取舍,遇到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名称和文化专有项时,应本着对读者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对非遗项目进行准确传译,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四、结语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的英译是外宣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形象的建立,为了达到其翻译目的,获得目的语读者的认同,译文的传播效果是译者需要重点关注的。为了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译者需要遵循信息传播的规律,在非遗英译时应在“效果为中心”和“读者第一”两大原则指导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如摘译法、音译加注、音译加直译、意译法等。目前,我国非遗外宣英译资料还不是很多,希望本文能够为非遗外宣英译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吕和发,邹彦群. “外宣”宣何?“外宣翻译”译何?[J].上海翻译,2014(4):24-27.

[2]董璐.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3]哈罗德.拉斯韦尔. 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35-36.

[4]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5]陈龙. 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27.

[6]周鸿铎. 应用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83.

[7]Newmark,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9 .

[8]胡庆洪,文军. 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为例[J].上海翻译,2016(2):43-46.

[9]陈芳蓉. 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4-69.

[10]吴克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与读者认同——以中国首部汉英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3-139 .

[11]陈芳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11(2):41-44.

猜你喜欢
音译传播学英译
摘要英译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